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的朋友,你的慷慨让我感动,愿真主保佑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福阿德肥的像猪头,金黄的丝绸披在他身上就像锦袍披在一头肥猪上,显得很滑稽。泛着油光的笑容几乎把原本很小的眼睛“淹没”了,雪佛龙石油公司主动申请在埃及勘探石油,实在太让国王兴奋了。无论成功与否,他都得到一笔不菲的费用。

    如果真的雪佛龙石油公司真的在苏伊士湾成功开采石油,将大大促进埃及的经济发展,增加国王的收入,至于由此引发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纠纷,国王心里是有些期待的。

    “这是我的荣幸,陛下。”司徒南笑着回应道,和气合同,交给旁边的何仙姑。至于他的助理何永元,现在应该在和沙特国王商量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事。

    为了得到这份许可,雪佛龙石油公司付出的代价可不少,不过司徒南认识很值得,他现在已经做好了向英国人开战的准备了。

    热情的国王在夏宫盛情款待司徒南,一夜春风,阿拉伯少女的风情让司徒南迷恋,不过记挂着国内形势的他还是坚定地挽起裤头,毅然启程。

    雪佛龙石油公司要在埃及勘探石油,英国人很紧张,司徒南前脚刚走,英国人后脚就赶到夏宫,气势汹汹地质问国王,最后悻悻而回。

    英国人虽然把持埃及的外交,但却无法禁止雪佛龙石油的行动,不到一个月,一支早已准备好的石油勘探队抵达苏伊士湾,很快在邓肯商行的棉花田里开出了石油。

    埃及的石油资源相对而言并不算太丰富,不过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埃及的冒险成功惹得英国人和法国人眼红,他们随后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不过效果却不好,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毫无收获,暗骂雪佛龙石油公司踩了狗屎运。一场争夺埃及石油的暗战渐渐展开,从埃及开始,一路向西蔓延,波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地区。

    (未完待续)
------------

第239章 大老板来了

    红海,科威特,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英国总督府从伊拉克的巴士拉迁到这里,明面上科威特还是三不管地区,人口只有区区5万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贫穷落后,英国人并没有给这块弹丸之地带来繁荣。

    美华贸易公司在科威特港设立贸易公司,贸易额只有区区二三十万南华元,收购当地的羊毛、牲畜,输入南华的粮食、水果等农产品。

    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这些东方人的存在,牧民们很喜欢和这些人交易,每次他们的船过来的时候,总会带来廉价的鞋子、锅盆、棉布等生活用品,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会购买华人商贩运来的丝绸,瓷器。

    南华成立两年来,已经有500多华人来科威特谋生了。偶尔他们会和英国商人合作,承包一些公共工程,也尝试在当地购买土地,种植油棕、椰子等经济作物,收成还算不错。

    这些只是小意思,华人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更多是阿拉伯人渴望的武器,靠武器利润,美华贸易公司才能在科威特置办的农场、商店等产业。

    “这鬼地方比非洲还要恐怖,一滴水也没有!”何永元回到船上大口大口地喝水,一边把领带解开。

    “事情顺利吧?”司徒南穿着一身清凉的篮球服,外面阳光太猛,在科威特的几天,他一直呆在船里,没敢出去。

    看着黑了一圈的何永元,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明智的。何永元刚去了沙特首都利雅得,代表司徒南和沙特统治者伊本?沙特进行一些有益的谈判。

    “军火交易很顺利。我见到了沙特本人,他希望我们能提供贷款,沙特愿意向南华企业开放市场,给予华人和英国人同等的待遇。今后我们可以在沙特境内自由地买地、买房,经商。毕竟除了羊毛,他们那儿什么都没有产出,物资非常紧缺。”

    何永元笑道,把协议往司徒南面前一推。

    现在和沙特军火交易已经从美国公司转移到美华贸易公司,南华在轻武器制造方面小有成就,向沙特提供贷款用于采购南华的武器装备也是司徒南乐见的事。

    “嗯。两国却是应该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司徒南放下文件,点点头,心想:下一部应该就是派出华人工程公司,修建科威特的港口以及沙特的石油港。

    尽管在沙特开采石油还得再过几年,而扩大南华在中东的影响力也有必要,特别是增加在科威特的华人数量。

    离开炎热的波斯湾,司徒南心情舒畅,一路有何仙姑陪着,日子也不算寂寞。某天晚上,夜凉如水,何仙姑有些羞涩有些骄傲地告诉司徒南,自己可能怀孕了。

    “不能给你们一个名分,有些惭愧。还好,劳拉已经默许我们的关系。”

    司徒南抚着何仙姑的光滑的脸蛋,想起当初在旧金山遇见的那个善良无助的丫头,转眼间就要为人母,一切都很顺理成章。??????

    船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司徒南把孙立人唤来,交给他一封刚从南华派来的电报:“关于军马,你的建议很好,这是南华的回电,看看,他们正好要在中爪哇平原建一个军马场。”

    “我其实实话实说而已,没做什么。”

    孙立人扫了一眼电报,一脸平静道。此事只是适逢其会,并没有出什么力,不值得邀功。

    “这次你提醒了我。畜力运输是很重要的,除了美国,还真没那个国家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机械化。”

    司徒南笑道,心情不错,一个新生命即将到来让这次旅程变得更有趣。

    “还有一个好消息,非常好的消息。经过两年奋斗,南华爪哇铁路计划北线工程即将竣工了,南线铁路也会在年底竣工,这是南华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里程碑。”

    司徒南兴奋道,心情大好的他,忍不住告诉孙立人自己对南华的规划,让这个刚刚从军校出来的愣头青了解许多人都不清楚的南华的机密,他迫不及待地想到新唐山去看看。

    经过巴黎奥运会后,孙立人对司徒南的了解更深了,暗暗感激司徒南对自己的欣赏,告诫自己不能得意忘形。

    关于他的前途,有三个去向,一个留在司徒南身边,成为秘书处的一员,归何永元领导,这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位,将来无论从政经商都有保障。

    另外就是从军,加入南华国防军或者回国参加致公党领导下的两广军队。或许条件太好了,孙立人有些迷茫,从法国回来,一直没下定决心。

    两天后,船到棉兰,司徒南急忙上岸去医院,给何仙姑进行彻底的身体检查,好好休养几天后才继续前往新唐山。

    棉兰是南华华人建设的城市样板,也是南华两座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之一,地位仅次于首都新唐山。

    回到船上,孙立人感慨连连,对何永元笑道:“何哥,要不是亲人所见,真的难以相信眼中看到的一切。

    棉兰虽然比不上法国巴黎那样的大城市,不过已经建成钢铁、造船、医药、化学等种类齐全的工业部门,比我们在印度看到的孟买要好不少。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座完全属于华人的工业城市。”

    “应该说是华人的福地!我们就是从这里起家的,美华公司,南华独立军很早就在棉兰经营了,然后扩展到全岛,经过艰辛奋斗,这才打下偌大的疆土。这一切都很不容易啊!”

    何永元感叹道。

    现在棉兰是南华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经在中国创出名头的“南华造”步枪就是在棉兰生产的,和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合作项目大量地落户在棉兰,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潜艇、军舰、大炮等项目,集中了南华60%以上的军工生产,是名符其实的亚洲的兵工厂,这让海峡对岸的英国人暗暗警惕。

    “军工业只是棉兰工业较大的一部分,烟草、橡胶、电气、制药等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基本上南华的大公司都能在棉兰找得到??????”

    何永元一脸兴奋,一点也不介意告诉孙立人棉兰的情况,鼓动他如果加入南华国防军,最好到棉兰军区服役,因为大名鼎鼎的棉兰警备师就驻守在棉兰,这是南华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经常被派遣到国内执行任务。

    至于到哪儿执行任务,何永元不说,孙立人也清楚。南华虽好,他应经回来太晚了,错过了两年前的那场战争,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回到国内了。

    “就知道你会这样!”司徒南看着野心勃勃的孙立人,对他北返的决定一点也不吃惊,国内要打仗了,各派厉兵秣马,野心勃勃的军人太多了,更何况孙立人这样的年轻又有点理想的军官?

    “不瞒你说,国内马上就要上演一场大战了,这场战争很可能决定中国的命运。这也是你的机会。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在南华国防军镀一镀金。”

    司徒南笑着对孙立人道。司徒南从现代过来的,骨子里并不像时下的人有种浓郁的尊卑观念,所以并没有把孙立人当成自己属下,而是作为一位朋友,就像平时打球一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64 7065 7066 7067 7068 7069 7070 7071 7072 7073 7074 7075 7076 7077 7078 7079 7080 7081 7082 7083 7084 7085 7086 7087 7088 7089 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