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我们也是无奈。虽然离开闽南根据地,两党的合作关系还是不变的。”廖仲恺保证道。
孙文在北方,命不久矣,为争夺他的衣钵,国民党暗流涌动。
胡汉民、许崇智等右派要回归广东,隐隐向致公党靠拢,这样比较合乎三民主义以及国民党大多数人利益。
而廖仲恺、邓演达等左派坚持和g党合作,依靠苏联为外援,彻底改组国民党,他们最大的本钱是两党合作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军校生,以及叶挺等年青将领控制的部队。
而有力继承者汪精卫并没有明确表态……
(未完待续)
------------
第274章 进军上海
司徒南浏览报纸,大公报上面刊登了孙文逝世的消息,一时之间,举国震动。
他留下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激励着无数人。
“他去世好像提前几个月,看来蝴蝶效应起作用了。”
司徒南摸着下巴,坐在沙发上呢喃道。
不一会儿,就看见宋ml眼睛红红地进来,看来她已经知道消息了。便问宋ml:“要不要去天津看看。”
宋ml犹豫一会,摇摇头:“子文差不多把武汉整理好了,政府很快要迁到武汉,手里还有大堆事情,千头万绪,我留在上海时间有些长了,过两天就启程去武汉。
至于二姐那边,恐怕她心里也不痛快,先发封电报安慰她吧,其他的来日再谈。”
“好吧,随你。”
司徒南点点头,想到一代伟人谢幕,心里有些可惜。
说起来,宋家被自己挖了墙角,没能成为孙文的臂助。还有提前拉拢陈炯明等人,造成国民党势力远不如历史时期,自己才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啊!
那位孙先生泉下有知,会不会怨恨自己呢?不过,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司徒南自问问心无愧。
想到这里,司徒南动摇的心变得更坚定了。
“想什么呢?”宋美龄看着司徒南沉思的样子,分明的侧面轮廓,若有若无的笑容,真有说不出来的迷人。
“没什么,只是为那位从未见过面的孙先生惋惜。他的公子孙科好像颇有才华,我们应该照拂一二。”
司徒南回过神来,建议道,“就让他做未来的上海市长,你说呢?”
……长江下游的战事进入关键时刻,掀起一股更大的波浪,大量的富翁、难民像潮水一般涌进上海,也把躁动的情绪带进上海。
(这真是句废话,上海滩哪天不浮躁啊?)大公报每天都刊登前方战事的消息,络绎不绝的报童喊着号外号外穿过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上海人终于意识到,北伐军要进城了,老百姓们暗自期待,盼望王师如同甘霖。
经过连日来,大公报等权威报纸疲劳轰炸,北伐军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人民革命军的形象在上海滩树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支军队多了几分好奇期待,少了几分敌意和戒备。
国民党军队归顺后,邓铿率领第一方面军就被解放出来,如同猛虎下山,不到一个月内攻入浙江,连续打了几场精彩的战斗,干脆利落地消灭孙传芳的主力。
隔着松江,几乎可以看见美丽的魔都――上海,还有上海滩特有的糜烂的气息。他们正赶过来。
与此同时,李宗仁率领的第三方面军从江西安徽,逼近江苏。这时,埋伏在马鞍山的民团终于发力了,年青的将领孙立人率部在齐燮元的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
在海军的支援下,和飞机配合下,顺利渡江,连克南京城外的重要阵地,齐燮元只得命令部队放下武器,而他本人带着巨额财产跑到上海租界享福去了。
至此,直系北洋势力被全部拔起,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广州政府统治。
经过四年奋斗,广州政府的版图终于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好消息啊,南京城,下了。”
司徒南刚从南华领事馆回来,就听到助理何永元激动的声音。
“不错啊!是谁那么勇猛啊?南京城可不好打啊!”司徒南饶有趣味地问道。
“说出来少爷你肯定会惊讶。”
何永元小小地卖了个关子,有些炫耀道,“是孙立人。那小子干得不错。齐燮元的北洋军主力正合我们的军队交战,孙立人率领一支军队从马鞍上杀到北洋军后方,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北洋军打乱,李宗仁司令抓住机会进攻,敌人兵败如山倒,我们取得了大捷。
孙立人跑得最快,趁着北洋军兵败如山倒,马不停蹄地杀到南京城下,所以最先进入南京。这次他立功不小,已经当上了师长了。”
“这么快?他好像今年才刚从西点军校毕业吧?”
司徒南有些惊讶。
“或许人家有将种吧。苦艾局长、王亚樵、还有宋子文他们没少支持孙立人,安徽民团发展迅速,正好碰上好机会,想不出风头都难。”
何永元羡慕道。真不知道孙立人那家伙踩了什么狗屎,居然有如此多大人物支持他。
兵源从斧头帮普通帮众里挑选,军官来自南华的安徽籍军官退役回来,装备粮饷得到大财主宋子文的支持,此外,还有情报局的支持……齐燮元输得不冤啊!
短短半年,北伐军扩编一倍,总兵力达到50万,大小将校都升了一截,一批青年将领脱颖而出。不到30岁就成为旅长、师长,甚至军长,可谓年少有为,得意之极。
“对了,上海呢?我们的军队什么时候进城?小嘉道理不是和何丰林谈好了吗?”司徒南有些不耐烦道。
“原本最接近上海是独立军的叶挺部,他是国民党的将领,所以被调到淮北去了,因此耽误了小半天。”
何永元解释道。
国民党的虽然是盟友,但上海太重要了,怎么可能让他们进来呢?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毕竟硬仗大仗大部分都是北伐军打下来的,独立军不过搭顺风车,捡便宜而已,广州政府能提供物资,容忍他们通过缴获扩编军队已经是很宽容了。
“做得好。这段时间,国民党的军队应该扩大不少了吧?嗯,让他们过长江去,最好进入山东,充当我们和张作霖的缓冲。”
司徒南点点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094
90095
90096
90097
90098
90099
90100
90101
90102
90103
90104
90105
90106
90107
90108
90109
90110
90111
90112
90113
90114
90115
90116
90117
90118
90119
90120
90121
90122
90123
90124
90125
90126
90127
90128
90129
90130
90131
90132
90133
90134
90135
90136
90137
90138
90139
90140
90141
90142
90143
90144
90145
90146
90147
90148
90149
90150
90151
90152
90153
90154
90155
90156
90157
90158
90159
90160
90161
90162
90163
90164
90165
90166
90167
90168
90169
90170
90171
90172
90173
90174
90175
90176
90177
90178
90179
90180
90181
90182
90183
90184
90185
90186
90187
90188
90189
90190
90191
90192
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