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此时旁边的人都能够听得出来,唐瑁是在赞扬郭嘉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
“哼,不过就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罢了。父亲你怎么能把他跟韩信相比!”唐姬不忿的说道。
唐瑁不由一笑,问道,“以前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听你这么说,怎么一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在家的时候,唐姬虽然不至于一直说郭嘉的好话,但也绝对没有说过郭嘉的坏话,而且,或许是出于感恩吧,一举一动,都有种替郭嘉在考虑的样子。可现在,一出来,真正面对郭嘉,整天嘴里就没有一句好话,郭嘉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对,不是这里不像话,就是那里不成样子。
唐瑁如今算是终于直观的感受到,这几年他女儿唐姬跟郭嘉生活在一起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了。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欢喜冤家嘛!
“有些人那叫眼不见,心不烦!”唐姬嘀咕一声回道。
外面,“郭老弟。”典韦开口叫道。
“咳咳,叫我法海!”郭嘉纠正道,“不知施主有何事?”
典韦无语的嘟噜一声,不仅是他,其他不少人也总感觉郭嘉这人实在是太入戏了,没有人的时候,也要继续演下去,经常搞得大家非常不习惯。
当然,这在郭嘉眼里,可就不一样了,如果私下里都坚持的话,那关键时刻才不会出错,这是为了慎重起见。好吧,或许郭嘉也是感觉这样的cosplay很有趣,平常时候哪能体验得到啊。
“法海小师傅,再这样走下去,我们可很快就要到小沛附近了啊。难道真要从小沛经过?”典韦忍不住问道。
听了典韦的话,郭嘉眼皮不由跳了跳,突然有种莫名不好的感觉。记得当初还在荆州的时候,典韦就问经不经过江夏,郭嘉说“不”,结果就在中间被人袭击了。
这次的情况,跟那次何其相像啊!那么,郭嘉该如何抉择?是选择经过徐州边界重镇小沛?还是从其他地方绕道过去?
郭嘉仔细想了想,现在他不外乎就只有三种选择:第一,顺着河流上去,那么就是经过小沛;第二,渡河而过,那完全是从徐州内部穿过去了,或许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从徐州内部穿过应该不至于被发现,可那样继续北上而去的话,就会到戏志才接曹嵩的路线上去了,郭嘉难道不要命了要去跟戏志才碰头吗?
(未完待续)
------------
第368章 疑雾重重
最后第三,朝西北方向前行,从九里山和芒砀山中间通过,直奔鄄城而去,那里如今由荀彧坐守,当初为了安全起见,郭嘉把蔡文姬等家人也是托付给荀彧,安排在了鄄城。看起来,这条方向的选择还算不错,可从山区附近经过,那是多么危险啊。
前不久才发生过那样的事,如今又面临类似的选择,郭嘉还敢乱来吗?而且,以现在郭嘉身边的这点人,就算不遇到什么有心的敌对势力,单是普通的劫道山贼,就已经够郭嘉吃一壶的了吧!
所以,郭嘉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就从小沛经过!”
这次的情况跟上次还是有所不同的,上次郭嘉一行是光明正大的行进,所以才不敢从江夏旁边经过而不入城;如今可不同了啊,郭嘉一行是隐秘行进的,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那么郭嘉等人只是从小沛旁边经过,不入小沛县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是吧!
“那好!这样咱们也能早做准备。”典韦毫不犹豫的应答道。
典韦的表态让郭嘉在心里感动不已,上次出了那样的事,如今典韦还能够毫不质疑郭嘉的决定,如果两人是上下关系那也就罢了,可典韦是郭嘉的“典大哥”,郭嘉是典韦的“郭老弟”(对不起,现在请叫我“法海”)。这绝对不像之前于禁的那种,是听命的问题,典韦绝对是信任郭嘉。
这让郭嘉第一次感觉到,虽然他不是当主公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上的担子和责任还是越来越重了啊。郭嘉是越发的不能再轻易犯错了。
“也不知道戏志才那边的情况如何了?应该没问题,的吧……”郭嘉抬头看向北方喃喃道。
为了不引人注意,郭嘉此行是尽量的没去主动打听一些事情。所以也不知道现在具体的情况如何了,曹嵩一行到底有没有被发现,徐州一方到底有没有采取行动。而且由于郭嘉一行如今是处于隐秘行进当中,连自己一边的人都不清楚郭嘉在哪里,就算想传达消息,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
——《世说新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女人果然不能找肥的,咳咳。
当郭嘉从小道消息得知曹嵩已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第二反应,是天命难违。事先已经进行了诸多谋算,没想到曹嵩居然还是难逃一死?!
不过,冷静下来的郭嘉,面对这样的疑似事实,还是有好几个疑惑无法想明白。
要知道琅邪,泰山,小沛三地,以泰山为中心,几乎是成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状的。曹嵩一行,顺着直角的一边,从琅邪朝泰山郡移动,而情报人员,从琅邪沿着斜边把消息传到小沛,其中甚至还要渡过泗水南湖,然后,陶谦的命令才能从小沛北上传达出去,就算不考虑调兵遣将的时间,陶谦这边至少都已经跑完了“一”加“根号二”的路程了,曹嵩那边还没能跑完“一”的路程?
要知道只要到了泰山,有泰山太守应劭,曹嵩一行就能彻底安全了啊。难道他们一路上也跟郭嘉这边游山玩水一样,慢吞吞的在前行?
就算陶谦是在下邳好了,那么琅邪,泰山和下邳之间,几乎是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这样最终还是被追上了,也就是说,陶谦这边的速度是曹嵩那边的两倍以上?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就算曹嵩一行只是正常速度,那两倍以上的速度已经非常离谱了好吧。一人双骑,不吃不喝不睡咩?
郭嘉总感觉,是不是有间谍,有叛徒偷偷给陶谦告密了,在曹嵩一行出发的时候,在琅邪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达过来之前,陶谦就已经采取了行动,如此一来,倒是非常轻易的就能拦截下来曹嵩一行。
这一点,倒是不难调查清楚的,只要知道曹嵩一行离开琅邪的时间,知道陶谦做出反应的时间,那么就可以推断出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人告密!
如果有的话,那会是谁?兖州内部不满曹艹的士族?如今机密的事,一般士族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是得到消息,准备接应的应劭那边的人暴露了情报?或者,是张邈?是陈宫?
不怪郭嘉怀疑他们,谁叫他们有背叛曹艹的“前科”呢!历史上,陈宫和张邈引吕布入兖州,距离现在也就是一年之内的事情,这两个人如今就有了反意,那是大有可能的啊。
而且,曹艹为了给父亲报仇,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把大部队都带出了兖州,兖州内部空虚,岂不是正好给陈宫和张邈的反叛创造了机会吗!你能确定现在就不是他们一手策划的引蛇出洞、驱狼吞虎的计谋?
还有,最让郭嘉疑惑的一点,那就是曹嵩居然死了?!
要知道就算残暴如董卓,都明白要拿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来威胁在外面反董的袁绍等人,最后是见到威胁无用,袁绍等人还是坚定的在攻打他,董卓才出手把袁隗等袁氏族人全部给杀了的。
而现在,曹嵩居然不是被活捉了,而是直接死了!陶谦到底是害怕曹艹打过来呢?还是希望曹艹打过来啊?无论怎么看,陶谦此举好像都是要逼得曹艹跟他火拼到底的吧?!
如果说,当时应劭已经接到人了,或者马上就要接到人了,陶谦一方出于无奈,无法把人活捉带走,于是直接把曹嵩给灭杀了,那还说得过去。
可如今,事实是应劭根本就还没有接到人,曹嵩就已经被陶谦部众直接给杀了。让郭嘉甚至都有些怀疑,这件事到底是不是陶谦做的了。难保不会跟上次他郭嘉的事差不多,是什么别有用心之人,想挑拨离间,故意逼得曹艹跟陶谦往死里火拼啊!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地理方位来讲,会是谁做的呢?袁绍?公孙瓒?孔融?或者刘备?按照郭嘉超时代的眼光来看,在陶谦之后,刘备的嫌疑绝对会是最大的!
这件事疑雾重重,跟上次一样,让郭嘉有些无从思考了。还有,曹嵩死了,那戏志才呢?
(未完待续)
------------
第369章 难民
此时,郭嘉一行已经到达了小沛附近。不过现在郭嘉才突然惊悟过来,当初的选择貌似又有些失算了。或许郭嘉确实隐藏得很巧妙,一直都没有被人认出来。但如今曹嵩已死,愤怒的曹艹估计都已经开始在调兵遣将了。而陶谦显然也要赶过来抵抗阻止曹艹的入侵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