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见见这位神一面呢?
司徒南心里突然想道,马上又撇开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暗道,那位现在已经去了日本寻求帮助了吧?
可惜,无论段祺瑞还是张作霖,都是日本人支持的,孙文虽然跟日本关系不错,但无论怎样,都比不过人家两个干儿子亲近吧?
终究还是一场空。
司徒南回忆历史,冯玉祥在北京扛不住了,就请孙文这座大神北上。有趣的是,孙文北上居然取道日本,绕了个大圈,很明显有政治动机,只是可惜,终其一生,跑了那么多国家,没一个列强看得上他,说起来,真让人唏嘘。
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八载,中国的历史大概会转入另一条轨道吧?
一时之间,司徒南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见证一位大人物走向死亡的感觉,惋惜、轻松、庆幸、尊敬……一时之间,难以说清楚。
陈炯明看着司徒南脸上划过重重复杂的情感,大概也想到了什么。两人一时沉默,其中的感受各有不同。
实际上,陈炯明和孙文两人的交缠比任何人都要深刻,不过不妨碍,他已经做好群龙无首的国民党的计划。
离开司徒公馆,陈炯明心情沉重。第二天,见到胡汉明的时候,开门见山道。
“先生北上,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你――混帐!”
此言一出,胡汉明脸色就白了,眼中冒火,死死地盯着陈炯明这个“叛徒”。
陈炯明毫不退让地对视,脸色平静,带着淡淡的悲哀。
“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北上谈判终究是与虎谋皮,不过对你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希望渺茫也要争取。论意志,论抱负,我比不上他!
他比北京的那帮官僚,多了理想,为此,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甚至做了不少我不认同的事情。他太渴望胜利了,哪怕一个机会渺茫,时机不成熟也要拼尽权力争取。
但我认为,机会不好,先放一放,夯实基础,做好准备再行动,会更有把握些。这是我和他分道扬镳的原因。”
陈炯明感慨道,表明心迹,有点一笑泯恩仇的意味,微微一笑,“如今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我问心无愧!”
同为同盟会的元老,陈炯明跟胡汉民相熟,尽管彼此意见不同,好几年都没见面了,但一点也不陌生。
孙文安排胡汉民到广州谈判,而不是风头正劲的汪精卫,就是出于陈胡两人的关系考虑。
听了陈炯明的话,胡汉民冷静下来,沉默不语,看着陈炯明,心情复杂。
特别是那句“问心无愧”,重重地砸在胡汉民的心上,脸上黯然,嘴皮微微一张,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
“你不过得了南洋那些土财主的支持,偏安一隅罢了,那能体会先生的大志?”胡汉民不服输道。
“土财主可不简单哦,人家可是裂土成国,在南洋撑起华人的天,还依旧热心反哺祖国,真是没话说的。”
陈炯明微微抬起头,有些骄傲地看着胡汉民,心里暗笑,这个家伙最皮有些硬,心里已经软了。
南华运来大批军火物资到广州,双方的关系很明了。宣布北伐后,短短一个月,新唐山的华人就捐出了300万南华元,消息传到闽南,不知道让胡汉民等人羡慕到极点。
如果,南洋的那些土财主能对自己也那么大方,国民党还用得着那么憋屈吗?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血汗钱。虽然他们在外面翻了身,不用做猪仔了,但辛苦一点没少。
我们得到那么多帮助,自然要慎重,不敢轻易差差错,生怕葬送这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局面。如履薄冰啊!”
陈炯明心有戚戚,广州政府能有今日成绩,他倾注大量的心血,小心翼翼地维护各方利益,克制野心,接受不插手军队这一霸王条款。
“好了,如今广州的情景你也看到了,相信你在闽南时候也没少关注。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办吧?我绝对不会给你们机会偷袭广州的。”
说到这里,陈炯明眼神凌厉,一脸坚定道。
“你要赶尽杀绝吗?我们窝在闽南应该不妨碍你吧?”胡汉明冷笑道,毫不示弱地顶了回去。
“你说呢?谁也不会在身边留一颗定时炸弹,不然吴佩孚就是很好的榜样。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路,或者跟我们的军队一起北上。”
陈炯明摊牌了。
时间紧迫,在北伐军向东发起第二次进攻之前,闽南的国民党军队的威胁必须解决。尽管在武力上,陈炯明有很大把握,但他不想这样做。
“此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给我时间。”
胡汉民沉默一会道。经过试探,他已经知道对方的底线了。
“我知道,不过要尽快。”陈炯明点点头,知道此事,必须经过孙文同意才行。
说起来情况也微妙,广州政府对冯玉祥的态度冷淡,对国内其他势力同样如此,愣是要收拾盘踞长江流域的直系吴佩孚、齐燮元等人。
如今,孙文北上响应冯玉祥,如果他的老巢被人一锅端了,那乐子就大了。
胡汉民从陈炯明那出来,心情沉重。
“走,到美华路逛逛。”
他吩咐道。车子是广州政府提供的,不过司机是胡汉民的心腹,所以胡汉民很放心,不用担心机密泄露。
繁华的美华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霓虹灯闪烁,比起上海外滩的欧式建筑,多了中国味。新式电器、家具、衣服、等琳琅满目,电影院,戏院,酒楼茶肆,应有尽有,到处都是一片摩登世界,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胡汉民从频频向车窗外张望,一边吩咐司机放慢速度。
家乡在陈炯明和致公党的治理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没什么不满意的。
设身处地一想,四年前,就算让国民党得到广东的统治权,自己这些人能把广东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么?
革命革了那么多年,攻城略地,扩大地盘,胡汉民不陌生,但如何快速建设一座城市,在统治区内完善工业建设,对他而言,这是个陌生而复杂的难题。
纵观全国,也就广州政府真正找到了合适的办法,他们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事业。
一连几天,胡汉民都在广州逛,从繁华的商业区到忙碌的工业区,孜孜不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陈炯明予以诸多方面,就算石井、南沙两地的兵工厂也准许胡汉民进入考察,相信几天下来,胡汉民肯定被狠狠地震慑住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7494
87495
87496
87497
87498
87499
87500
87501
87502
87503
87504
87505
87506
87507
87508
87509
87510
87511
87512
87513
87514
87515
87516
87517
87518
87519
87520
87521
87522
87523
87524
87525
87526
87527
87528
87529
87530
87531
87532
87533
87534
87535
87536
87537
87538
87539
87540
87541
87542
87543
87544
87545
87546
87547
87548
87549
87550
87551
87552
87553
87554
87555
87556
87557
87558
87559
87560
87561
87562
87563
87564
87565
87566
87567
87568
87569
87570
87571
87572
87573
87574
87575
87576
87577
87578
87579
87580
87581
87582
87583
87584
87585
87586
87587
87588
87589
87590
87591
87592
8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