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这座南北战略要冲在民国历史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辛亥年间,北洋大军南下,和南方革命军激烈交火,北洋政权统治中国已达十三年之久。
如今南军北上,战火眼看就要烧到武昌城,对城内的市民来说,这是一场灾难。
按照国内交战的传统,一方军队在城外失礼,一般要退出城市,把城市让给胜利者,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城市毁于战火。
宋炜臣,武汉商会会长皱着眉头走进吴佩孚的官邸,吴佩孚百忙之中接见了他。
“玉帅,看在城内百姓的面子上,你能不能……嗯,商会准备呈上一笔……费用,绝对不会怠慢各位军爷的。”
宋炜臣道,一脸恳求地看着吴佩孚。原本,他想要用路费一词的,话到嘴边,生怕惹恼吴佩孚,就改成了费用。
现在大势已去,希望对方不要那么固执,让出武汉,免于生灵涂炭。
至于开拔的路费,城内的士绅毫不吝啬,如果能送走这帮瘟神,花再多钱也愿意。
嗯,败军勒索一笔,这也是民国的传统了,面子上大家都会做得好好的。
“谢谢宋会长的好意,某自有打算。”
吴佩孚不置可否,冷冷地搁下茶杯,短短会面不到10分钟,就要赶人了。
没有从吴佩孚这里得到明确答案,宋炜臣不由得失望,摇头叹息离去。
走出门口,回头看了一眼,依旧趾高气扬的大帅府,眼中闪过一丝愠怒。
“妈的,真是不识抬举,还以为自己战无不胜么?敬酒不吃吃罚酒,迟早收拾你!”
宋炜臣不仅是武汉首富,拥有大量产业,还是武汉工业集团的股东之一,宋子文的合伙人,私底下一直和广州方面保持密切联系,知道不少内幕,一点也怀疑北伐军能打下武汉。
吴佩孚似乎要顽抗,宋炜臣为武汉担心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愤怒,若有机会,不介意教训一番对方。
吴佩孚不知道宋炜臣惦记自己,就算知道那又怎样?宋炜臣只不过一介商贩,如何能跟他这个兵马大元帅相提并论?
吴某人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脸色阴沉,显然宋炜臣的好心劝说勾起心中伤疤,提醒他,武汉是守不住了,赶快撤吧,别在硬撑了。
吴佩孚是何等骄傲之人,拱手让出武汉,实在是……这往后脸面往哪儿摆啊?
“真的守不住了吗?难道真要勒索一笔,然后灰溜溜地逃走?”
吴佩孚摇摇头,一时也想不出好法子。他太后悔了,没想到敌人隐藏力量,等着自己派兵南下送死,自己偏偏如了对方的意。
但是谁又能预料敌人比赵恒惕说得还要强大呢?吴佩孚真不应该埋怨赵恒惕无能,以为他夸大其词。
流年不利,不久前才从天津灰溜溜地逃到这里,现在又要逃窜,这一世英名……心中一痛,真是不甘心啊!
吴佩孚有心最后一搏,但想到咸宁战役中,北伐军那铺天盖地的飞机大炮,浮躁的心又沉了下去。
宋炜臣走后,大帅府召开军事会议,吴佩孚打起精神布置武汉防御作战。
不过在场的将领精神不振,没有往日的自信从容。刘玉春等悍将都在咸宁战役中“报销”了,如果刘玉春还在,吴佩孚毫不犹豫认为他做武汉守备司令,统领剩下的军队和敌人死磕,就算最后失守也让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说不准还能为自己争取时间,重整兵马,卷土重来。
剩下的这几位――百万富翁,身娇肉贵,他们有拼死之心么?
吴佩孚心中恶意地猜想道。
他的想法是对的,历史上武汉战役北洋主力尚在,刘玉春等一些北洋悍将作战勇猛,结果打得异常血腥。
不过,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北京政变沉重打击吴佩孚,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后,他对部下的忠诚有了新的看法。
尤为心烦的是,北洋军物资补给迟迟不到位,紧急向江苏的齐燮元,浙江的孙传芳求援,都被应付北伐军李宗仁部进攻为借口拒绝了。
李宗仁的第三方面军从长沙出发,沿着长江东进江西,沿途占领德安,威胁九江,切断齐燮元等人救援武汉的线路。
当然,可能齐燮元等人自顾不暇,也没有搭救意图。
窝着武汉,吴佩孚感觉处处受困,暗暗叫苦,真有叫天天不应的感觉。
打开地图,仔细盘算一番,湖北已经落入敌人包围圈,华中地区易手已成定局,武汉也快撑不住了。
为今之计,只有主动撤出武汉,保住最后的本钱。希望北伐军得到华中后,有长江阻隔,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继续北上追击了吧?
当然,他们下一步可能顺流而下,兵指长江下游地区,就像清末的天平天国农民军……这正好为自己争取时间,重新整合中原的军队反扑。
吴佩孚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从山海关到北京再到武汉,局势变化太快,短短两个月内直系天下几乎分崩离析,他根本没时间调集足够的力量应付这一切,就像被一些列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
吴佩孚有了退兵之意,但不想轻易撤出,命令驻守龟山、蛇山、洪山等城外阵地的部队拼死还击,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死守武汉的样子。
被吴佩孚一整顿,城中的守军总算恢复了几分信心,毕竟吴某人的名头摆在那儿,北洋大兵还是挺迷信“玉帅”的名头的。
这也跟吴佩孚拿出一笔不菲的赏赐有关。这年头的北洋大兵就跟大爷似的,没有足够的银子哄着,天王老子的命令也不好使。
嗯,都是老北洋的规矩,袁宫保时候就是这样。
为争夺武昌城外的重要山头,北伐军几乎出动所有飞机,把炸弹子弹毫无留情地泼到北洋军的头上。
空军的配后大大降低步兵的伤亡,陆续夺取城外的山头阵地后,北伐军的大炮开始瞄准武昌城,居高临下,引而不发,用严厉的口气命令北洋军限期撤出武昌,否则玉石俱焚,罪无可恕。
武昌城城外炮声轰隆数天后再次沉寂,让城内的北洋军和百姓感到非常压抑,尽管武昌城一发炮弹都没有落下来,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
武昌城内,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纸片从天而降,那是北伐军的宣传单,上面历数吴佩孚等北洋军阀的种种罪状。
吴佩孚私德没有问题,不爱财,不纳妾,不大肆置产,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个人“高洁”一点也说明不了北洋政府的**无能,倒行逆施。
某种程度上,吴佩孚是帮凶!
话说回来,就算他私人账户没钱,但他掌控的钱还少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264
51265
51266
51267
51268
51269
51270
51271
51272
51273
51274
51275
51276
51277
51278
51279
51280
51281
51282
51283
51284
51285
51286
51287
51288
51289
51290
51291
51292
51293
51294
51295
51296
51297
51298
51299
51300
51301
51302
51303
51304
51305
51306
51307
51308
51309
51310
51311
51312
51313
51314
51315
51316
51317
51318
51319
51320
51321
51322
51323
51324
51325
51326
51327
51328
51329
51330
51331
51332
51333
51334
51335
51336
51337
51338
51339
51340
51341
51342
51343
51344
51345
51346
51347
51348
51349
51350
51351
51352
51353
51354
51355
51356
51357
51358
51359
51360
51361
51362
5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