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一家团聚了!可喜可贺啊!”陈果夫为毛女士的到来感到高兴,一点也想不到那个爱好风月的把叔居然把家里的黄脸婆接去南华了,看来他要在南华干一片事业的决心很大啊!

    3天后,太平轮抵达广州南沙港的时候,船上上来了不少客人,头等舱的变得更热闹了,特别是那些牛气轰轰的广东老板,谈起南华就像去看亲戚一样。

    陈果夫一打听,心里暗暗惊讶,原来那些广东佬真的没吹牛,家里有人在南华做官经商,在南华拥有良田万亩、工人数千真的不少。

    有些更牛,直接说他家里还投资南星轮船公司,甚至在南华挖石油的,持有南华铁路公司,美华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股票。

    “这广东小赤佬牛气轰轰的,哼!”朱五楼有些生气把拐杖往下一捅,自从船过广州后,船上就多了他听不懂的粤语,就连船上的戏班子也改唱粤剧了。

    “岳父大人,不要生气,都是不入流的家伙跳出来,真正的大人物不会那么肤浅的,何必计较呢?

    我听把叔说,我们浙江人在南华开的工商银行一点也不必广东人开的银行差。”

    陈果夫笑道。

    “那倒也是。”朱五楼点点头,有些冲动道,“如果南华真想他们说得那样遍地黄金,这次我就把钱庄开到南华。你想啊,现在越来越多的江浙商人去了南华,南华和上海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不是好机会吗?”

    “老先生也是浙江人?想开银行?”一位年轻的男子地出现在朱五楼面前,拱手一笑,“在下赵天成??????”

    (未完待续)
------------

第235章 太平轮:富贵与贫贱

    “周先生哪里人?”

    朱五楼好奇地看着面前的周天成,青年三十岁,皮肤有些黝黑,有种事业有成的自信,宁波话不太地道,听口音应该是温州一带的。

    “祖籍浙江温州,不过家祖百年前到海外谋生了,我从小在日本长大,后来去了美国,到处闯荡,算是小有成绩,只是没想到去年东京地震??????”

    周天成说到这里,一阵黯然,似乎勾起伤心往事:他的父亲周万顺可是日本温州商会会长,在地震中,有上千名中国侨民不仅死于地震,更是死于日本暴民的毒手,周家的产业也在这场天灾**丧失殆尽。

    尽管周天成没说下去,但朱五楼、陈果夫等人也从中感到悲戚,暗暗感叹。

    去年东京大地震,震惊全球,中国侨民遭受种种非人虐待在华人世界中广为传播,南洋以及致公党控制的南方地区更是掀起一股反日浪潮。

    在南华,日本人可是最让人反感的对象,抵制日货成为主流舆论,新唐山、棉兰、泗水等华人人口占多数城市,大批的日本酒馆、商店遭到破坏,日本人开的妓院更是成为众人发泄的对象,短短一个月就有1万名日本妓女被驱逐处境。

    焦头烂额的日本政府无暇顾及,直到后来失态几乎失控,日本军舰访问南下访问新加坡,事情才告一段落。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只是奈何形势不如人意啊!”陈果夫叹道。

    “嗯。”周天成点点头,脸色一凛,“我更相信事在人为。”暗暗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仇恨,马上放松,脸上恢复了平静。

    地震后北洋政府以及大帮军阀头头有闲心施舍他们的仁慈,积极救援日本,却无心理会在海外遭难的华人同胞,已经让周天成伤透心了,他这个“天朝弃民”决心加入南华,结束了国外的事业后,准备在南华再次创业。

    不快的话题点到即止,朱五楼向周天成请教如何在南华投资,他是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老狐狸,虽然作风比较保守,思想有些僵化,但看人比较有一套,觉得这位周天成敢闯敢拼,又有丰富的海外经历,应该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南华经济发展飞速,就像一个大工地,人人讲究效率,做生意非常方便,开工厂,开矿山,开农场是时下最流行的,把申请往商务部递交,不用三天就批下来了。

    这两年,有钱的人都愿意把钱投资到南华,很多都是上海广州等地的士绅,也有北方的豪强,听说还有满清贵族呢。北方人一般喜欢买地,买房,有钱人几千亩买下来,一点也眨眼,而南方人更热衷开工厂,做生意。”

    周天成介绍道,说起生意他就兴奋起来,顺便还给朱五楼他们分析各省的人在南华的特征。

    比如爱做生意的一般是广东人,江浙人人数少些,一般做生意和从事教育,喜欢当兵的一般是山东人和广西人。

    还有福建人,内地省份的人,各有各自的特点,越是靠近沿海地区,思想开放的人,在南华越容易混得如鱼得水,因为南华政府鼓励和营造出良好的商业氛围。

    这些轶事虽不一定准确,经过周天成的口说出来,也饶有趣味。

    听到北方的满清贵族都跑到南华投资,朱五楼动容了,感觉自己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应该早点到南华看看。

    “北方的那些人和南洋华人不是死对头吗?怎么?”

    朱五楼疑惑道。南洋华人一直都是反清的大本营,怎么――?

    “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没讲究那么多了。

    现在国内的那一套在南华根本不一样,这里讲究商业竞争,当官的不如经商的吃香,不瞒你说,南华有个笑话,政府其实是美华公司的管家。陈先生在上海美华银行做过,你应该知道美华公司的事情的。”

    周天成把头转向陈果夫,经过交谈后才知道,陈果夫居然放弃了在上海的职位,心中暗暗为之可惜。

    “嗯。美华职员规矩多,也有面子。同事们甚至开玩笑说,先有美华公司才有南华这个国家的。”

    陈果夫点点头。

    “其实我也是美华的职员,不过不是在国内,而是新加坡。在那,我在也算说得上话,如果陈先生有兴趣到马来亚和印度支那发展的话,可以找我。”

    周天成爽快地给了陈果夫自己的名片,上面写着美华物产(新加坡)投资部经理。

    “美华物产?”

    陈果夫似乎在哪儿听说过这个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但肯定这家公司不简单。

    “美华物产是美华系统的一个分支,经营的范围很广,涵盖贸易、制造、技术、金融等等,几乎什么生意都做,不过我们一般直接经营,而是通过投资相关公司。

    以前业务重点在广州、香港,现在准备转向马来亚、暹罗和法属印度支那。陈先生有在美华银行工作的经验,如果能加入我们,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呢,银行业也是我们的经营业务之一,不过不在南华本土,而是和当地华商合作。”

    周天成说完微微一笑,他的任务就是利用华人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在南洋扶持华人资本,让南洋的华人势力统筹到美华财团来,完成美华银行不方便出面做的事情。

    陈果夫暗暗感激周天成的看重,旁边岳父朱五楼鼓励地看着他,他犹豫要不要答应周天成的时候,一个仪态庄重的老夫人在一个二十来岁的虎头虎脑的青年人搀扶下过来。

    “娘,这是上海的朱五楼老先生,他的女婿陈果夫先生。这是我娘,和我表弟周大福。”

    周天成介绍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452 49453 49454 49455 49456 49457 49458 49459 49460 49461 49462 49463 49464 49465 49466 49467 49468 49469 49470 49471 49472 49473 49474 49475 49476 49477 49478 49479 49480 49481 49482 49483 49484 49485 49486 49487 49488 49489 49490 49491 49492 49493 49494 49495 49496 49497 49498 49499 49500 49501 49502 49503 49504 49505 49506 49507 49508 49509 49510 49511 49512 49513 49514 49515 49516 49517 49518 49519 49520 49521 49522 49523 49524 49525 49526 49527 49528 49529 49530 49531 49532 49533 49534 49535 49536 49537 49538 49539 49540 49541 49542 49543 49544 49545 49546 49547 49548 49549 49550 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