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夏侯渊心里放不下的,正是兄长夏侯惇,夏侯惇在武功被黄忠斩杀,杀兄之仇,岂能随意抹去。

    “蜀王明鉴。”夏侯渊拱了一下手,又道:“夏侯渊既然来了川军,心中就有些准备,但是夏侯渊更想南方或西域,这些地方还没彻底平定,夏侯渊愿为大汉安定边疆。”

    刘璋沉吟一下,还没开口,身后伏寿先发话了,刘璋适时地站到一旁。

    伏寿微笑着对夏侯渊道:“夏侯将军与元让将军兄弟情深,着实让本宫感动,因此夏侯将军与黄忠将军有隔阂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本宫认为,怀念兄长是一回事,夏侯将军自己的功名又是另一回事,先不说当初汉军与曹军分属敌对,黄忠将军不可能对敌将手下留情,本是无可厚非。

    单说这战场之上,多少人的父亲兄弟儿子被敌人所杀,最后还是归于一方?现在我汉军之中,有多少以前归降的曹军。

    曹军将士的亲人多少被以前的汉军所杀,汉军的亲人又多少被这些归降的曹军所杀?难道都要拼个你死我活吗?

    还不说许多百姓在战乱中遭受离苦,难道他们也要报仇吗?那这样冤冤相报,大汉何时才能重归太平?”

    伏寿说着,夏侯渊微微有些动容,伏寿向旁边一个宫女示意一下,不一会两名太监抬出一面画板,上面各种景物人物,景物残破,人物凄苦。

    伏寿缓缓道:“这是当初本宫画的《山河破碎图》缩略图,全图在长安安平门城墙上,过往百姓皆可观看。

    这幅图是当初蜀王建议本宫作画,目的就是要记录自从大汉战乱以来,百姓和汉室经受的苦难,让后世人不忘记这次大难,引以为戒,希望大汉从此升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画作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本宫的意思是清楚的,乱世离苦,谁人不殇?包括本宫在内,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乱世之下,哪一个能独善其身?

    江东孙权,孙武之后,其父兄皆死于乱世,曹公之父在徐州被宵小所杀,昔日袁绍之父全家都被董卓斩首,别看蜀王今日为匡扶大汉做出了一番成绩,但是付出同样很多。

    至于本宫嘛,就不多说,本宫只是要告诉妙才,也告诉所有人,乱世,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匡扶乱世,而不是计较乱世之苦,正因为这些苦,所以我们今日才在为大汉升平奋斗。

    夏侯将军,你觉得本宫的话,有道理吗?”

    伏寿一番话,不止把夏侯渊怔住了,也把满堂文武怔住了,其实在三国乱世中,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实在没有多少,许多都在乱世中失去亲人或沦难,就算没有沦难的,也对身边的事感同身受。

    谁都知道乱世的可怕,只是因为现在在川军中几乎功成名就,所以暂时忘记了。

    现在伏寿提出来,尤其是最后说的刘璋和伏寿自己,刘璋将亲兄弟刘瑁斩首,这是谁都知道的,或许当时还有人觉得刘璋缺乏亲情观念,所以冷血杀人。

    可是在乱世中,刘璋自己的性命都几乎搭进去了,这是谁都知道的。

    至于伏寿自己。(未完待续。)
------------

第919章 曹冲

    伏寿的命运,人所共知,比刘璋还凄楚许多,嫁给刘协册封为贵人时才十岁,十岁的小女孩就陪着软弱的刘协一起被挟持。

    后来又被曹操挟持,一个年轻女孩,在暗无天日的深宫之中度过青春年华,谁都能想象得到那种凄凉。

    而后来,伏家被全族诛灭。

    或许之前夏侯渊张辽等人,还可以认为伏寿是因为和刘璋早已耦合,所以忍受下来,但是现在直面伏寿,再听了伏寿这番话,不知为什么,完全提不起了这种想法。

    当没有直面一个人时,可以按照一些固定逻辑去揣度,但是当直面这个人时,这个人给自己的印象,成为逻辑分析的一个重要考量。

    现在伏寿给这些曹军武将的感觉,显然不该是之前推测的那样,而且这也附和以前伏寿在曹营中的形象,两相印证,特别是眼光在那栩栩如生的山河破碎图上流连,没人认为伏寿是因为和刘璋的事,才忽略家族族灭的。

    这幅山河破碎图明显是倾注了感情的,伏寿同样是乱世的牺牲品而已。

    夏侯渊再也提不起仇恨,向伏寿“噗通”跪下:“夏侯渊叩谢太后指点,从今以后,不再计较过去仇恨,一心匡扶大汉。”

    “太后千岁,蜀王千岁。”包括原曹军文武在内,众文武一起下拜。

    “众卿平身。”伏寿微一抬手,向夏侯渊点点头:“夏侯将军起来吧,只要妙才和元让将军家人同意,本宫会叫黄汉升将军去为元让将军扫墓,夏侯将军觉得可好?”

    “多谢太后。”夏侯渊再次叩拜,站起立于一旁。

    之后再次册封李典为中郎将,调入荆州法正麾下,并整理了北方军队。

    除并州的步兵外,驻扎在河北正北方上谷一带的骑兵,全部归属折兰英麾下,除张辽调两万兵马驻扎雁门,其余军队,包括赵云马超黄忠徐晃张颌夏侯渊全部在上谷练兵,一边训练,一边找机会攻打河北边境,准备一年后的总攻。

    刘璋走出大殿,深呼吸一口,各方边境的事情安顿下去,还有许多事情要交代,特别是内政,刘璋从来都觉得内政比军事更加重要,这才是关系千秋的大事,光军事强大,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月英,你下去安排一下,三天后我要见长安各大商户的商人,有影响力的全部叫过来。”

    “三天?这么快?”黄月英略微诧异。

    “许多事早办早好,我们以前定下一年计划,全从军事上考虑了,包括粮草和军队,可是我觉得许多内政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要在发起总攻前解决。

    时间很紧,早办早好,如果耽搁下去,后面有的忙了。”

    “那倒是。”黄月英笑了一下道:“高昌的黑木林树藤已经运回来很多了,第一批藤甲已经进行了几次浸泡加工,上半年就该成型了。

    从大宛到西凉各地的驿站已经建立起来,大宛马就快过来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产计划,包括红苕和南瓜的扩种,这些都需要主公把关。”

    “老给我添堵。”刘璋不满地说了一句,本来还没想这么多,黄月英这么一说,刘璋真觉得千头万绪的。

    不行,得找个帮手,刘璋对王绪道:“传曹冲过来。”

    曹冲与周不疑,诸葛恪并称为三国三大神童,周不疑见识过了,那不是人,诸葛恪在历史上也有盛名,刘璋倒是想见见这个和周不疑诸葛恪并立的曹冲,才十一岁,前途无量,说不定能有大用。

    刘璋回到府中,一边享受着黄玥按摩,一边看刘康写字,刘璋发现刘康虽然身体不好,可比刘循聪明多了,六岁不到,写的字比当年刘循写的可好看多了,语句通顺,隐有文采。

    “康儿不错,只是千万别学你哥哥,小时候一天到晚就知道写诗作文,早晚读书把人读傻了。”刘璋笑着道,刘康用力点头。

    一旁莲花见刘璋看的欣慰,插口道:“少公子可了不起呢,平时读了许多书,上次蒋琬先生考问了几个问题,少公子都答出来了,而且少公子还找了武艺师傅,身体也在好转,以后一定……”

    “莲花。”黄玥看了莲花一眼,语气中带着严厉,大嘴巴莲花这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多了,连忙闭嘴。

    刘璋无所谓的笑笑,摸着刘康的头道:“恩,身体好就好,咱最重要的就是身体。”

    后面的黄玥微微愣了一下,她呵斥莲花的原因,刘璋肯定清楚,而刘璋那句“身体好就好”,显然耐人寻味,虽然黄玥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可是刘康毕竟是自己儿子,还是忍不住想了许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609 60610 60611 60612 60613 60614 60615 60616 60617 60618 60619 60620 60621 60622 60623 60624 60625 60626 60627 60628 60629 60630 60631 60632 60633 60634 60635 60636 60637 60638 60639 60640 60641 60642 60643 60644 60645 60646 60647 60648 60649 60650 60651 60652 60653 60654 60655 60656 60657 60658 60659 60660 60661 60662 60663 60664 60665 60666 60667 60668 60669 60670 60671 60672 60673 60674 60675 60676 60677 60678 60679 60680 60681 60682 60683 60684 60685 60686 60687 60688 60689 60690 60691 60692 60693 60694 60695 60696 60697 60698 60699 60700 60701 60702 60703 60704 60705 60706 60707 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