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我们就回复张作霖,安安他的心。”陈炯明笑道。

    “这事交给我吧!张少帅那家伙催了我好几次了。”林一民附和道。

    至始至终,司徒南都在倾听,没有发言,他暗暗比较一番历史上的北伐,少了g党参与,在发动群众,社会动员方面可能会少一些热情,但充足的后勤,先进的装备,训练有素的军队,应该可以弥补过来。嘴皮子固然重要,打仗还得靠拳头。

    广州政府经过四年的磨合,粤桂联军早已混成一体,不会分裂,国g内战的历史也不会出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终究会导致诸多悲剧。

    司徒南下结论道。

    一开始,致公党就和孙文等人划清界限,宁愿少占地盘,不要虚名,低调做人,把精力用于建设。

    陈炯明也是认同这点,才会成为司徒南看好的对象。至于那个只会吹牛的孙大炮,司徒南是不以为然的。

    孙文曾经喊出要修二十万里铁路,这是不切实际的,直到一百年后,中国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府拼命修建高铁,以大毅力修建青藏铁路后,全国的铁路里程才超过10万公里,也就是二十万里。

    放眼全球,也就美国人能修建超过20万公里长的铁路。不过,有生之年,真想看到那令人振奋的一幕。

    司徒南心里想道。

    “司徒先生有什么话要说吗?”陈炯明的话唤醒司徒南,把他从臆想中拉了回来。

    “什么?钱不够吗?我捐一千万元做军费。”

    司徒南随口道。

    这话让李宗仁他们心跳加快,热切地看着司徒南,心道:这家伙居然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走神了。不过,果然有钱啊!

    他们不知道,昨天司徒南收到非洲的消息,雪佛龙公司在阿尔及利亚钻出几口油井,大把大把的美元法郎源源不断地从沙漠下喷出来,法国人激动得几乎要哭了。

    司徒南接着道:“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我们只缺一个机会。不过我要提醒的是,我们的敌人有很多,北洋军阀只是其中的一个!后面还有外国人,以及几千年来这个老大国家遗留下来的封建传统,一切才刚刚开始。”

    “说得对。北伐不仅是场战争,更是一次社会变革。我们要动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打垮北洋政府,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李宗仁补充道,一脸坚定。

    “总体战?”司徒南眼前一亮,条件反射道。

    “嗯!”李宗仁点点头。

    总体战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做得最好的是德国佬,不然也不能跟几个列强对抗。毫无疑问,他们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中国,以目前国内低下的动员能力能做到几何,司徒南心里疑惑。

    不过在致公党和美华公司经营已久的两广,这不是不可能的事。实际上,具体的措施已经实施了,比如,美华公司旗下的工厂转向军工生产,动员预备役,发动舆论宣传等等,只是此前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而已。

    为了统一指挥,会议决定成立北伐革命委员会统领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军政,威望最高的陈炯明做主席,陈天明为副主席,李宗仁、邓铿、林一民任常委,其余的委员主要从三省文官中选拔,来自军队系统的只有区区数位。

    “军事指挥我不在行,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精诚合作。”陈炯明感慨地对李宗仁和邓铿道。

    除了司徒南,与会的五人都成为委员会的常委,革命委员会下面设立军事委员会,邓铿为主席,李宗仁为辅。军事指挥以他们两人为主,司徒勇,白崇禧等人顺利入选委员。

    同时,也设立政务委员会,筹办军费,稳定生产,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革命,培训的新占领区的政务人员,确保革命成果不会落入那些地头蛇手中。

    司徒南一心促成这一结果,无论如何,都要保持美华派在经济上的控制,致公党在政治上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打造出来的军队不会变成军阀的部队。

    他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官方名单上,但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惊叹在那段晦明动荡的历史中,暗夜君王的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他躲在背后,冷静地看着台上的明星们的表演,一切都是他导演的。

    (未完待续)
------------

第247章 关税的想法

    散会后,陈炯明邀请司徒南到家中做客。跟司徒南想象中的差不多,陈家摆设很普通,有些不符合陈炯明的身份,不过想到陈炯明的为人,司徒南马上释然。

    所谓成王败寇,中国的历史从不给失败者公正的评价,陈炯明只是其中被妖魔化的一员而已。

    对于这位神通广大的司徒先生,陈炯明也不藏捏,用商量的口气问道:“司徒先生,你的胃口有多大?”

    司徒南微微一愣,这话既是询问司徒南对这次战事的前景,也包含对司徒南地位的认可。

    想了一下,明白陈炯明的心思,答道:“量力而行吧!原则上,打下一块,消化一块。目标以战略位置,资源优先考虑。”

    陈炯明点点头,深以为然,这次北伐很大程度上是考虑经济因素,美华公司经过多年经营,把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资源摸个透,暗暗圈好了下一轮要开发的目标。

    现在就等着南方的军队开过去,光明正大地开发当地的煤铁等资源。

    民国以来,军阀割据,除了沿海几个城市在对外开发中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资源调查,市场统计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各路军阀关心的,当美华公司把调查报告摆出来,从投资的角度评估北伐时,除了司徒南和林一民,陈炯明等人都动容了,他们还真不知道原来市场、粮食、劳动力等因素可以通过数字直观地表达出来。

    美华公司做了一盘好生意,把军火、资金贷给广州政府,从而获得未来的胜利果实。

    “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生意,军队和政府要建立南方关税同盟,一个统一的市场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基础。”

    司徒南憧憬道,现在中国的情况很像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地区,从四分五裂的状态变成一个强大的帝国,表面上是普鲁士强大军力统一德意志,实际上是经济的力量推动德国统一。

    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但无论清醒的司徒南还是现在有些模糊的陈炯明等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沿着这个方向走。

    “南方关税同盟?”

    陈炯明隐隐感觉到什么,脸色正容,深深地看了司徒南一眼,大概明白这些人想要什么了,北伐前景渐渐清晰起来。

    “是的,我们要统一市场,用经济的力量把统治区内的人力物力整合起来,快速实现工业化,否者――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经济,关税同盟必须建立起来。”

    司徒南斩钉截铁道,眼神凌厉,散发出强大的气势,陈炯明下意识地眯起眼睛,眉头蹙起,闪过一丝忧色,很明显,司徒南提出来的关税同盟是针对外国势力的,对于从清末过来的他,或多或少有些惧外。

    似乎明白对方的心思,司徒南笑着解释道:“我们正好赶上了好时机,实际上除了日本人,其他列强都不会轻易在中国动兵的,而去年,日本刚刚发生地震,元气大伤,他们一时半会没有能力干涉我们的。

    只要我们态度强硬,西方列强的态度不会强烈反对的,毕竟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对他们而言,也是大有好处的。此事我有把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018 28019 28020 28021 28022 28023 28024 28025 28026 28027 28028 28029 28030 28031 28032 28033 28034 28035 28036 28037 28038 28039 28040 28041 28042 28043 28044 28045 28046 28047 28048 28049 28050 28051 28052 28053 28054 28055 28056 28057 28058 28059 28060 28061 28062 28063 28064 28065 28066 28067 28068 28069 28070 28071 28072 28073 28074 28075 28076 28077 28078 28079 28080 28081 28082 28083 28084 28085 28086 28087 28088 28089 28090 28091 28092 28093 28094 28095 28096 28097 28098 28099 28100 28101 28102 28103 28104 28105 28106 28107 28108 28109 28110 28111 28112 28113 28114 28115 28116 2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