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关?”一名世族武将疑惑道:“那里地势险要,为什么不走太行山,那里可是曹彰的军队。”

    “我要说的正是曹彰,这才是重中之重,既然曹操早已下定决心投降,我料想曹彰必定已经与川军勾结,且战且退不过麻痹我们,为的是让曹操将我们一网打尽,说不定现在曹彰就在带川军通过太行山。”

    “什么?”司马懿话音一落,众人大惊失色,要是川军通过太行山,那一切可都完了。司马徽诸葛慈都心生恐惧。

    “仲达,那我们怎么办?”司马徽问道。

    司马懿道:“幸亏因为鲜卑人乌桓人缺粮,我们发动得及时,曹彰从晋阳开始撤退,川军在曹彰军后面,现在应该还没到壶关。

    立刻派最快的信骑见曹彰,叫他死守壶关。”

    “曹彰是曹操儿子,既然早已勾结川军,怎么可能为我们死守壶关?”一名文官质疑道。

    “如果不守,就杀曹氏全家老小,我们也学一次刘璋,对曹氏夏侯氏诛族。”司马懿沉声说道。

    众人吸了一口凉气,可是川军进入太行山,被诛族的就是他们了,司马徽等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司马懿的话。

    众世族成员商量已定,让曹操继续做魏王,宣布曹冲叛变,立曹丕为世子,向北边异族拨付粮草,同时立刻传书曹彰。

    等计议完毕,司马徽对众人拱手道:“诸位,今天的事多亏了我司马家,要不是仲达事先拉拢了曹丕,在坐的可都成了断头鬼吧?这善后也是仲达拟定,我建议封仲达为魏国相,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

    刘璋黄月英率领大军逼近壶关外十里,没有扎营,直接向壶关行军。

    壶关中,曹彰坐在上位,手掌中剑柄杵在地上,不时叹息,脸上满是不甘之色。

    堂中武将两排战力,皆是曹操嫡系军心腹,张颌,李典,曹洪,张绣,张燕,看到曹彰心情不佳,张燕上前道:“三将军,这也不是办法,大王的命令不可违啊,这川军都到关口了,我们还是去迎一下,免得以后……”

    “免得以后怎么样?”曹彰抬起头看着张燕,满脸的不服气,使劲将剑鞘往地上一插,大声道:“我就不明白父王怎么想的,我们还有三十几万军队,怎么能就这么投降了,真他娘的憋屈。”

    曹彰虽然不满二十岁,但天生战将的霸气十足,要他带着十万军队投降,心中当然不舒服。

    “三将军也知道川军战力,我们虽然三十多万军队,但是只能勉强防守,要说进攻,或者一统天下,唉。”张颌叹了口气。

    张颌是一名文武兼备的大将,他何尝希望投降,而且这次投降川军以后,作为以前袁绍大将的他就算三姓家奴了。

    可是在关中一战见识了川军战力,再经过这两年的此消彼长,而且还听说刘璋平定了西域,无论实力还是令武将向往的因素,川军都具备。

    虽然心中有那么一些不好受,但是也能接受。

    李典曹洪等将领沉吟不语,他们都是曹操嫡系将领,才曹操下密令投降以前,谁都没想过投降,只想的是血战到底,至于血战到何时,是不是有用,他们压根不敢想。

    可是从曹操下了密令投降,在最开始的迷茫后,他们渐渐明白了曹操的苦心,语气分裂下去没用,还不如投降,也少损人命。

    “不管他娘的川军多强,不管刘璋多了不起,要我曹彰投降,没门。”曹彰气鼓鼓道。

    “三将军……”张颌和张燕等人彼此看着,他们也不想背这投降名声,可是到现在抗拒曹操命令,在壶关激起大战,这是要闹什么?

    “你们放心吧。”曹彰摆摆手:“我曹彰是不会投降的,但是你们可以,我现在就交出帅印,给你们……随便一个,谁爱当主帅谁就当去。

    作为武将,就算实力不济,宁可战死,也绝不做软脚虾……哦,我这不是说你们,你们奉令行事……娘的,说不清楚不说了,反正我曹彰从今天开始回家种田了,去他娘的将军元帅。”

    小时候,曹操问几个儿子志向,曹彰想也没想就回答了要当“大将军”,从冠礼以来,曹彰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十几岁年纪,武艺已经跻身一流水平,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这时还没打出个名堂,就要投降,曹彰哪怕一万个渴望想当将军,也不想背着投降的名声继续当下去。

    他和郭嘉等人想的可不一样,压根没想过投降后刘璋会打压曹氏势力,他心里觉得武艺高,那是走到哪都当大将的。

    “好了,你们拿去吧,我走了。”曹彰站起来,掏出兵符扔向张绣,将宝剑一甩,大踏步出门,突然回头道:“等我出关再去迎接刘璋,不然以后对孙子都不能说他爷爷是一名不投降的大将军。”

    “我也走了。”曹洪将佩剑一丢,也跟着走出来。

    曹彰向曹洪点点头,心还道果然曹家人有骨气,气冲冲的刚转过身,忽然撞到一个身体上。

    “你娘的,没长眼睛吗?”

    曹彰正有气没处洒,看见撞自己的是一个士兵,立刻发火,那士兵吓了一跳,急忙惶恐道:“三将军恕罪,邺城来使,紧急面见三将军。”

    “有什么事找新主帅说去……恩,等等,你刚才说邺城来人,是不是?”曹彰忽然眼中冒出精光,脸上露出惊喜神色,一把将士兵抓起来:“是不是父王不投降了?是不是与川军死战到底了?”

    士兵被曹彰推搡着还没说话,后面已经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一个中年人拍着手道:“好,好,不愧是三将军,果然战意高昂,为三军典范。”

    “你是?”曹彰疑惑地看着中年人,这个信使他没见过。

    “在下诸葛弘,见过三将军,魏王遣我送令书来。”

    诸葛弘向曹彰一拜,递上一封书信,曹彰急忙接过来查看,脸上露出喜色。

    诸葛弘笑道:“魏王前些日是不是向三将军送投降命令?那不过是少公子擅作主张,魏王从没打算过投降川蛮,魏王有令,命三将军死守壶关,绝不容许川军踏入半步。”

    “太好了,回去告诉父王……”

    “等等。”

    曹彰话没说完,被张颌打断,张颌皱眉走过来,对曹彰道:“三将军,此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曹彰疑惑,张颌求请观书信,曹彰将书信递了过来,张颌仔细看完,缓缓放下书信,眼中更加凌厉。

    “这是假命令。”张颌沉声说道,曹彰和众将都是一惊,张颌冷声对诸葛弘道:“你这封命令,虽然有魏王印信,可是根本不是出自魏王之首,朝令夕改,如此大事,魏王怎么可能不亲自动笔?

    你说那封投降的命令是少公子擅作主张,可那封信却是魏王亲笔,为何这封改正命令的,反而不是了?”

    经张颌一说,曹彰张燕等人也疑惑起来,就连曹洪这种宗族大将也不太相信诸葛弘,朝令夕改就已经够怪了,还派了个不认识的信使来。

    “魏王他生病卧床,不能执笔。”诸葛弘辩解道。

    “哦,是吗?”张颌冷声问道:“那我问你,当初归降川军命令是何日下达?我们如何归附?需要与刘璋谈什么条件?还有,黄河一线世族军队怎么处理?魏王既然交代你来做信使,交代你这么多事,你不可能不清楚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83 2284 2285 2286 2287 2288 2289 2290 2291 2292 2293 2294 2295 2296 2297 2298 2299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2321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2327 2328 2329 2330 2331 2332 2333 2334 2335 2336 2337 2338 2339 2340 2341 2342 2343 2344 2345 2346 2347 2348 2349 2350 2351 2352 2353 2354 2355 2356 2357 2358 2359 2360 2361 2362 2363 2364 2365 2366 2367 2368 2369 2370 2371 2372 2373 2374 2375 2376 2377 2378 2379 2380 2381 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