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商人纷纷表示愿意捐赠。
这些商人自然有捐赠可以得到川军支持的考虑,要在川军辖地混,怎么能对川军一毛不拔。
但是也不仅仅是如此,这些商人同样希望川军一统天下,他们不是卖兵器的,刘璋也不允许他们将粮食卖出,发不了战争财,反而是一统以后,可以新建更多作坊和商户,销路更广。
所以捐赠川军最后一战,这些商人还是心甘情愿。
可是刘璋却摆摆手道:“诸位有此热忱,本王很高兴,但是本王说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是川军即将对魏军和吴军发起总攻,而是单就辖地经济来说,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刘璋神色和缓地扫过每个商人,虽然眼神温和,可是听到刘璋要问问题,这些商人都紧张的心口直跳,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准备抢答。
“商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行商的前提是什么?”刘璋问道。
“当然是商业头脑和商业眼光。”尹柏立刻答道,接着侃侃而谈:“我做了这些年的商人,总算完全体会到了头脑和眼光的重要性,没有眼光,一个商人一辈子也就最多开个店铺的出息,发财的机会摆在面前都抓不住。
没有头脑,就算机会送给你,你也做不起来,不但赚不了钱,还弄得倾家荡产,只要有了头脑和眼光,行商无往不利,早晚成了一方豪富。”
刘璋点点头,“说得好,你们觉得呢?”刘璋看向其他人。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我觉得本钱最重要。”金胖子忽然闷闷地插了一句口,现在金胖子就为本钱发愁,现在自己还能作为大商人站在这蜀王府,可能过五年,自己就要站在大牢里了,他当然觉得钱最重要。
刘璋微微一笑,这时曲溪开口道:“我觉得应该是稳定的市场和购买人群,没有这个,别说商业不能兴盛,商业根本不能发展起来。”
“曲溪的想法和我差不多。”刘璋说道,其他商人都看向曲溪,尹柏心里有些气闷,好像一直以来,自己的风头都被这曲溪抢去了,心中老大的不忿。
刘璋接着道:“商业最重要的是有购买人群,也就是消费者,而消费者不等于人口,消费者确切的来讲,是有购买能力的人口。”
“好绕口。”
尹柏说了一句,黄月英也奇怪地看着刘璋,总觉得不太对,为什么刘璋嘴里总能蹦出一些新词,看起来在许多方面,主公都没自己懂得多,可是一些方面他懂的,自己竟然完全没听说过。
“难道皇家有什么秘典,是天下人接触不到的吗?”黄月英想着,现在看到皇宫的珍藏,对自己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障碍,黄月英决定去补充一下知识。
刘璋笑道:“直接说吧,我之所以说我们的内政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因为我们这里将出现大量的购买人群,也就是消费者,他们将为你们的商品付费,助大汉商业繁荣。”
“大量的购买人群?”众商人眼中都放出光来,可是不知道刘璋为什么会这么说。
刘璋道:“其实你们也应该感觉到了,每次新的商业刺激开通,比如西南丝绸之路,西域的归附,还有一些刺激政策,比如给农民发放粮食补贴,都能带来一些商业繁荣。
但是很快又会趋近饱和,这就是因为这些政策能带来新的消费人群,农民有了钱,不可能全部存在席子下面,当然会拿来买东西,这样商业就刺激了。
所以商业最重要的条件,不是其他的,就是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有足够的余钱来进行商业行为。
以前几个利于百姓温饱留下余钱的政策,解放世族手中的土地,降低百姓赋税,月英推广的种植方法,双季稻推行,占城稻推行,对异族的钱财补贴,对农民的粮食补贴,这些行为都促进了商业。
所以,你们要想更加富有,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最广大百姓有更多钱财来消费,如果他们挣扎在温饱线,那是不行的。
而现在。”刘璋看向众人道:“你们应该听说了,昨年冬季,红苕和南瓜在关中大范围种植成功,现在已经向荆州,益州,滇州,交州,凉州,南阳,豫州,河洛之地,下河套,并州,全部发放红苕块茎和南瓜种子。
这两种作物的产量,是水稻的十倍以上,红苕更是达到二十倍,你们想想,等丰收之后,农民还会愁温饱问题吗?”
刘璋话一说完,众商人都两眼放光,他们也听说了关中试种新作物,听说产量很高,可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对自己的商业有这么大影响。
刘璋种植这两种作物,和明朝不太一样,明朝的新作物种植,花的时间太长,虽然新作物引进后,扩充人口极快。
但是由于不是产量突变,没有那么震撼性的效果,也就是这些高产作物差不多推广的时候,就伴随着人口增长,属于渐变式。
但是刘璋试种作物,没有像明朝那么渐变的种植,百姓看到别家种植好了,才保守的接受。
而是在关中试种成功后,立刻将绝大部分留着种子,扩展到八个州,这样必然将实现产量的爆发。(未完待续。)
------------
第924章 预防针
到时候必然造成一种富足的假象,之所以是假象,是因为随着以后的人口增长,慢慢还是会磨平红苕等高产作物带来的福利。
但是刘璋就是要利用这种假象,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产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利用了这一次繁荣,必然可以让商业蓬勃发展。
但是蓬勃发展之前,刘璋需要一个引导,绝对不能出现商业侵略式增长,那绝对是不利的。
刘璋郑重对所有商人道:“诸位都是我大汉民间精英,理应为大汉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希望你们将手上资金,更多的倾注到实体经济中来。”
“蜀王英明……只是,什么是实体经济?”尹柏疑惑问道,黄月英和曲溪等人也看向刘璋。
“也就是生产产品,而不是转卖货物。”刘璋说道:“以前我们只有益州的时候,诸位都是自己做产品的。
后来荆州一片白地,为了恢复荆州,你们开始将蜀中的货品运到荆州贩卖,许多商家逐渐开始从事倒卖行业。
直到现在,朝廷控制了八个州,将一个地区的货品运到另一个地区,逐渐成为了你们的主业,而且荆州新兴的商业家族,基本都是靠运输和转卖赚钱吧?”
刘璋看向荆州黄家的代表,代表默默点头。
刘璋笑了一下:“这没什么,商道,以有余补不足,转卖无可厚非。
但是这并非强国之道,或者说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是那么重大,甚至到了一定程度,它会制约我们经济的发展,因为他不能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我需要更多的实体经济,我需要你们更多的像以前只有一个益州的时候一样,从事蜀锦,丝绸,陶瓷,纸张等的生产,批量生产百姓用的皂角膏,煤油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我明白了,蜀王的意思是,让我们多从事生产产品,而不是去赚差价是吗?”尹柏立刻道。
见刘璋点头,尹柏大喜,立刻拍胸脯保证道:“蜀王放心吧,我们会多生产产品,少投机转卖的。”
“是吗?”刘璋瞥了尹柏一眼,沉声道:“尹柏,我知道你为了中原地区重建,准备了大量物资,却一直没有拿出来,是在等春荒吗?”
迎上刘璋的眼神,尹柏突然瞳孔一缩,这是商业秘密,同行都不知道,蜀王怎么知道的?尹柏突然想到王累的那个监察组织,不是说那只是监察官员的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8029
68030
68031
68032
68033
68034
68035
68036
68037
68038
68039
68040
68041
68042
68043
68044
68045
68046
68047
68048
68049
68050
68051
68052
68053
68054
68055
68056
68057
68058
68059
68060
68061
68062
68063
68064
68065
68066
68067
68068
68069
68070
68071
68072
68073
68074
68075
68076
68077
68078
68079
68080
68081
68082
68083
68084
68085
68086
68087
68088
68089
68090
68091
68092
68093
68094
68095
68096
68097
68098
68099
68100
68101
68102
68103
68104
68105
68106
68107
68108
68109
68110
68111
68112
68113
68114
68115
68116
68117
68118
68119
68120
68121
68122
68123
68124
68125
68126
68127
6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