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饭店建成后成为上海的顶级饭店,购物、娱乐、餐饮、悠闲一条龙服务,日进斗金,在未来三五年内,收回成本不成问题。
而美华银行大厦则是更加气势如虹,集中了诸多大公司,显示美华公司对上海的野心。
“不怕总理骂你败家仔?新唐山可没有如此漂亮的大厦啊!”宋子文笑道,心里有些自豪,因为这座大厦的建筑钢材来自汉阳铁厂。
武汉工业集团重心在武汉,不过大部分市场在两广和南华,还好有粤汉铁路和长江,把汉阳铁厂和扬子机器公司的产品运送出去,被美国领事找上门两次后,沿途的各地军阀打歪主意,他们的老大吴佩孚还要看美华公司的脸色呢,哪敢轻易动武汉工业集团。
“只是有些可惜了,这些公司正在快速成长,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个有力的政府把他们保护下来,让这些企业继续发展壮大。”林一民叹道。
“是啊!如果两广的势力扩大到长江流域,再耐心搞工业建设,武汉工业集团的发展肯定一飞冲天!超过日本人的八幡制铁也不是奢望!”宋子文憧憬道,有些期待地看着林一民,希望趁着南华高层访华,促使两广北伐。
“别急。慢慢来。忍耐点。”林一民安慰道。他也想过两广北伐,不过时机还是不太成熟。
“我知道,只是每每看到那些北洋兵在湖北不做正事,就恨不得有人收拾他们。”宋子文有些生气,端起咖啡大口喝了下去。
“呵呵!此事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南边也有南边的顾虑,他们不想南华的工业化建设被打断,又担心实力不够的时候,北伐会打草惊蛇,如果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收拾各路敌人,届时将陷入各种缠斗之间,白白消耗精力时间。
谁让我们选择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低速度扩张的发展模式呢?所以注定我们要失去一些良机了。”
林一民解释道。
他何尝不想呢?难道看到原来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在南华做了国家高官,他心里也有些着急,不过还得忍。
“陈天明怎么说啊?我看广州的那些人心里早想了吧?”宋子文又问道。
陈天明和林一民都是从美国回来的,要较宋子文熟络,所以宋子文从林一民口中试探陈天明的态度。
陈天明代替司徒美登出任广州政府财长,两广的工业建设很大程度也是陈天明负责,在广州政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有他支持,南华也不能无视他们北伐的要求吧?
(未完待续)
------------
第175章 耐心点!
“他自然渴望建功立业了,不过从广州连接南宁的铁路计划还没完成,南沙钢铁基地、佛山的电厂二期工程要等到明年才完成,从德国秘密购买回来的武器生产线正在组装调试,所以广州的意见还是要缓缓。至少要拖一年的时间!”
林一民详细道来。
“这么说还有一年时间?太好了。”宋子文兴奋地搓手掌。
“是有这种说法,还做不得真。就算武器、军队条件成熟了,新式官员的培养也是个问题。况且,北方的那个吴秀才用兵十万,雄霸长江黄河,不能跟他动手。”
林一民说道这里,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久前,小嘉道理报告,北方的张少帅正准备大量购买武器,数量之大,军中之多,让林一民暗暗惊讶。
奉张买那么多武器干什么?还不是对付吴佩孚?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林一民希望奉张胜利,这样两广就可以轻易赶跑直系在南方的影响力,从中获利。这是他心底的想法,是否能行,还得观看时局进展。
在林一民的指示下,小嘉道理对张少帅的态度更是热情,甚至在价格上给以对方不少优惠。
张少帅好像真对小嘉道理的提议有兴趣,希望到南华去看“货”。小嘉道理自然应允,安排张少帅去南华。
无独有偶,如果算上策划虎头帮从帮派向军事团体转变的情报局,司徒南在中国布下的棋子全部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们暗暗达成了某种默契。
司徒南多少也感受到这种倾向,不过要顾及的事情太多,隔着万里之遥,在某种也在暗暗纵容。
毕竟每个利益团体都有自身的诉求,不可能完全屈服于某人的意志。南洋的诸人建功立业深深刺激了他们这些留在国内的人,这两年,北伐的提议逐渐在两广和林一民、宋子文这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强烈起来,他们和军中的某些将领彼此联络,暗中达成了默契。
再过几年,就算南华不下令北伐,估计他们也要“独走”了。
自粤桂战争一来,两广的发展方向完全异于司徒南熟知的历史,经过休养生息,陈炯明等人把广东建成模范省的目标几乎实现。
原本就殷实的底子,加上美华公司大力投资,在政府主导的工业建设计划下,两广的繁荣程度已经逐渐超越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上海的繁荣是畸形的,有太多的外来势力干涉,没法把引导周围的地区有规划地建设发展,相反,广东在致公党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支持,发展势头要稳健多了。
历史上国民党统治两广的时候,也没怎么建设,靠着拿商人开刀,严重盘剥,压榨广州等地的潜力,用一省之力,奠定半壁江山的功业。
如今的两广根据地要比历史上的强得多,也难怪林一民、宋子文他们会滋养出对外扩张的野心。
这几年,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局势动荡,北洋军阀和本地军阀来回角力,大肆盘剥,民声怨道。
初步完成正规化的粤军、桂军对上那些“民兵”,肯定不会花太多力气。两广势力完全有能力对外扩张,不过还是那句话,打下来那些地盘没精力处理,所以暂时对周围的情况视而不见了。
致公党和美华公司在政治、经济上都牢牢地压住内部的对外扩张的倾向,把精力集中在工业建设和移民中。
在广州,陈炯明也由此烦恼,他看着老伙计邓铿,苦笑道:“年轻人渴望建功立业是好的,只是暂时还先忍忍。
我们铺开的那么大的摊子,工程正进入关键时刻,对外动兵,那些工程停下来就麻烦了。”
陈炯明耐心道。估计南宁那边也差不多!
“我知道!我会让那些下面那些家伙先纸上谈兵吧!”邓铿笑道,在参谋部,针对周围各势力的作战计划演练了不少,那些从军校里出来的少壮派心里可渴望建功立业了。
“我们的兵素质的确要比其他势力强,不过人数有点少,除了建设兵团,才4万多,虽然不打算对外动兵,但也要有所准备吧!”
邓铿笑道。征得陈炯明点头后,他再去找财政部要钱就容易多了。
“四万人还少?我可知道,你恨不能把那些士兵当做军官来培训,我们养一个兵的费用可以养五六个北洋兵了。
现在南华对我们的支持少了许多,凡是都是要靠我们自己,不能任意加税,政府的压力也大啊!”
陈炯明婉拒了邓铿暗中扩充军队的提议。
“好吧!我也是说说而已。”邓铿一点也没失望,粤军除了养着四万多正规军,还有5万人建设兵团,那些人都是从原来的军队裁剪出去的,受过基本军事训练,是粤军的预备兵源。不过要打这些人的注意,只能等那些大型工程项目完成了。
“对了,刚才李宗仁给打电话时,提了一个主意,说要建立联合指挥中心。南华派了不少参谋到了南宁,我估计他们也有所计划了。”
陈炯明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994
60995
60996
60997
60998
60999
61000
61001
61002
61003
61004
61005
61006
61007
61008
61009
61010
61011
61012
61013
61014
61015
61016
61017
61018
61019
61020
61021
61022
61023
61024
61025
61026
61027
61028
61029
61030
61031
61032
61033
61034
61035
61036
61037
61038
61039
61040
61041
61042
61043
61044
61045
61046
61047
61048
61049
61050
61051
61052
61053
61054
61055
61056
61057
61058
61059
61060
61061
61062
61063
61064
61065
61066
61067
61068
61069
61070
61071
61072
61073
61074
61075
61076
61077
61078
61079
61080
61081
61082
61083
61084
61085
61086
61087
61088
61089
61090
61091
61092
6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