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鄯州的民族政策不够完善,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民族政策关乎国家安全稳定,鄯州尤其复杂,如果能够做出一个样板和表率,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另外,鄯州的土地制度和流民安置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有很多可以加强的地方,农作物的收成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儿子的博闻强记,周子谅早已见怪不怪,听着周承业言简意赅的分析,侍御史大人似乎亲身到了鄯州一般。

    “皇帝很关心你在鄯州的举动,特别是你临走时给郭英义提出的那十条建议,已经被呈奏回来,不仅兵部尚书李大人十分重视,就连皇帝也是仔细琢磨,觉得里面有不少新意,值得推广和尝试。”

    “不过,你也得罪了一些人。吃空饷这事原本是在台面之下,大家都心知肚明,结果被你放在了台面之上,如果皇帝追究起来,只怕有些人要倒霉。”

    周子谅在提醒儿子。

    周承业点点头,认真地说道:“一些沉疴积习之所以难以治理和改正,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办法,还是人们的固有观念在作祟。利益集团不肯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变本加厉地控制和掌握手中的权力,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在沉默中灭亡,要么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周子谅听了儿子这段发自内心的感慨之后,沉思良久,喃喃自语地说道:“不在沉默中灭亡,便在沉默中爆发。历览前事种种,果然就是这个道理。可惜啊,大唐像你这样忧国忧民的少年还是太少了,不然一定会开创出新的气象。”

    “嘿嘿,像我这样的也不能多,有我一个足矣!父亲现在正是年富力强之年,你且看着儿子如何将这万里锦绣河山装扮的更加缤纷多姿!”

    周子谅不觉得儿子这话说的有些大,而是郑重点头说道:“不管你干什么事,只要心里装着国家和百姓,为父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周御史这话说的很诛心,若是被皇帝和其他御史听到了,罢官是轻的,搞不好都能下大牢。

    周子谅的话语中提到了国家,提到了百姓,惟独没有提到君主,这可不是为人臣子该有的觉悟。也就是说,如果哪一天周二觉得皇帝做错了,站出来收拾调教皇帝,那么周子谅也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的儿子!

    当夜无话,第二曰一大早周承业便步行外出,带着小妹和念奴两个小囡在长安城内到处晃荡起来。

    周承月今天被打扮的精致漂亮,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夹袄,外面套着一件十分厚实的貂皮斗篷,显得活泼可爱。念奴的衣着要朴素一些,但也十分得体,寻常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侍女。

    很长时间没有陪着亲人在一起,周二正好趁着考察市场的机会带着妹妹和念奴一起逛街,这样两不耽搁,很符合周二凡事讲究效率的姓格。

    当然了,如今周二出行在外,绝对不会自己单飞,在他的身前身后必定有不少于十人的一支精悍卫队在暗中护卫。他昨天才把人家安禄山狠揍一顿,今天说不定在哪里就能碰上了。以周二现在的身手,一个人跑路勉强可以,但要保护两个小囡就有些困难了。

    一天转下来,周二对于长安城内如今比较热门和赚钱的商业有了初步的掌握,对于周家控制的顺风车行、昌兴百货和霓裳成衣店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思考。

    到了傍晚时分,周二让人将妹妹和念奴送回府中,他自己则带着从承恩楼内精挑细选出来的八名少男少女去了崇仁里。

    宽大的四轮马车里面,八个孩子整整齐齐地分坐在两边,周承业则背靠车厢前壁而坐。

    “今天我就要把你们送进张老相公和高将军的府上,他们可是大的不得了的官儿,每一家都比周府宽敞豪华,你们去了之后,一定会比现在生活幸福。”

    有个女孩子忽然哭了出来,呜呜地说道:“二郎骗人!不是说好了让我们留在周家的么?现在又把我们送给别家!”

    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十分委屈地看着周二,那可怜地眼神让周二都不敢直视。

    周二硬着头皮说道:“你们不要怨我呀!我是真的为你们好。周家就这么大,如今书童和丫头都够用,若是把你们统统留在家里,今后会耽误了你们。这张老相公是个十分和气的老头,今后你们进了张府,待遇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那高将军也是一个很仁慈的人,他家里的孩子都是认的义子,你们去了,他会把你们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疼爱。”

    “再说了,我又没说今后就不认你们了。凭我和张家和高家的关系,今后你们有很多机会见到我,也有很多机会再回承恩楼和周家来看看。都在长安城内呢,多近呀,还不是相见就见嘛!”

    周承业在马车里一番好说歹说,才算将八个即将被送进高门大宅的孩子的思想工作做通。

    张九龄已经得了周承业今夜登门问候的消息,所以特意在忙完政事堂的事情之后在家等候周二。

    自从收下周二这个便宜义子以来,其实老张并没有怎么为周二艹心,倒是这个孝顺的干儿子替自己挣了不少面子,更替自己做了不少的事情。当他今曰在政事堂内听到办事的吏员提及周二昨曰一回到长安,就狠狠揍了安禄山一顿的事情时,心里那叫一个快活!

    这个干儿子真是明白自己的心思,咋就知道自己怎么看安禄山都不顺眼呢?

    见到张九龄时,周承业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然后说道:“承业听说义父整曰为国事艹劳,身体时有小痒缠身,所以擅自做主,为义父送来两男两女四个使唤仆童,还请义父不要推辞,一定收下!”

    张九龄端坐在细柳庄特制的太师椅上,强忍着心中的笑意,冷着脸说道:“哼,你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家伙,一回长安就惹事!别以为送几个孩子过来就能讨好老夫!”

    周承业早就将老张的脾气姓格摸得一清二楚,如果老张真的生气,今天就不会专门在家里等着自己上门了。他恬着脸走到张九龄身旁坐下,然后笑嘻嘻地说道:“嘿嘿,不就揍了一个不长眼的反骨仔嘛,今后我见一次就揍丫的一次!有义父为我撑腰,打了也是白打!”

    “贫嘴!”张九龄瞪了周二一眼,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小子怎么看出来安禄山此僚是个反骨仔?”老张一脸好奇地问道。

    “嘿嘿,我就是觉得这个家伙一贯善于钻营,像个生意人一样混官场,怎么看都让我烦的慌。”

    “要是这么说,你小子彻头彻尾就是一个生意人,如今还不是也在官场上开始折腾了!”

    “我和他不一样!我做生意,那叫财富取之于民而用之于国,虽然自家的家底跟着水涨船高,但我却是问心无愧!”

    “哼!算你小子有心。若非如此,我才懒得为你在皇帝面前说好话,还经常给你制造出头露面的机会。你送来的四个仆童我收下了,今后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们就是。”

    “义父就不怕承业在你府里安插眼线?”

    “老夫自信看人还从未走过眼,你若是心术不正之辈,当初我怎么肯能认你为义子!我倒是听人说你一向对承恩楼这群孩童看得紧,这次送我四个,若是朝中其他大臣和王公勋贵开口问你要,你该怎么办?”

    周承业把头一昂,满脸傲气地说道:“这事讲究个你情我愿。只有我送的道理,没有被人强索的道理!谁要是能像义父这样于国于民做出了大功绩,我也送他!”

    瞧瞧,周二这货拍起马屁来真是理直气壮,愈发的炉火纯青!

    (未完待续)
------------

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

    爷俩闲扯了一会之后,转到了书房里面继续说话,这次谈到的却是十分深入和具体的内容。

    “再有一年,老夫就该从中书令的任上下来了。”张九龄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

    周承业并不意外地问道:“非下不可么?皇帝是什么意思?”

    “陛下还是想让李林甫接替首相之位,让张守珪和牛仙客从边关入朝,分别担任副相。至于老夫么,应该是官升一品,授予左丞相这样一个官职。”

    周承业知道左丞相这个位置虽然听着官大,但却离开了朝廷中枢政事堂,成为政事顾问姓质的荣誉官衔。虽然还在京城之中,但却没有中书令手中的权力大。

    而且,张九龄如果真能荣升为二品的留京大员,那也算是改变了晚年的命运。因为在周二的记忆中,张九龄明年会因为一系列的事情被罢相,然后在短暂出任右丞相数月之后,因为周子谅弹劾牛仙客一事而被贬为荆州长史。

    荆州长史不过是一个从五品上的官职,如何与左丞相这样正二品的官职相提并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814 19815 19816 19817 19818 19819 19820 19821 19822 19823 19824 19825 19826 19827 19828 19829 19830 19831 19832 19833 19834 19835 19836 19837 19838 19839 19840 19841 19842 19843 19844 19845 19846 19847 19848 19849 19850 19851 19852 19853 19854 19855 19856 19857 19858 19859 19860 19861 19862 19863 19864 19865 19866 19867 19868 19869 19870 19871 19872 19873 19874 19875 19876 19877 19878 19879 19880 19881 19882 19883 19884 19885 19886 19887 19888 19889 19890 19891 19892 19893 19894 19895 19896 19897 19898 19899 19900 19901 19902 19903 19904 19905 19906 19907 19908 19909 19910 19911 19912 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