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辞职了?糊涂!”回到家,朱五楼听到陈果夫要辞职,就像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一脸恨铁不成钢。
“下午我已经交辞呈了。蒋叔现在在南洋谋得比较重要的职位,他写信让我过去,我决定带经国去一趟南华。上个月,我弟弟从美国回来,也到了南华,我顺便去看看他。”
陈果夫耐心解释道,蒋伟记催得紧,他没时间考虑那么多就先斩后奏,感觉有点对不起这位一直照顾自己的老丈人。
事实证明,两年前的那场为革命炒股是行不通的,陈果夫和蒋伟记合办的茂新公司不仅让他们倾家荡产,还欠了屁股债。
陈果夫破产后回到老丈人的小钱庄重新成为无趣的小职员,后来在老丈人的帮忙下,跳槽到美华银行。
“要不,你老也一块?上次你不是说,上海钱庄生意不好做,找机会去南洋看看吗?”陈果夫唆使朱五楼道,一边跟旁边的妻子打眼色。
“是啊,爹。你不是说,五表叔家的六姑奶奶的侄子在南华发展得很好,小小年纪就当上了老板,家里还有良田万亩吗?去散散心也好,反正不远,来回也就半个月。”
陈果夫夫人朱明劝道,她是为贤良的妻子,在家里很受敬重。
朱五楼有些意动,抚着长须,又问陈果夫道:“这么说你那把叔混得不错了?靠得住吗?”
“要不是他太忙了,还想亲自会上海一趟呢,对了,他还问候你老来着呢。你看看!”陈果夫把信交给老丈人。
“陈弟亲启???????兄此次出洋诸多波折,其中细节日后详谈。现已谋得一有利发展机遇,暂不能脱身北返,望弟速来,促膝详谈??????另,南洋华人经济发展甚好,朱老若在沪不顺,可转身南投,兄或能助一臂之力。”
朱五楼对蒋伟记的印象不算太好,因为其经常怂恿陈果夫,陈果夫不安分守己离不开蒋伟记的影响,不过却知道蒋伟记是个有本事的人。
虽然蒋伟记在信中说得不是太清楚,但朱五楼大概猜到对方混得应该不错,不然不好夸下海口。
“嗯!”朱五楼点点头,笑道,“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也应该多出去见见世面。这几年沪商全让粤商比了下去,我们也去看看传说中的南洋花花世界。”
朱五楼接着又给老朋友打电话,邀请他们一同去南华“旅游”,接到他的邀请,上海的一些绅士财主也欣然向往。
“当家的,你说世叔在南华干什么来着?不会又是――我听说南洋那里的土人很凶恶的。”
临床前,朱明悄悄问陈果夫,此行关系一家前途,她不得不担心。
“凶恶?那倒不用担心,你没见江浙一带的士绅都往南边跑吗?上海的码头,那些劳工一船一船地往南边跑,就像欧洲人跑去阿美利坚差不多。”
陈果夫嗤笑道。
他在美华银行工作,美华银行不时的有职员被调去南华,也有不少职员从南华、广州等地调到上海,跟那些人接触多了,陈果夫对南华的了解要比普通人多。
“既然没事,我就放心了。”跟所谓的升官发财相比,朱明不要求丈夫太多,只希望全家平平安安。
她的话引起陈果夫的思索,蒋伟记在黄金荣死后一度销声敛迹,陈果夫担心不已,以为他遭遇不测了,后来接到蒋伟记从美国寄回来的信件,而后不久,蒋伟记又到了南华,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得当面问当事人才行。
唉,有些可惜的是,好像要放弃当初的理想了,受孙中山控制的民团一直窝在福建山区,周围强敌林立,尝试几次返回广东,可惜没有成功,只得跟福建的北洋势力互相争斗,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只得苦苦盼望新的机会。
无论是和致公党一体的南洋财团还是越来越受到美华财团渗透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财团都日益疏离难成气候的国民党,经济上国民党陷入困顿,在平行空间依附国民党的外围势力转而他投,越来越多人才为致公党所接纳,在广东,就连孙文的老乡们也不支持他。
陈果夫心底一声太息,慢慢地闭上眼睛。??????
滴滴滴汽车来到码头,速度不得不降低下来,随着拥挤的人流缓慢前行。
上海是亚洲最时髦的地方,码头就是上海对外交往的一个浓缩版的窗口,汽车、化妆品、香烟、电器等各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上海,从内地输往国外的茶叶、丝绸、矿产等农产品沿着长江、铁路一路到达上海,再转运到世界各地去。
组织这场大贸易的主要是各国大洋行,以及和他们有着紧密生意往来的中国商人,这从街道两边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就看得出来了。
从广告牌上,南华制造的货物在上海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橡胶制品,上海所有的雨伞、雨衣、胶鞋都是从南华进口的,此外香烟、小五金、布匹等也大量从南华输入。
数目繁多的南华商品正在和日本、英国等国商品激烈竞争,大多数中国其实分不清那些商标上写着汉字的货物到底是南华生产的还是从珠三角的工厂提了个标签直接运送过来的,不过他们还是愿意购买这感觉亲切的国货。
陈果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为了避免关税,减少沿途高额的厘金,珠三角的工厂大多走海运运到上海、天津等北方城市出售,不仅是交通问题,主要还是怕了沿途的各路军阀剥削。
或许为了寻找一个稳定统一的市场,广州政府在商人的压力下也希望尽快统一国家。不过,这些现在这些因素都跟陈果夫无关,他小心地驾驶汽车,不时地回头跟身后的老岳父说话。
“好多人啊!陈叔,你看,好多大轮船啊!”
副驾驶席上的蒋j国把脸贴在车窗外,一脸兴奋地向外张望,心中充满了对这次海上旅途的向往。
“呵呵!这不算什么,国外的轮船更大呢?”
陈果夫笑着道。
“有多大?”
“几万吨吧!船驶到海上就像一座海上城市,什么东西都有。”陈果夫解释道。
汽车终于熬到了港区,在美华公司的码头,他们终于见到了要搭载的轮船,流畅的船体,长200多米,通体蓝白色,占了大半个美华一号码头。
船中间两根发着金属光泽的烟囱高高竖起,上面象征南华的黄蓝两色旗迎风飘扬,对此上海人都不陌生了。
船头斜向上扬起,有着优美的剪角,上面写着“太平”两个大字,此船叫太平轮。
“没错!就是它了,太平轮!”
陈果夫拿出船票看了看,微微一笑,介绍道:“太平轮排水2.5万吨,专门往返中国和南华,沿途从上海出发,沿途经过宁波,广州,新加坡最后到达南华首都新唐山,行程大概一个星期。
太平轮从美国白星轮船公司引进,原先往返于大西洋的一艘货轮,经过改装成了客货两用的海上巨无霸,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豪华程度。
上面有泳池,电影院,戏院,赌场,乐队等豪华奢侈,被称为梦幻之船,乘客人交口称赞不已,就连外国人也趋之若鹜。”
“是吗?那就好!呵呵!”朱五楼从车里下来,远远就看到太平洋泊在港湾里的雄姿,像一条盘踞在黄浦江的巨龙。
巨大的吊机正在把一捆捆的货物运到船上,上面满载着从内地各处运到南洋的货物。
陈果夫吩咐船务人员把他的汽车和行李送到船上,不一会儿就看到他的汽车被吊在空中,稳稳地落在太平轮上,然后被装进船底货仓。
“上船了,岳丈大人。”陈果夫拿着旅行袋,请朱五楼走在前面。
他原本定了二等舱的,不过老丈人要面子,后来改成了头等舱,多花了1000南华元,换成银元也差不多这个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311
95312
95313
95314
95315
95316
95317
95318
95319
95320
95321
95322
95323
95324
95325
95326
95327
95328
95329
95330
95331
95332
95333
95334
95335
95336
95337
95338
95339
95340
95341
95342
95343
95344
95345
95346
95347
95348
95349
95350
95351
95352
95353
95354
95355
95356
95357
95358
95359
95360
95361
95362
95363
95364
95365
95366
95367
95368
95369
95370
95371
95372
95373
95374
95375
95376
95377
95378
95379
95380
95381
95382
95383
95384
95385
95386
95387
95388
95389
95390
95391
95392
95393
95394
95395
95396
95397
95398
95399
95400
95401
95402
95403
95404
95405
95406
95407
95408
95409
9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