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
第254章 北伐(四)北京政变
广州政府毅然出兵北伐,成为时下最热点的话题,大报小报纷纷转载《北伐宣言》,一时洛阳纸贵。
在昏暗的时代,广州政府不仅把矛头指向北洋政府,还对列强放出强硬的信号,无疑是大快人心,激起无数人的义愤,赢得好名声,造成席卷全国的声势。
消息传到上海,外滩的外国人不得不稍稍收敛他们的傲慢,各国公使频繁联系,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他们心思复杂,隐隐有些忌惮。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对于有只角逐天下的人来说,乱世恰恰是他们施展手段的舞台。
奉军的指挥部里,张作霖的心情不错,连日来绷紧的脸终于有了些笑意。
形势对他们有利,现在奉军突破了长城防线,攻陷赤峰,交战到了白热化程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被炮火吞噬,但双方都得咬牙坚持。
相比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卷土重来的奉军表现极为顽强,战斗力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如果没有发生转折的话,奉军可能无功而返,毕竟吴佩孚是块难啃的骨头。
“妈的巴子,广州那些人倒是弄出了不小声势!20万大军啊!吴佩孚应该很头疼吧!”
张作霖冷笑道,随即命令部队加紧进攻——胜利已经不远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作霖的兴奋正好跟吴佩孚的郁闷。
直军,中军大营,吴佩孚手里捏着从南方传来的电报,一言不发,英武的脸绷紧,眉头紧锁,阴沉得快要滴水。
他刚视察完阵地,回到指挥部,散发出淡淡的硝烟味道,接到广州出兵消息,马上赶回指挥部。事关重大,他不得不重视。
吴佩孚沉着应对,尽管脸色阴沉,但一点也没慌乱,下令道:“电令萧耀南,坚守防线,武汉绝对不容有失!”
萧耀南是吴佩孚手下大将,身经百战,吴佩孚北上作战的时候,特意留下萧耀南节制湖南、湖北的十多万直系军队,就是提防两广北伐。
“另外,电令冯玉祥加快北上,逾期不到,军法处治!”
吴佩孚杀气腾腾道,开战以来,冯玉祥的军队一直在磨洋工,窝在后方不肯轻易挪窝,对此吴佩孚极为不满,冯玉祥虽然同属于直军系统,但自成一体,要处治他恐不易,只能秋后算账了。非常时刻,吴佩孚要把冯玉祥这颗定时炸弹调开,万一对方发难,吴佩孚的后路就断了。
想到这里,吴佩孚继续命令道:“令总统府加强北京监控,防止叛乱分子生事。同时也把这份电报发给北京警备司令孙岳。”
吴佩孚真不愧是一代名将,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副官不敢怠慢,立即把电报发出去。
副官出去后,吴佩孚冷静下来,心想:事态紧急,不能再和奉军托下去了,要一举打垮他们,好抽出手来,对付北伐革命军。
这几年,吴佩孚没少从美华公司购买武器物资,两广军工业发展著有成效,吴佩孚岂能不察觉,只是所图甚大,北洋内部、外部都是都是敌人,没把他们一个个打趴下之前,吴佩孚没有精力南下,因此只能在心里暗暗防备。
两广是大敌,他们有充足的资金,有成熟的政府系统,而这两样恰恰是吴佩孚缺少的,毕竟他只是将军,有很多问题是不能靠打仗解决的,比如老大曹锟就成了他的拖累。
曹锟公开贿赂选举,视国法无物,在天下人面前丢进脸面,北京政府大失民意,政权的权威降低到最低点。
这不仅造成直系军队士气低落,军中将领不满,同时也让对手更理直气壮。
吴佩孚有种跟时间赛跑的感觉,心里升起一丝疲惫,事态发展不如人意,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下午,吴佩孚召集张福来、彭寿莘等悍将开会,组织军队反攻。
“……危急存亡关头,我们不能再留后手了,各部集中兵力,准备决死反攻!”吴佩孚坚决道。
张福来、彭寿莘等将领都是吴佩孚嫡系,从北洋三师跟着吴佩孚一路杀过来,不用吴佩孚督促他们就生起决死之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吴佩孚阵前督战,直军拼死反扑,喷发的能量让奉军上下忌惮不已,不敢怠慢。
吴佩孚的命令传到古北口冯玉祥处,冯玉祥撇嘴冷笑:“吴佩孚顶不住了,他现在已经无暇顾及我们了,就让他跟奉军死磕吧!”
冯玉祥在电报里客气地敷衍几句后再也没有任何回应,暗地里已经发生惊人的变化,麾下的军队开始调转枪口,准备杀回北京。
阴谋或者大事即将来临的时刻是难熬的,时间好像被一点一点地放慢,一种凝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冯玉祥着急地等待北京方面的回应,表面上却要装出信心十足的样子,一名军官拿着电报,兴冲冲地闯进来。
“大帅,好消息,孙岳将驻守大名的军队调到北京南苑了,我军返回北京一路畅通了!”
冯玉祥马上从椅子上腾起来,夺过电报一看,身体兴奋得微微颤抖:“真是天助我也!”
“曹锟无道,吴佩孚助纣为虐,国家不能落入这些人手里,现在正是我军奋起,拯救国家的时刻。命令鹿钟麟部立刻返回北京,联合孙岳将军控制北京。”
10月19日,前线直军正合奉军死磕的时候,饱受吴佩孚挤兑的冯玉祥部倒戈北京,此前奉命监视冯玉祥部的胡景翼部,和助手北京的孙岳部联合起来,里应外合,轻易控制北京。
总统府被包围,曹锟被软禁,结束小丑般的总统生涯。
孙岳走进总统府,面见老上司曹锟,几天不见,从风光无数的总统沦为阶下囚,如同从天上掉到地狱,曹锟苍老了几岁,见到孙岳不禁怨恨,还有疑惑——“曹某待你不薄,多次在逆境中提拔你,还把北京城交给你,你就是这样对待我的!为何?”
“老帅对我,我感激不尽,但这是私恩,不能抵消我对你的所作所为的不满,那是大义,我问心无愧。
如果吴佩孚再胜一场的话,别说他不容我,就是老帅你也容不下了吧?功高震主啊!”
孙岳坦然道。
吴佩孚在北洋独树一帜,跟诸多北洋老人关系不和,孙岳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直系分为曹锟的保定系和吴佩孚的洛阳系,曹吴两人关系好,并不代表两派之间的利益纠纷。
曹锟死死地盯着曾经信任无比的将领,对方的眼神坦荡,一点也没有避让,更没有愧疚。
良久,曹锟一脸死灰,长叹中夹带无穷的悔恨:“唉。他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把你调走!我对不起子玉啊……”
23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联名发出了呼吁和平的漾电,发动“北京政变”。
25日,冯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胡、孙二人分任副总司令兼第2、第3两军军长。
据说,冯玉祥看紫禁城的小皇帝非常不顺眼,准备要给溥仪一点颜色看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059
79060
79061
79062
79063
79064
79065
79066
79067
79068
79069
79070
79071
79072
79073
79074
79075
79076
79077
79078
79079
79080
79081
79082
79083
79084
79085
79086
79087
79088
79089
79090
79091
79092
79093
79094
79095
79096
79097
79098
79099
79100
79101
79102
79103
79104
79105
79106
79107
79108
79109
79110
79111
79112
79113
79114
79115
79116
79117
79118
79119
79120
79121
79122
79123
79124
79125
79126
79127
79128
79129
79130
79131
79132
79133
79134
79135
79136
79137
79138
79139
79140
79141
79142
79143
79144
79145
79146
79147
79148
79149
79150
79151
79152
79153
79154
79155
79156
79157
7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