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丽对一份印有绝密的档案交给蒋伟记,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据说学过法律、经济,不过更擅长的是阴谋诡计。来到南华半年了,一直担任吴曼丽的幕僚,也算是情报部一名炙手可热的新星。

    蒋伟记一目十行,把计划浏览一遍,了然于胸,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暗暗打量了一眼面前的绝色丽人吴曼丽。

    虽然他好色,却不敢对这个女人有半点非分之想。十几年前,他也做掉过某个大人物,社会轰动一时,但跟南华情报部秘密档案库里的一份份清除土著人,渗透英国人的计划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而诸多惊天阴谋就出自这位看似上流社会交际花的女人手中。据他所知,南华情报部隐隐还在全世界布置间谍网,他看到的东西只是其中的小部分,真正的阴谋就像隐藏在南海的海底一样。

    “你在想什么?”吴曼丽睁开眼,揉揉脸,见蒋伟记坐在一旁想什么事情入迷,便提醒道。

    “嗯,计划很有建设性,卓有成效是一定的,不过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彻底清理干净,类似的行动还要持续的,我建议对他们采取分化政策,从中培养亲向我们的势力,有些事不用我们出面,有利于节约我们的人力。”

    蒋伟记分析道。

    想到要策划一场大阴谋,他显得非常兴奋,连连提出不少让人拍手叫好的意见。

    吴曼丽静静聆听,不时点头。

    末了,凝视蒋伟记:“你是个聪明人,有本事,野心很大,也很会隐忍,不甘人下。”

    “啊?”蒋伟记有些惊愕地看着吴曼丽,被人戳穿了心事,心里有些惊慌,不过马上镇定下来,一脸平静地看着吴曼丽。

    实际上,他从美国跑回来也不完全是自愿来到南华的,至于其中的曲折就破让他感慨了。

    “不用紧张,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吴曼丽微微一笑,暗暗佩服对方的心里素质。

    又脸色一整:“言归正传,刚才你提了不少有益的意见,这样吧,这次行动由你指挥吧!内政部、国防部都会配合你的,别让我失望。”

    “好的。”蒋伟记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不知为何,每次被这个女人盯上的时候,他总很不舒服。

    “事后,日惹地区需要一个镇得住那帮土著的人,我觉得你不错!”吴曼丽淡淡一笑,挥手让蒋伟记离去。

    司徒南说过此人狼子野心,与其让他害自己人,不如去害我们的敌人。是这样吗?

    回忆这段时间蒋伟记的表现,那家伙总是冷静狡猾,有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坚忍。

    看着蒋伟记离去的背影,吴曼丽心里想道。

    从吴曼丽那出来,蒋伟记看了看门口的大匾:司徒公馆,若有所思。

    日惹地区的领导人?

    蒋伟记心里有些兴奋,马上又嗤之以鼻,有些不屑。整天跟那些笨蛋乖张的土著打交道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他别无选择。

    “嘿!老蒋!”

    蒋伟记正在沉迷于思考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抬起头一辆崭新的克莱斯勒气流牌汽车停在他面前,车上一名白衣西装的男人笑眯眯地看着他,那笑容有些玩世不恭。

    “上车!”

    “王兄!别来无恙?”蒋伟记拱拱手,熟练地上车。

    “别那么酸,在美国那么久,这臭毛病还没改掉。”王辰撇撇嘴,蒋伟记就是他亲手送到南华的,当然,也是他一手从上海绑架到美国去的。

    一直以来,没少把蒋伟记折腾得够呛,蒋伟记心里对王辰没少咬牙切齿,但每次脸上都带着笑意。

    两人找了间茶楼,要了个清净包房。

    “难道这次又有新节目?”蒋伟记有些讽刺地看着王辰,自认为一身本事,却被对方屡屡威胁得手。

    “火气不小啊?我怎么听说你颇受器重的?”王辰端起茶,喝了一口,广东佬遍布南洋,也把上下午茶的习惯带到了南华。简单说,就是早上九点十点吃早餐,下午三四点吃饭。

    “那我得多谢你了。”蒋伟记冷哼一声,心里暗暗猜测这家伙到南华要干什么。

    “不用猜了,我是去上海的。”王辰有些感触道,为躲风头一走就是两年,现在局势好转,他也可以回去了。

    “上海?”蒋伟记暗暗警惕,王辰曾经告诉他,自己是名杀手,蒋伟记后来也证实这点。

    他回去要干掉谁呢?跟两广势力有利益冲突的会是谁呢?

    一时之间,太多问题闪过蒋伟记的脑中,心里暗暗担心。虽然还没有彻底死心加入南华,但他知道南华的不少事情。

    看着蒋伟记微微蹙起眉头,目光闪烁不定,王辰就知道这个家伙胡思乱想了。

    “别瞎猜了,我就是在外面倦了,想回家看看,明白吗?”王辰笑道。

    见套不出话来,蒋伟记也不追问,两人开始谈论南华的发展。

    “我看不出五年,这里就像洛杉矶那样了。”王辰看着窗外整齐的街道感慨道,在美华路一带,已经建起了一栋栋十几层高的高楼大厦,林立在日益繁荣的港口的商业区。

    “是啊!我去工业区看过,美华钢铁厂的规模一点也不下于当初我在加州的那家钢铁厂啊!南华的铁路就是靠那钢铁厂提供铁轨的,产量估计超过50万吨。”

    蒋伟记跟着感慨道。

    虽然在南华的时间不长,但他深刻地体会到钢铁对这个国家的巨大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也因为铁路而改变。

    让他不解的是,为什么一向在南洋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同盟会居然被边缘化,而以海外华侨为主的致公党却创下如此伟业,这样的力量不能为止所有,真是可惜了。

    蒋伟记暗暗叹气,为远在中国的国民党和老大孙文叹气。

    是时运不济么?

    好像也不是!

    至少在南华,孙文以及国民党在普通百姓中有一定知名度,但人们经常笑侃:“孙大炮光说不练,没有实际。”

    致公党在南华一家独大,据蒋伟记所知,南华政权上下对孙文和国民党保持冷漠态度,或者说没有多少好感,所以在大陆,他们舍得扶持陈炯明之流,硬生生地在中国插了一腿。这是一股极强的势力,一旦爆发出来――唉,只能说这帮人谋划太大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606 99607 99608 99609 99610 99611 99612 99613 99614 99615 99616 99617 99618 99619 99620 99621 99622 99623 99624 99625 99626 99627 99628 99629 99630 99631 99632 99633 99634 99635 99636 99637 99638 99639 99640 99641 99642 99643 99644 99645 99646 99647 99648 99649 99650 99651 99652 99653 99654 99655 99656 99657 99658 99659 99660 99661 99662 99663 99664 99665 99666 99667 99668 99669 99670 99671 99672 99673 99674 99675 99676 99677 99678 99679 99680 99681 99682 99683 99684 99685 99686 99687 99688 99689 99690 99691 99692 99693 99694 99695 99696 99697 99698 99699 99700 99701 99702 99703 99704 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