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南想了一下,点头答应。“建桥没问题,不过得有回报。”

    “那是当然。只要不离谱,比什么都重要。”

    宋子文一口答应,他就知道司徒南会答应的。心道:老板就是这样,性子有点懒,很少会过问具体的事,不过,如果你要他出手,多半不会拒绝的。更重要的是,他金口一开,国外的资源就会向国内倾斜,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长江大桥最后落在美华铁路公司身上,美华铁路公司拥有粤汉铁路,粤桂铁路等国内重要铁路的股份,同时还投资高速公路,实力雄厚。

    大老板一声令下,美华铁路公司只好承担这项投资大,见效慢,投资效率不算太出色的工程。

    说干就干,宋子文回去以后,第二天就成立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实际上是却是个空头司令。

    司徒南向洛杉矶发报,委托威廉大学着急美国桥梁专家访华。

    茅以升教授刚下课,校长办公室秘书就通知他,校长有事找他。

    前几年,茅以升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工程学博士后,就收到威廉大学的邀请,成为威廉大学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这个勤奋聪明的中国人,在美国建筑工程学界已经非常有名了。

    之所以接受威廉大学聘任,主要因为一直接受威廉基金会的资助,同时威廉大学对华人学生比较多,气氛友好,学术自由,同时这家名校非常慷慨大方。

    茅以升走进校长办公室,态度恭敬问候道:“斯特拉顿先生。”

    “茅。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行程有变,暂时不去南华进行学术了,你要回你的祖国去。”

    斯特拉顿笑道,心里有些不舍,放走一位才华横溢的教授对威廉大学是个大损失。

    “什么?”

    茅以升心里一跳,武汉成立新政府,政府要发展工业,大修铁路的消息传到美国,加州的华文报纸上常常看到这些吧报道,让不少中国留学生看到复兴希望,学成后就回国。

    茅以升也不例外,准备完成对南华的学术访问后,就回国看一看,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真是喜出望外。

    “消息是从威廉基金会传来的,中国政府准备修筑长江大桥,他们希望得到外国技术援助。威廉大学就是受邀单位之一,我准备推荐你带队去进行地质勘探考察。”

    斯特拉顿解释道,眼神复杂地看着茅以升,心道:这只鸟一飞就不回来了。

    “太……好了。我马上出发。”茅以升激动得涨红脸,恨不能立刻飞回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

    “嗯。你先冷静。”斯特拉顿摆摆手,让对方冷静下来,又道,“除了大桥,那边可能还有铁路工程,城市规划等项目,你还得准备更多的人手……好好干吧!茅,你会名扬世界的。”

    斯特拉顿最后不忘鼓励道,心里把司徒南忍不住狠狠地把司徒南数落了一顿。出了茅以升,单是土木工程系,就“损失”一半的教授以及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那些家伙不是跑到南华就是中国去。

    正好美国工程建筑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是每个专家都有机会主导芝加哥百货大楼或者曼哈顿帝国大厦工程的,他们同样渴望把自己的本领展示出来。

    南华、中国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他们轻轻一勾搭,美国教授、专家就动心了,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样,对于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没什么比“一展身手”更有诱惑力了。他们渴望机会。

    从校长室里出来,茅以升的心火热火热的。

    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才,两年前那股“到南华去”的热浪,如今变成了“回家去”,席卷全球。

    ……“茅以升?”

    司徒南随手从书桌上美国发过来的电报,无意中看到看到茅以升这个名字,记忆中好像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想了一下才想起茅以升是何许人也,就笑了。

    茅以升固然了得,但中国何止一个茅以升,最重要的是让这些茅以升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刚才我唤你吃饭都没反应!”

    何仙姑笑着进来,刚奶完女儿,脸上带着母性温柔的笑容。

    “为了大桥的事。美国那边的专家联系好了,没想到带队的居然是个中国人,我高兴。”

    司徒南微微一笑,被何仙姑提醒,才发觉肚子饿了,便出去用饭。

    “那太好了。”

    何仙姑点点头,有些高兴道,“武汉就是江河太多了,得多修几座桥,出入才方便。”

    “说得也是。”

    司徒南赞赏地看了何仙姑一眼,一眨眼,当初那个无助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变得成熟了,嗯,眼光也不俗。

    ……茅以升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武昌街头,人流熙熙攘攘,人们腰杆挺直,看外国人的眼神里也少了一些“自卑”。

    从船上下来,一路见到不少工地,整座城市处在有序的“混乱”中。

    “知道你要回来,我心里高兴啊!就过来接你了。”汽车里,罗忠忱亲热地拉着茅以升的手道。

    他是茅以升的恩师,原是唐山交通学院的校长,现在是武汉交通大学的校长兼交通部铁路规划发展司司长。

    “谢谢老师。真没想到国内变化那么大,武汉政府看起来真的想办些事情,连老师你这种清高的人都当官了。”

    茅以升感慨道。

    唐山交通学院前身是唐山路矿学堂,已经有差不多三十年历史,当时为了培养中国铁路事业人才创办的,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山海关、津浦线等重要铁路就凝聚了这家铁路学校师生的心血。

    民国后,中国,特别是北洋政府统治区域,铁路事业几乎停顿,让人失望,相反,南方政府大力发展铁路事业让罗忠忱等大批铁路工程人才欢欣鼓舞,纷纷南下也不难理解了。

    “说得也是。不过,我当的官跟报纸上的政客不一样,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技术官僚。只要能为中国交通发展做贡献,我才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政府呢。你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罗忠忱潇洒道。

    茅以升点点头。

    中国缺少工程人才,茅以升的回来让他兴奋不已,两师徒一时有说不尽的话。第二天,师徒两人就跑到长江边去考察大桥的选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634 34635 34636 34637 34638 34639 34640 34641 34642 34643 34644 34645 34646 34647 34648 34649 34650 34651 34652 34653 34654 34655 34656 34657 34658 34659 34660 34661 34662 34663 34664 34665 34666 34667 34668 34669 34670 34671 34672 34673 34674 34675 34676 34677 34678 34679 34680 34681 34682 34683 34684 34685 34686 34687 34688 34689 34690 34691 34692 34693 34694 34695 34696 34697 34698 34699 34700 34701 34702 34703 34704 34705 34706 34707 34708 34709 34710 34711 34712 34713 34714 34715 34716 34717 34718 34719 34720 34721 34722 34723 34724 34725 34726 34727 34728 34729 34730 34731 34732 3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