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消息后,他震惊了。南方革命势力快速崛起,张作霖忌惮不已,下令奉军主力加快入关,消化直系留下的地盘,加快入关称霸的步伐。

    至于冯玉祥,也快要收拾他了,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不把冯玉祥赶出北京,张作霖誓不罢休。

    奉军要入关,首当其冲的是国民军,冯玉祥等人心知肚明。打倒吴佩孚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双方的关系迅速由合作转向竞争对手,翻脸自然是迟早的事。

    “当然,始作俑者之一的冯玉祥下手也不慢,就是根基差了点,论军队比不上张作霖,论政治资历,比起段祺瑞,差得更远,偏偏又占据北京城,自然是众矢之的,这家伙也快倒霉了。”

    司徒公馆里,司徒南侃侃而谈,坐在他对面的是陈炯明这位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

    “冯焕章处境的确过得比较艰难,周围到处都是敌人,吴佩孚自然不必说了,齐燮元、孙传芳等直系干将也不会支持他这个叛徒。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请神,找到更大来头的靠山,不然退出北京城是必然的。”

    陈炯明分析道。

    “难道你老有兴趣?”司徒南看着陈炯明,心里暗暗警惕,脸色却是平静,笑道,“不错,我们有这样的实力,如果拉那位冯先生一把,他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嗯,有机会不妨给张作霖、段祺瑞他们添把堵,免得他们得势太容易了。”

    陈炯明点点头,想到了什么,马上又摇头,“北方的水太深太乱了,我们没必要插手太多,毕竟不是同一路人。冯焕章要请神,我们怕是帮不上忙咯。”

    司徒南暗暗松了口气,如果陈炯明决心要插手北方的事,说明他的野心正在走向失控,那么自己的计划要修正一下了。

    无论是谁,如果要更改自己定下的方略,肆意打乱自己的布置,在致公党尚未巩固在南方的统治之前浪费精力搅合进北方局势中,司徒南不介意让他下台!

    “对了,福建那边怎么说啊?难不成真要兵戎相见?他们不会如此无知吧!”

    司徒南突然又问道。

    西路北伐大军,直捣武汉,震动全国。李宗仁率部东进,突进江西,连克九江、南昌后,分出一部分主力南下赣州,接应邓铿的第一方面军北上,盘踞闽南多年的国民党许崇智部也是时候解决了。

    司徒南的想法是先礼后兵,谈不妥,干脆两路大军从江西、广东夹击福建,把许崇智打垮再继续北伐。

    刚刚经历苏浙战争,江苏的齐燮元,浙江的孙传芳等人难成气候,北伐军不攻打他们就不错了,还想反攻?

    相比之下,司徒南还是比较忌惮国民党,毕竟党派和军队结合一体的势力要比单纯的军阀威胁要大得多。

    “效果还好。胡汉民明天就到广州,他们要想对我们提出的合作建议挺有兴趣。”

    陈炯明道,北伐军的卓越表现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对前景非常乐观。

    想到了什么,他又皱起眉头,“不过,国民党似乎另有打算。孙文抱病北上,准备和冯玉祥共商国是。如果有我们在物资军火上支持,他们部队离开北上,未尝不能在纷乱的北方获得一杯羹。”

    “共商国是?”

    司徒南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嘴上却赞赏道,“那位冯先生明明是个北洋军阀,估计要打扮一番,换个门面吧!他的主意不错,孙先生威望甚高,足以抗衡段祺瑞,有他出面,各方面都得给面子,北京城一时半会都会平安无事。不过说到底,出来混,还得靠实力。”

    司徒南难得对那位连襟用上先生一词,心里却暗暗可惜,孙文北上终究没有太大效果,这一去,应该就像历史一样,再也回不来了吧?

    要不要见见这位神一面呢?

    司徒南心里突然想道,马上又撇开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暗道,那位现在已经去了日本寻求帮助了吧?

    可惜,无论段祺瑞还是张作霖,都是日本人支持的,孙文虽然跟日本关系不错,但无论怎样,都比不过人家两个干儿子亲近吧?

    终究还是一场空。

    司徒南回忆历史,冯玉祥在北京扛不住了,就请孙文这座大神北上。有趣的是,孙文北上居然取道日本,绕了个大圈,很明显有政治动机,只是可惜,终其一生,跑了那么多国家,没一个列强看得上他,说起来,真让人唏嘘。

    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八载,中国的历史大概会转入另一条轨道吧?

    一时之间,司徒南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见证一位大人物走向死亡的感觉,惋惜、轻松、庆幸、尊敬……一时之间,难以说清楚。

    陈炯明看着司徒南脸上划过重重复杂的情感,大概也想到了什么。两人一时沉默,其中的感受各有不同。

    实际上,陈炯明和孙文两人的交缠比任何人都要深刻,不过不妨碍,他已经做好群龙无首的国民党的计划。

    离开司徒公馆,陈炯明心情沉重。第二天,见到胡汉明的时候,开门见山道。

    “先生北上,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你――混帐!”

    此言一出,胡汉明脸色就白了,眼中冒火,死死地盯着陈炯明这个“叛徒”。

    陈炯明毫不退让地对视,脸色平静,带着淡淡的悲哀。

    “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北上谈判终究是与虎谋皮,不过对你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希望渺茫也要争取。论意志,论抱负,我比不上他!

    他比北京的那帮官僚,多了理想,为此,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甚至做了不少我不认同的事情。他太渴望胜利了,哪怕一个机会渺茫,时机不成熟也要拼尽权力争取。

    但我认为,机会不好,先放一放,夯实基础,做好准备再行动,会更有把握些。这是我和他分道扬镳的原因。”

    陈炯明感慨道,表明心迹,有点一笑泯恩仇的意味,微微一笑,“如今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我问心无愧!”

    同为同盟会的元老,陈炯明跟胡汉民相熟,尽管彼此意见不同,好几年都没见面了,但一点也不陌生。

    孙文安排胡汉民到广州谈判,而不是风头正劲的汪精卫,就是出于陈胡两人的关系考虑。

    听了陈炯明的话,胡汉民冷静下来,沉默不语,看着陈炯明,心情复杂。

    特别是那句“问心无愧”,重重地砸在胡汉民的心上,脸上黯然,嘴皮微微一张,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

    “你不过得了南洋那些土财主的支持,偏安一隅罢了,那能体会先生的大志?”胡汉民不服输道。

    “土财主可不简单哦,人家可是裂土成国,在南洋撑起华人的天,还依旧热心反哺祖国,真是没话说的。”

    陈炯明微微抬起头,有些骄傲地看着胡汉民,心里暗笑,这个家伙最皮有些硬,心里已经软了。

    南华运来大批军火物资到广州,双方的关系很明了。宣布北伐后,短短一个月,新唐山的华人就捐出了300万南华元,消息传到闽南,不知道让胡汉民等人羡慕到极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560 52561 52562 52563 52564 52565 52566 52567 52568 52569 52570 52571 52572 52573 52574 52575 52576 52577 52578 52579 52580 52581 52582 52583 52584 52585 52586 52587 52588 52589 52590 52591 52592 52593 52594 52595 52596 52597 52598 52599 52600 52601 52602 52603 52604 52605 52606 52607 52608 52609 52610 52611 52612 52613 52614 52615 52616 52617 52618 52619 52620 52621 52622 52623 52624 52625 52626 52627 52628 52629 52630 52631 52632 52633 52634 52635 52636 52637 52638 52639 52640 52641 52642 52643 52644 52645 52646 52647 52648 52649 52650 52651 52652 52653 52654 52655 52656 52657 52658 5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