新文化运动后,民主科学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留学外国,寻找救国救亡的方法,而世界中心欧洲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南华招收了几万人华工,获益匪浅,现在也是收获这些学子的时候了。司徒南暗暗打定主意。

    “我想,应该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你们一样安心读书,学习先进知识吧?”司徒南笑问道。

    “这个怎么说呢?”刘文一点点头,深有感触道,“这几各月来他们天天在吵,有些人主张学习苏联,经常在集会中宣传革命口号,他们定期展开学习班,听说还有苏联来的老师教导他们。

    也有些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好像是亲近国民党或者致公党的,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者,反正一碰头,就没少争吵。

    还有另外一些,就是像我这样最政治不关心的人。我参加过一次集会,觉得没意思,后来就联络了一些专心学习科学知识的同学,彼此联络,交流学习所得。大家都希望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现在基本上就这几个圈子,好像各自走各自的路。”

    “这很正常,人以群分,就像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一样,都是社会需要的。所谓好坏,有时候只是立场不同而产生的偏见而已。”司徒南笑道。

    通过刘文一的话,他大致了解旅欧的学子的基本情况。

    “对了,他们是如何评价南华的?”司徒南饶有兴趣道。

    刘文一想了一下,有道:“各有偏颇,大部分人对南华挺有兴趣的,最近南华在德国招工,不少同学跑去应聘,去了南华工作了。”

    “你的意见呢?”司徒南笑问道。

    “我很简单。我希望能为南华工业建设出份力,毕竟我家在那里。我相熟的同学他们也有过去南华的意愿,南华的工业建设让他们很受鼓舞,他们希望能发挥所学。

    当然,也有人认为南华是外国,不是他们的根,他们要把自己奉献给祖国,所以更多地偏向去广州或者上海。”

    刘文一道。

    “很好!年轻人就是要有这股精神,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只要有益于国家民族,都是值得鼓励的。”司徒南赞道。

    样子有些老气横秋,不过考虑道他的地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从刘文一身上,司徒南感受到这些新青年的赤子之心,有理想,朝气蓬勃,跟百年后,因为种种原因出洋留学的青年不大一样,精神上会更纯粹一些。

    “南华和德国有大量的合作项目,非常需要像有知识的华人青年,你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这很好。

    希望你引导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学以致用,将来无论是留在南华还是回到祖国,经过历练后,都是拔尖的人才。我回头跟美华基金会说说,让他们给你们提供帮助,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都让你们有所依靠。”

    司徒南又笑道,分明是教唆刘文一为南华拉拢人才。

    现在南华教育部没有余力进行这项工作,所以只能落入了跟威廉资金会功能相似的美华基金会身上了。

    刘文一很高兴,搞技术研究是需要大量资金,有了美华基金会的资助,他们能帮助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学,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

    兴高采烈的刘文一还不知道,司徒南有意锻炼他的组织才能,不仅要求他掌握充足的知识,还要求他掌握大量技术人才。

    随后,司徒南派人调查旅欧华人学生的情况,基本上跟刘文一说的差不多。

    司徒南在柏林大学逗留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不过却见到了一个让他刻骨铭心的人。

    在某个周末的下午,在柏林大学的某个阳光淡淡的咖啡馆里。

    (未完待续)
------------

第161章 请伍豪喝咖啡!

    在一家清净的咖啡馆里,柏林的华人青年正在举行一场聚会,发表演讲的是一名清瘦的年轻男子。

    “他就是伍豪!旅欧学生的领头人物!他经常在周末的时候来这里发表演说,在留学生中很有威望。”

    刘文一坐在司徒南身边,小声介绍道。虽然那演讲的内容还是老一套的gczy救中国,他不大感兴趣,不过看着台上出尽风头的伍豪眼里有些羡慕。

    司徒南心微微一突,端起咖啡慢慢地喝了一口,眼睛还注视着不远处的那个似乎有着病毒式感染能力的伍豪。

    他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数风流人物,伍豪确实是在欧洲拉拢了大帮有志之才才奠定他的地位的。

    虽然司徒南不大喜欢伍豪在记忆中那类似神一样的形象,但不得不承认对方却是有这样的能力,毕竟再漂亮的包装也需要过硬的底子才经得起诸多考验的。

    清新儒雅,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类似的词都可以用在那人身上。

    仿佛天生具有一种亲和力,吸引了周围的不少年轻学子,他们为之鼓舞,掌声不断。

    还是有些幼稚,一帮可爱而恐怖的愣头青,有点像是??????香蕉人!

    不过却是红心的。

    司徒南微微一笑,感觉就像看一部纪录片一样有趣,他静静地坐着,美美地喝着咖啡,完全放松下来了。

    前两年,在上海的时候,他曾经吩咐吴曼丽为难过这些人一次,把那群惊弓之鸟赶到北方去开会了,不过在根子上没有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情况下,红色思想还是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国的,谁也挡不住。

    发生在欧洲的此类似活动就是前奏,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不久后就会像种子一样潜回国内,秘密生根发芽。

    根据吴曼丽的情报显示,这些种子已经找到了适合他们萃取养分的大树――国民党。

    孙文终究还是和莫斯科走到了一起,不久前国民党的代表已经去莫斯科,达成的相关协议。

    现在双方的代表正在商量建立旅欧支部,开始各怀鬼胎的合作。

    他们的目标会是两广吗?司徒南有些担心。

    孙文一直念念不忘,不过两广被致公党经营得滴水不漏,虽然打起仗来,己方不会输,不过耽误两广的工业建设就不好了。

    最好的方法是把祸水引到别处,比如福建、江西,或者其他北洋军阀的地盘上,让他们鬼打鬼!

    就应该这样办!

    司徒南下定决心,回去后就通知吴曼丽着手准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316 19317 19318 19319 19320 19321 19322 19323 19324 19325 19326 19327 19328 19329 19330 19331 19332 19333 19334 19335 19336 19337 19338 19339 19340 19341 19342 19343 19344 19345 19346 19347 19348 19349 19350 19351 19352 19353 19354 19355 19356 19357 19358 19359 19360 19361 19362 19363 19364 19365 19366 19367 19368 19369 19370 19371 19372 19373 19374 19375 19376 19377 19378 19379 19380 19381 19382 19383 19384 19385 19386 19387 19388 19389 19390 19391 19392 19393 19394 19395 19396 19397 19398 19399 19400 19401 19402 19403 19404 19405 19406 19407 19408 19409 19410 19411 19412 19413 19414 1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