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张买那么多武器干什么?还不是对付吴佩孚?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林一民希望奉张胜利,这样两广就可以轻易赶跑直系在南方的影响力,从中获利。这是他心底的想法,是否能行,还得观看时局进展。
在林一民的指示下,小嘉道理对张少帅的态度更是热情,甚至在价格上给以对方不少优惠。
张少帅好像真对小嘉道理的提议有兴趣,希望到南华去看“货”。小嘉道理自然应允,安排张少帅去南华。
无独有偶,如果算上策划虎头帮从帮派向军事团体转变的情报局,司徒南在中国布下的棋子全部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们暗暗达成了某种默契。
司徒南多少也感受到这种倾向,不过要顾及的事情太多,隔着万里之遥,在某种也在暗暗纵容。
毕竟每个利益团体都有自身的诉求,不可能完全屈服于某人的意志。南洋的诸人建功立业深深刺激了他们这些留在国内的人,这两年,北伐的提议逐渐在两广和林一民、宋子文这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强烈起来,他们和军中的某些将领彼此联络,暗中达成了默契。
再过几年,就算南华不下令北伐,估计他们也要“独走”了。
自粤桂战争一来,两广的发展方向完全异于司徒南熟知的历史,经过休养生息,陈炯明等人把广东建成模范省的目标几乎实现。
原本就殷实的底子,加上美华公司大力投资,在政府主导的工业建设计划下,两广的繁荣程度已经逐渐超越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上海的繁荣是畸形的,有太多的外来势力干涉,没法把引导周围的地区有规划地建设发展,相反,广东在致公党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支持,发展势头要稳健多了。
历史上国民党统治两广的时候,也没怎么建设,靠着拿商人开刀,严重盘剥,压榨广州等地的潜力,用一省之力,奠定半壁江山的功业。
如今的两广根据地要比历史上的强得多,也难怪林一民、宋子文他们会滋养出对外扩张的野心。
这几年,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局势动荡,北洋军阀和本地军阀来回角力,大肆盘剥,民声怨道。
初步完成正规化的粤军、桂军对上那些“民兵”,肯定不会花太多力气。两广势力完全有能力对外扩张,不过还是那句话,打下来那些地盘没精力处理,所以暂时对周围的情况视而不见了。
致公党和美华公司在政治、经济上都牢牢地压住内部的对外扩张的倾向,把精力集中在工业建设和移民中。
在广州,陈炯明也由此烦恼,他看着老伙计邓铿,苦笑道:“年轻人渴望建功立业是好的,只是暂时还先忍忍。
我们铺开的那么大的摊子,工程正进入关键时刻,对外动兵,那些工程停下来就麻烦了。”
陈炯明耐心道。估计南宁那边也差不多!
“我知道!我会让那些下面那些家伙先纸上谈兵吧!”邓铿笑道,在参谋部,针对周围各势力的作战计划演练了不少,那些从军校里出来的少壮派心里可渴望建功立业了。
“我们的兵素质的确要比其他势力强,不过人数有点少,除了建设兵团,才4万多,虽然不打算对外动兵,但也要有所准备吧!”
邓铿笑道。征得陈炯明点头后,他再去找财政部要钱就容易多了。
“四万人还少?我可知道,你恨不能把那些士兵当做军官来培训,我们养一个兵的费用可以养五六个北洋兵了。
现在南华对我们的支持少了许多,凡是都是要靠我们自己,不能任意加税,政府的压力也大啊!”
陈炯明婉拒了邓铿暗中扩充军队的提议。
“好吧!我也是说说而已。”邓铿一点也没失望,粤军除了养着四万多正规军,还有5万人建设兵团,那些人都是从原来的军队裁剪出去的,受过基本军事训练,是粤军的预备兵源。不过要打这些人的注意,只能等那些大型工程项目完成了。
“对了,刚才李宗仁给打电话时,提了一个主意,说要建立联合指挥中心。南华派了不少参谋到了南宁,我估计他们也有所计划了。”
陈炯明道。
“太好了,很有必要。”邓铿兴奋道,想起了什么,惊讶地看着陈炯明,“你说电话,他从南宁给你打电话?”
“没错!你呀,带着军营里太久了,不清楚外面的发生的变化。我们的铁路计划已经成功了,可以坐火车直接从广州到南宁,只要一天时间。
你想想,广西也养着两万军队,还有南华也暗中派遣一万多参加过南洋战争的将士驻扎在粤西,总共加起来也有七万多了。这样的强军不发则已,一发我看吴佩孚也挡不住!
要知道,粤汉铁路,可是直接广州直接开往武汉的。美华公司可是这条铁路的大股东啊~”
陈炯明爽然一笑,那笑容有些阴谋的味道。
“算起来,真不少了!”邓铿笑道,“或许这次不用坐船,可以乘坐火车到广西去。”
通过铁路北上的计划,参谋部演练过不少,如果广西的军队也加入进来,他就更有把握拿下那些垂涎已久的地盘了。
“那电话线路估计也是沿着铁路建起来的吧?”
“没错!”陈炯明点点头,这个可没少花钱,不顾效率比无线电、电报方便多了。交通、通信畅通,大大促进了两地交流,把两广练成一片。
邓铿释然,心想建立联合指挥作战系统就更迫切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和南宁军校如出一辙,都是从南华模式发展而来的,同宗同源,两校学生定期交流,语言上也大体想通?????
“不要急,慢慢来!要知道我们的敌人不仅在战场上,更多的是贫穷落后的社会,单是广东一地,建设就如此不容易了,如果地盘满目扩大,而配套的建设力量没有跟得上的话,会白白耗费我们的力量的。你知道,这个东西是最大的改变的。”
陈炯明在脑门上点了一下,语重心长道,“我们不是吴佩孚,他能打仗,对军工建设也很积极,但他治理下的区域,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就算现在他很威风,那也仅仅是个人威风而已。”
看得见的敌人陈炯明不担心,但要改变的一个社会,至少改变一部分确实挺难的。在这方面,他越来越向致公党靠近了,成为一个彻底的有计划务实谨慎的改良派。
邓铿点点头,一脸凝重,感到肩上有些沉,心里一叹,陈炯明的目光看得要比自己远,而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扩张,这也是他佩服对方的原因。
在私德方面,他要比绝大部分的政客好。虽然国民党对自己还有些幻想,千方百计地抛媚眼过来,但邓铿坚定地站在致公党和陈炯明一边。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广的去军阀化政策做得好,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军队,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运行良好的体制,不是随便某个人头脑发热就能把军队、政府占为己有。
当南华代表团部分成员离开上海,访问广州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广州市民涌到码头,挥舞着彩旗。毕竟南华和广东关系太密切了,说不准南华代表团里就有他们的亲人。
“总理这次不能来了,他要我问候你们。”黄三德笑呵呵道,一踏上广州,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太兴奋了。
“黄哥,你来了我们也高兴。广州现在大不一样了,你得好好看看。”陈炯明笑着上前握手。邓铿、陈天明等人纷纷到码头迎接,久别重逢,别有感慨。
两广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了,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双方要深入交流。
陈炯明配用黄三德等人秘密参观了建设中的兵工厂,铁路,钢铁厂,向展示广东的发展成就。
在随后的秘密会议上,黄三德评价道:“广州的发展给了我很大信心,你们的成绩有目共睹。有些地方走在南华前头了,不过,对目前的形势,我有所担心。我知道,不少人都想着北伐,一举推翻北洋政府,我想知道,以你们的实力,究竟能做到哪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673
63674
63675
63676
63677
63678
63679
63680
63681
63682
63683
63684
63685
63686
63687
63688
63689
63690
63691
63692
63693
63694
63695
63696
63697
63698
63699
63700
63701
63702
63703
63704
63705
63706
63707
63708
63709
63710
63711
63712
63713
63714
63715
63716
63717
63718
63719
63720
63721
63722
63723
63724
63725
63726
63727
63728
63729
63730
63731
63732
63733
63734
63735
63736
63737
63738
63739
63740
63741
63742
63743
63744
63745
63746
63747
63748
63749
63750
63751
63752
63753
63754
63755
63756
63757
63758
63759
63760
63761
63762
63763
63764
63765
63766
63767
63768
63769
63770
63771
6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