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府外,正看见王府卫兵与许多人对峙着。

    司马徽诸葛慈等人,和没有参加朝议的官员将军,带着邺城几乎全部有头有面的人物,后面还跟着许多吆喝的百姓,一起呼吁借助一切力量对抗川军。

    “魏王啊。”一声凄厉的喊声,司马家老爷子向曹操跪下来:“川蛮残暴啊,所过之处,尸骨不存啊,若川军一统大汉,不但陷百姓于酷政水火,我们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啊,怎么对得起高皇帝斩蛇起义打下来的江山啊。

    我们也知道滋养异族不妥,可是这是为了大汉千秋万代考虑,难道就不能通融一下吗?

    我等得知魏王大义却被人蒙蔽,不识川蛮暴劣,特来请援,如今大半个大汉天下,都笼罩在川蛮乌云之下,魏王不可意气用事倒下,那大汉就真的没救了啊。”

    “请魏王三思。”司马徽,诸葛慈等官员武将地方族老一起下跪,后面的百姓也跟着喊起来,声势极大。

    “诸位。”曹操冷然道:“你们的想法,本王知道,但异族毕竟是异族,川蛮厉害,但毕竟是汉族,我们与川军的战争,是大汉内部战争,怎么能去资助异族,如果孝武皇帝在天有灵,恐怕也不会希望我们这样做吧?”

    “魏王啊,孝武皇帝如果知道后世子孙出了刘璋这种忤逆皇族,那才会不甘心,如果孝武皇帝在世,那肯定也是先铲除刘璋,请魏王不要犹豫啊。”

    “魏王下决断吧。”

    “不可让川蛮进来啊。”

    后面的人七嘴八舌呐喊,突然一个声音传来:“魏王,如果你不同意,那就是置大汉安危于不顾,怎么配做大汉的魏王。”

    “你说什么?是谁,站出来。”夏侯渊勃然大怒,望着人群中大喊,可是人太多也分不清。

    这时司马徽站出来向曹操拜了一礼:“魏王殿下,刚才那位虽然言辞过激,但是却也算表达了我等心声。

    魏王祖上曹参,夏侯家祖上夏侯婴,皆大汉开国勋臣,曹家历代祖上得汉官,食汉禄,魏王更作为现在大汉砥柱,如果魏王都不能为抵抗川军拼尽全力,那确实是不应该。

    我们作为大汉臣民,和曹家夏侯家一样,深感大汉隆恩,在此大汉危亡之秋,虽为一代草民,但就是拼死也不能让川蛮这等残暴之师一统天下。”

    司马徽一般是不出头的,凡事都交给家族子弟办,但是近日是司马家的大日子,决定了司马家崛起的关键一步,司马徽必须要来见证这一次事件。

    以后自己就是司马家的大功臣了,就算与列祖列宗的牌位在一起,都会受更多香火,更多的被司马家后人记住。

    这在家族中是无上的荣耀。

    “这位是司马徽先生吧?曹操听过水镜先生大名,今日水镜先生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曹操凌厉地看向司马徽。(未完待续。)
------------

第909章 异变突起

    司马徽对曹操的眼光毫无畏惧,抬起头正声道:“为大汉献身。”那种不畏强权的语气,瞬间让后面的人都士气提升。

    “抗川蛮,保大汉。”后面的人大声喊道。

    “你们要造反吗?”曹丕厉声道,愤怒地看着司马徽等人。

    “如果公子一定要这么说,虽然曲解我等好意,但我们也只有承认了。”司马徽说道。

    这句话就等于摊牌了,王府士兵全部将长矛对准了乱民,而就在同时,世族身后的人也纷纷拔刀。

    司马徽看着王府卫队,早已经胸有成竹,这次邺城各部世族控制的军队汇集,加上各院各府家丁私兵,总共有三千多人,王府卫队一共才几百人,绝对挡不住攻击,只要控制曹操,大事可定。

    “诸位。”司马徽大喊一声:“曹操弃大汉于不顾,纵容川蛮,我等迫不得已,揭竿起义,杀。”

    “杀。”暴民提着各种各样的武器涌入王府,与王府卫队交战。

    这支王府卫队早已不是当年的虎卫军,只是挑选的军中强壮之人担任,这一年多由于世族涌入,为了不让世族的人觉得不公,曹操不能太注重自己的私人卫队,这支卫队也仅仅是比一般不对强一点而已。

    人数上的巨大劣势,让王府卫队步步败退。

    “魏王,我们没有恶意,你让士兵放下武器,我们不再进攻,免伤人命。”

    “降者不杀。”

    暴民喊着各种口号,大批杀进了府院之内,曹操大喊道:“忠于我曹操的人,退如内院。”

    徐晃殿后,曹操带着一众忠心文武退向后院,司马徽冷哼一声:“想走。”

    还没来得及关上内府大门,暴民已经冲了进来,王府卫队大批战死,徐晃步步败退,直到曹操带着一群人退无可退,被暴民半圆形包围。

    “魏王。”司马徽抖抖衣袍走出来:“还是那句话,我们没有恶意,只要你下令全力抵抗川蛮,不必再顽抗了,否则大家都没好处。”

    司马徽知道,这时候杀掉曹操可没半点好处,如果曹操死了,就算立刻扶持一个新君,那河北也大乱了。

    世族要的是控制曹操,挟持王令,淡化了曹操的影响后,再慢慢扶持曹操的儿子登位,如此可保河北稳定过度。

    而司马徽同样是需要控制曹操,让司马懿成为首辅,那样司马家就可以壮大,等以后扶持了曹操的儿子,进一步削弱曹家影响,司马家就可以真正崛起了。

    所以司马徽还不需要曹操死,现在曹操身边王府卫队剩下几十人,大将十几个,寥寥几个文官,势单力孤,正是劝降的时候。

    可是曹操听了司马徽的话,没有半点投降的念头,看着站到世族那边去的官员,沉声问道:“你们都要跟着造反吗?”

    曹操中气十足,除了司马懿等世族文官以外,还有许多寒门官员也投降过去了,这些官员都低下头,可是形势比人强。

    趋炎附势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如果这些寒门文官不是早认识到这一点,也不会走上今天的位置,能够混上朝堂的寒门,基本都是适应了世族规则的。

    当初官渡之战未决出胜负的时候,他们可以内通袁绍,曹操后来发现交往书信一把火烧了,没有追究。

    现在,他们同样可以投降世族,能够到了现在的官位,他们都知道在这种时刻该怎么选择。

    “好,好,好。”曹操连说了几个好字,那些寒门官员虽然愧疚,如果不是曹操唯才是举,他们也不能获得这么高的官位,可是无论如何,要他们回到曹操身边送死,那是不可能的。

    曹操看了看左右,因为大部分嫡系将领都在曹彰麾下,这里只剩下十几个武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几个文官,还有曹丕曹植两个儿子。

    “你们怕吗?”曹操问两个儿子。

    曹丕大声道:“儿与父亲同生死,没什么好怕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170 45171 45172 45173 45174 45175 45176 45177 45178 45179 45180 45181 45182 45183 45184 45185 45186 45187 45188 45189 45190 45191 45192 45193 45194 45195 45196 45197 45198 45199 45200 45201 45202 45203 45204 45205 45206 45207 45208 45209 45210 45211 45212 45213 45214 45215 45216 45217 45218 45219 45220 45221 45222 45223 45224 45225 45226 45227 45228 45229 45230 45231 45232 45233 45234 45235 45236 45237 45238 45239 45240 45241 45242 45243 45244 45245 45246 45247 45248 45249 45250 45251 45252 45253 45254 45255 45256 45257 45258 45259 45260 45261 45262 45263 45264 45265 45266 45267 45268 4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