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这南华,从看到唐山港的第一眼开始,陈果夫就觉得其中藏有太多的秘密,心中有个声音呼唤他,只有创出一番事业,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原先的那些秘密就会水落石出。

    太平轮的到来让唐山港一片欢腾,无数的旗帜向船上致意,船上的人也纷纷回应。无论是头等舱的达官贵人还是三等舱的赤贫百姓,他们深深记住这次不平凡的旅行。

    “你明天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为你引荐一位大人物,手可通天的那种,也是我们的老乡。”

    刘鸿生挥挥手,坐上一辆崭新的汽车走了。

    陈果夫携妻子朱明小心翼翼地走出码头,面前就是一方开阔的广场,车水马龙,汽车在路上飞驰,刚下了场雨,每辆车的玻璃都光洁如洗,闪闪发亮,往来络绎不绝。

    不过最多的还是自行车,铃铃的声音在街头响个不停,还有??????那可恶的黄包车,他们是三轮车司机最讨厌的人!

    (未完待续)
------------

第238章 消失的CC系

    “唉呀,这里比上海码头还要大啊!陈叔,你看,有火车!”

    蒋j国一脸兴奋地往外张望,一辆火车呼啸而来,火车站离码头不到200米,同样是一座崭新的三层楼的现代建筑,楼顶上“新唐山火车站”六个钢铁架起的红色大字从老远的地方都看得见,还有墙上的古朴大钟,显得有几分霸气。

    火车的呼啸和海上轮船的低鸣此起彼伏,像两头巨兽在暗暗较劲。人流从火车站门口涌出来,流向这边的码头,人们步履匆忙,像是要赶上这个新兴工业国家的蓬勃向上的脉搏。他们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老人在这座被突然加速的城市中是很少的,取而代之的更多是讲究个性解放的年轻女性。

    “新唐山真名不虚传啊!好,好!”

    朱五楼微笑点头,拐杖轻轻地敲打脚下的地板,结实的水泥地板咯咯作响,溅起几丝水迹。

    人们步履匆匆,根本无暇顾及,或步行、或爬上公交汽车或者不远处的火车,一下子就消失在人海里。

    整片广场都是厚厚是洋灰铺成的,崭新的公路通往繁华的市区,高大的建筑群若隐若现。

    “啊!”

    朱明捂着胸口感叹道,从码头出来,感觉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快速运转的机器内部,被推着走,这种感觉让她有些不安。

    还好有丈夫和父亲在身旁,不然她一个女人来到这里,总觉得有些心慌,迷路也说不准。

    让她安心的是,满眼都是中文,满眼都是黄皮黑眼的中国人,虽然他们口中的粤语或者闽南语朱明她们不太懂,不过对于这些伫立在门口,一脸惊叹的新客,新唐山人早已见惯不惯了,并没有表示出敌意,反而有些亲切的感觉。

    因为这是华人的世界,南华人欢迎从国内来的同胞,多一个华人到来,就给这个年轻的华人世界多一份安全感归属感。

    朱五楼虽然被繁忙得码头景象弄得有些眼花缭乱,心里一点忐忑也没有,就像他刚才出海关的时候,那个穿着制服的脸上布满青春痘的华人海关小伙子的和善问候一样,对于每位从国内来到南华的同胞,南华海关都会说一句:“欢迎来到南华,这里就跟家里一样。”

    陈果夫握着刘鸿生留下的烫金名片,上面有他在新唐山的住址电话,蒋伟记久久没有出现,他有些着急,他的汽车还在码头的货场里面呢。

    刚才刘鸿生已经邀请过他们了,陈果夫寻思着要不要先到刘鸿生家里做客,背后被人拍了一下,他回头一看,弟弟陈立夫和把叔蒋伟记一脸微笑地站在面前。

    “你怎么在这里?”陈果夫下意识问陈立夫,他好像记得陈立夫几乎要在半年后才从美国回来的。

    “南华这边催得紧,我只好提前回来了,还不到一个月呢。本想工作稳定下来再跟你联系的,前几天撞见蒋叔叔,才知道你要过来。”

    陈立夫笑着解释道。

    今天他是好不容易请假出来的,这短短一个月里,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时间理会其他事情,包括和兄长的联系。

    一翻寒暄后,蒋伟记问陈果夫:“刚才我们在那边等了你们很久,怎么一直没见到你们?”

    蒋伟记指着的不远处的出入口,熙熙攘攘的旅客正往不停地涌出来,他们都是太平轮上的普通乘客,这从他们干巴巴的衣服,有些凌乱的头发就看得出来。

    “我们走这边的贵宾通道!很快就出来了,还有人帮我提行李呢。”蒋j国指着的身后的通道得意道,蒋伟记这才释然,神情激动地看着儿子。

    在“落草”的几年来,一直没机会尽父亲的责任,心中有些愧疚,一眨眼,这家伙已经长成的小大人了,虎头虎脑,身体结实,几乎和自己同高,蒋伟记很是欣慰。

    蒋伟记为陈果夫一家在市区租了一套房子,那是陆军招待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出入都是军政界的精英,算是半官方产业,不过一般不对外开放。

    对此,陈果夫非常满意,在晚上的接风宴上,喝多了几杯,他打趣道:“蒋叔,看来你是熬出头了!”

    “熬出头?”蒋伟记放下筷子,笑着摇摇头,抿了一口黄酒感慨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离出头之日还早着呢。”

    “蒋叔过谦了,你刚刚被任命为日惹总督,主掌一省军政大权,除了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就数你官运亨通了,他日说不准能入阁呢?”

    陈立夫有些羡慕地看着蒋伟记,对蒋伟记的故作感慨有些不以为然。

    南华也就十几个省,日惹特别行政区就是其中一个,对于非美华派出身又没有参加过立国战争的蒋伟记来说,这的确是份荣耀。

    背后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是绝对爬不上那个职位的。不久前,陈立夫才回到南华,对南华不甚熟悉,不知道蒋伟记历经的磨难,也没体会他心中的鸿鹄之志。

    听到将来要入阁,蒋伟记心里微微一动,对陈立夫的恭维很是受用。目前,这陈氏兄弟就是他要笼络的对象。

    当他邀请陈果夫到手下工作的时候,遭到陈果夫的婉拒,心中暗暗不悦,脸上还是微笑地听陈果夫解释。

    “是这样啊,岳父打算在南华开办浙江银行,希望我帮忙。合伙的还有几位江浙籍的商人,他们把此事交给我们管理。”

    陈果夫有些为难道。受到蒋伟记从南华发来的电报就赶过来,本来他答应过来辅助蒋伟记,现在却有了新的想法。

    银行?

    陈果夫的话引起蒋伟记的注意,听陈果夫详细陈述筹办浙江银行计划,暗暗感叹陈果夫的好运。

    陈果夫在银行界发展对蒋伟记也是有好处,在陈果夫身上,蒋伟记隐隐看到南华的江浙商人将来能给他提供的助力。

    “你找到了好前程,为叔高兴,好好干,有什么事尽管找我。”蒋伟记态度热情起来,鼓励陈果夫在日惹地区投资。

    陈果夫欣然答应,暗暗感激蒋伟记对他的关照。

    酒宴散后,蒋伟记记挂着第二天要赶回日惹上任,便匆匆离去。朱五楼年纪大了,舟车劳顿后也回去休息了,只留下陈氏兄弟继续交流。

    跟没有机会上大学早早出来社会打拼的陈果夫相比,陈立夫要幸运得多,不仅上大学还留学拿了个硕士文凭回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5423 125424 125425 125426 125427 125428 125429 125430 125431 125432 125433 125434 125435 125436 125437 125438 125439 125440 125441 125442 125443 125444 125445 125446 125447 125448 125449 125450 125451 125452 125453 125454 125455 125456 125457 125458 125459 125460 125461 125462 125463 125464 125465 125466 125467 125468 125469 125470 125471 125472 125473 125474 125475 125476 125477 125478 125479 125480 125481 125482 125483 125484 125485 125486 125487 125488 125489 125490 125491 125492 125493 125494 125495 125496 125497 125498 125499 125500 125501 125502 125503 125504 125505 125506 125507 125508 125509 125510 125511 125512 125513 125514 125515 125516 125517 125518 125519 125520 125521 1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