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话音一落,就如他之前所言,果然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感叹郭嘉还是太年轻了。当然,也不乏有少部分人是对郭嘉的行为报以认可的。对上刚正不阿,对下关心护佑,这才有成就大事之相啊!
“郭老弟这话说的不对,我典韦可是有血有肉的人,并不是冰冷的武器。我做任何事都是我自己要做的,而不是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典韦显然还是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不过他的这话却也一点没错。
“那典大哥可否听过……”郭嘉正想说典韦就算是自己主观的出手打人,那也是为了他郭嘉而出手的,到底哪边是重点已经非常清楚了。
结果,对面已经忍无可忍,脸色黑得可怕的刘表终于大声怒喝道,“够了!”
郭嘉两人居然还抢着想要承担关系,难道完全无视他刘表的存在吗?刘表之前为什么要让郭嘉把打人者交出去?还不是为了找个台阶可下!为了要找台阶下?还不是为了那两个字“脸面”!结果郭嘉直接就当众把话给说穿说透了,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刘表最终还是惩罚了打人者,可他的脸面却是不可能再保得住。既然脸面都保不住了,那这台阶还算是台阶?还有下的意义吗?
(未完待续)
------------
第270章 就事论事
“你到底想要怎么样?难道是要无理取闹吗?!”暴怒的刘表毫不客气的冲郭嘉说道。
郭嘉不想让典韦背黑锅,想自己承担责任,那可以赞你一句有担当!可你把责任揽过去了,却又不赔礼道歉,这不是耍无赖,这不是无理取闹,那是什么?
“我不想怎么样,也没有无理取闹,只是就事论事,这件事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郭嘉淡淡的说道。
刘表眼睛眯了眯,郭嘉的强势反抗倒也稍微让他有些冷静了下来。刘表本身又不昏庸,自然知道什么叫做一面之词,听信一面之词那绝对是上位者最忌讳的事情。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可是老祖宗传下的道理。当然,道理人人都懂,具体能不能做到,那就很难说了,要不然这世上到处都是圣人。
如今刘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就算他只听了刘琦一方之词,也能从中发现一些猫腻来。因为一开始曹溪是骂了人的!也就是说,刘琦最早的行为,只引来了曹溪的谩骂,是后来刘琦肯定做出了更严重的行为,或者说出了更过分的话,这才使得对方忍不住开打。
刘表相信,曹溪固然是曹艹的女儿,固然无法无天了点,但也绝对不是笨蛋,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在明知道刘琦是他刘表的儿子的情况下,还出手打人的。也只有在过于愤怒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下,曹溪才会完全失去理智。
当然,这时候刘表显然想不到这里面还真有那个主动要承担一切的典韦自身的原因。不过,就算刘琦本身也是有错,但他刘表的儿子在自己地盘上被人打了这件事,刘表也是绝对不可能放置不管的!
“不知郭大人以为,这件事到底是应该怎么样才对呢?”刘表反而问道,现在他也不主动说了,就看你郭嘉打算怎么样,你总不能真就这样什么都不交代一下,就想走吧?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事论事!”郭嘉再次强调一句,然后大声对周围所有人说道,“我就想问一问众位,如果你的妻女被人当街搔扰了,然后双方引发口角摩擦,以至于大打出手,最后不过是你们碰巧打赢了罢了。这种事情,按照正常情况下,应当如何处理呢?谁对谁错是能够凭借武力强弱来判定的吗?如果最后赢的是对方的话,那众位又该如何判断对错?莫非众位在不得不把妻女奉上之后还要跟人道歉?”
郭嘉的问题,没有人敢回答,但也没有人开口反驳。开玩笑,要是反对的话,岂不是在告诉别人说,以后自家的妻女就任由别人用武力来抢的?这一次不过是刘表私人的事而已,跟整个荆州的利益无关,这些士族犯不着为了刘表去出这种头。
而且士人们都是爱惜羽毛,非常顾及名声的,要是这时候睁眼说瞎话,说出一些完全违背世俗道德的言论,以后天下人还会如何看他们?!
郭嘉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需要别人回答,只顾着自己演讲,“都说王子犯法,尚且与民同罪。难道在荆州这片地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人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郭嘉改天一定要在街上好好逛逛了!”
郭嘉这已经不能算是在暗示了,他已经直接把话说明,要是今天你们不顾事实真相,一定要让他们道歉的话,那也不是不行。不过道歉之后,第二天郭嘉就会上街强抢民女去!反正是就人论人嘛,只要他郭嘉的身份比对方要高,那无论他做什么事都是占理的!
不得不说,郭嘉的言论,还有他潜在的行为,足以颠覆刘表在整个荆州的统治!本来这件事,别人或许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而来的。在这个封建社会,人的奴姓很严重,就像鲁迅先生描述的场面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漠。只要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谁对谁错,那也不会有人帮腔,因为其中一方是霸权,如果反对他们的话,可是要惹大麻烦的。没必要为了别人的事把自己也搭进去是吧!
可如今呢,郭嘉却是要把这个个别的案例普及化,变成社会问题!让所有人都清楚的认识到,对别人冷漠也就是对自己冷漠,不要以为类似的事落不到你的头上。或许各地都有霸权,或许各地都存在强抢民女之事,但多少还是有些收敛,不敢做得太过分的。可要是郭嘉把这种事变得理所当然,把潜规则变成了规则,那这个社会该有多么可怕啊!
不要以为底层人民就不会反抗了,这可是冷兵器时代,称得上是人人都有枪,而且前面又有黄巾之乱作为引导。同样是底层人民,在乱世之中的普通人,绝对要比在太平盛世的普通人敢作敢为的多!只要有人能够带头,很容易就会引发群体效应,甚至于连军队都会出现变故。毕竟这些士兵留在家里的年轻老婆还有孩子,没人照顾,才是最容易被人欺负,被人强抢的群体呀!
这些士兵拼命打仗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大汉,更不会为了刘表,不过就是希望自己那小小一个家能够安好而已!
郭嘉的话直接把刘表推到了悬崖边上,让刘表郁闷不已。或许郭嘉的大道理那是讲的不错,但何为大道理?通常不过就是说说而已。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这么多年了,你能说出几个类似的案例来?你也不看看如今的“国情”是什么样,有身份的人往往不会被问罪,这根本已经是全天下都默认的潜规则好吧!
正常的情况是这样的:乡长犯罪,上面还有镇长能够处罚他;镇长犯罪,上面还有市长能够处罚他;市长犯罪上面还有州长能够处罚他。因此这些人做事才会有所收敛。所以最上层的,受不到惩罚的,永远都只会是个别案例,而不会变成社会问题。由于概率太小,是在普通人能够忍受的范围,不会逼得人狗急跳墙。
但这种内情,刘表能够当面说出来吗?那对他的名声将会造成多大的打击啊!以前别人提到他刘荆州,都会情不自禁的比一个大拇指,说只有像刘荆州这样的才是真名士。那以后呢?提到他刘表会不会一脸的不屑“切,伪君子罢了!”
一边是面子,一边是名声,郭嘉简直把刘表放在火上烤啊!
(未完待续)
------------
第271章 搁后再议
刘表现在否定也不是,肯定也不是,虽然明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无论是面子还是名声,刘表都不愿意舍去任何一边。看来刘表此人的觉悟还是不怎么够啊。在这个浮夸的时代,什么才是最好的晋升之道?那就是厚着脸皮也要去博取名声!
看看当初,连袁绍都知道,抛弃所谓的自尊和脸面,屈尊纡贵的跑来主动向郭嘉道歉,这不仅是保住了名声,并且还能狠狠的大赚一笔名声!
所以刘表要是觉悟足够的话,此时应该拉着重伤的刘琦,反过来给郭嘉道歉,如此一来,别人提起他刘荆州,才真的不得不比一个大拇指了!
不过,刘表虽然觉悟不够,但人却是非常精明,倒也确实被他想到了一个不能算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搁后再议!
“郭大人此话严重了,我荆州绝对是一个严纪依法的地方!不说是犬子有错,就算是我刘表本人犯了错,那也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刘表掷地有声的说道,“不过,我也正是本着严纪依法的原则,所以也不能单凭郭大人一面之词就判断错误全在犬子身上。谁对谁错,或者谁的错误多,谁的错误少,这些都是要以事实的真相为依据的。事发当时,我不在现场,郭大人也同样不在现场。事情的真相到底为何,由我们来说,或者由两边的当事人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先通过多方调查,取证之后,再聚在一起,互相对质,如此一来,才能真正还原当时所发生的事,届时谁对谁错,自有见晓!”
看得出来,刘表此人在公众面前的演讲水平,不比郭嘉要差啊。类似的手段,可不是只有郭嘉会,古人自然也是会的。
他们不是不会说,只是很少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演说罢了。当然,这也侧面表明了,在这个人分三六九等的时代,上位者果然还是不够亲民啊。能像郭嘉这样,动不动就在大街上,在普通人面前演讲的,可谓少之又少。
只听刘表继续说道,“只不过,犬子如今抱伤在身,却是无法过来跟人对质。不如这样,我等且先调查事情真相,等到犬子伤势有所好转之时,然后再来判定究竟谁对谁错的问题。郭大人以为如何?”
“刘荆州言之有理,如此自然再好不过了!我郭嘉绝对不是不讲道理之人,如果最后事实证明真的是我们这边犯有更大过错的话,届时,郭某定当负荆请罪!”郭嘉也抱拳回道,刘表都已经说成这样了,郭嘉是不可能再见好不收的。
不过,无论刘表和郭嘉两人此时说得如何义正言辞,如何正义凛然,如何天打雷劈,如何生孩子没有屁眼,所有聪明人都知道,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事情的真相永远也调查不出来,谁对谁错也永远无法确定。在还没有确定谁对谁错之前,刘表对此事不做处理,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反应了。刘表这多少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既保住了面子,又维护了名声。
对刘表而言,他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对郭嘉而言,表面上他是彻底成功了,不过实际上,郭嘉却也是失败的。郭嘉虽然是成功的让刘表不再追究这次的打架事件,但郭嘉使用的手段,却是让刘表非常不爽!也就是说,郭嘉是“消费”了刘表对他的好感,才换来了如今这样不上不下的结果。
无论是郭嘉还是刘表,都是在“损人不利己”啊。为了一些虚无缥缈,没有实际利益的东西,却是付出了不少实际利益!
郭嘉是个“普通人”,受不了如韩信那般的胯下之辱那也还罢了,刘表作为一个要夺天下的人,居然连这点耻辱都受不了,显然魄力还是不够啊!要能忍别人不能忍之事,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之大业!
由于跟刘表闹出了这样不愉快的事情,郭嘉顿时也打消了继续再在襄阳留一段时间的计划。话说回来,在这个敏感时期,估计也没有几个人会完全不在乎刘表的想法,而登门前来拜访郭嘉的吧……
郭嘉自己不得不拜访的人已经拜访完了,既然没有人来拜访他,那郭嘉也能理所当然的离开襄阳,直接按照原本的计划,朝庐江而去。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句话总是会让人想歪,谁之过?)郭嘉从来到襄阳,到现在决定离开,前后总共还不到五天而已。不但是黄月英会感觉不舍,郭嘉自己也很有些舍不得。这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啊,郭嘉起了那么大的心,花了那么大的力,绕了那么大的圈,好不容易到襄阳来看了小月英一面,却只呆了五天就要离开。要知道光是绕道所花出去的时间都要远远比这还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585
56586
56587
56588
56589
56590
56591
56592
56593
56594
56595
56596
56597
56598
56599
56600
56601
56602
56603
56604
56605
56606
56607
56608
56609
56610
56611
56612
56613
56614
56615
56616
56617
56618
56619
56620
56621
56622
56623
56624
56625
56626
56627
56628
56629
56630
56631
56632
56633
56634
56635
56636
56637
56638
56639
56640
56641
56642
56643
56644
56645
56646
56647
56648
56649
56650
56651
56652
56653
56654
56655
56656
56657
56658
56659
56660
56661
56662
56663
56664
56665
56666
56667
56668
56669
56670
56671
56672
56673
56674
56675
56676
56677
56678
56679
56680
56681
56682
56683
56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