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需要人,需要钱粮,需要将军,需要后方补给,这些从哪里来?全都是世族,江东四大家不愿意出征,兄长他能做什么?

    不顾及根基就想靠武力完成一统天下,异想天开吗?

    所以我才夺了权,我必须**,我不**,江东将毁于一旦,难道一定要等到兄长兵败身亡,或者孙家基业被世族颠覆,才来后悔,才来怨天尤人吗?”

    “胡说八道。”周瑜身后一员大将,正是老将韩当,在孙坚时代就是孙家亲信,一直忠心孙权,今夜周瑜告诉他自己的猜测,韩当本来不信。

    这时听到孙权竟然是杀孙策的罪魁祸首,这么多年的欺骗,不禁大怒。

    “二公子,你不用狡辩,什么狗屁世族,蜀王刘璋,从江州就开始屠杀世族,到现在屠杀了数十万人,从来没有几个世族支持他,现在河北还关押着十数万人,还在搜捕世族余党,为什么刘璋就能一统天下?

    二公子,你不觉得你这是欺妄之词吗?”韩当愤怒之下,连主公的称呼都变了。

    “那是他刘璋,韩老将军,你以为谁都是刘璋吗?”孙权大声道,可能觉得这句话不够说服力,又补充道:

    “刘璋,本来是益州之主,出身皇室,他的几个人比他高?他一起事就有十万大军,一州之地。

    他还能得到旷世奇才黄月英的相助,无论军事内政,都是当世顶级,有几个谋士能及?

    还为川军发明了许多武器,为川地百姓发明许多农具和新式耕作方法,连纸张印刷术都是黄月英改进的,你们谁有黄月英之才?

    刘璋自己还能制定出那么多完善的新政,土地令,限价令,四科举仕,还会发明东西,我承认,我孙权比不上刘璋,可是天下诸侯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刘璋?

    刘璋黄月英皆百年千年不出的人,除了会发明的三皇五帝,我孙权自古就没见过这样的君王和这样的谋臣。

    这样的人,能拿来举例吗?我孙权若不与刘璋生于同时,未必不能开创基业。

    更何况,即使以刘璋的君王之能,以黄月英的旷古奇才,刘璋也多次身陷险地,涪城之战,江陵降魏延,秦川之战,哪一次不是险象环生?

    特别是当初荆益二州世族叛乱,刘璋几乎就死在五溪。

    刘璋黄月英不但是奇才,还得上天眷顾,我孙权与他们比什么?难道这样就能证明我孙权无能吗?”

    孙权说着,韩当无言以答,可是脸上明显不服气,只是觉得孙权作为孙策的弟弟,怎么能够对兄长下杀手,这一点,就算孙权说一千道一万,韩当也无法原谅。

    “主公。”周瑜脸色沉静,一字一句地对孙权道:“难道一直以来,你都没有惭愧过吗?”

    “惭愧?我惭愧多了。”孙权突然好想回忆起了这几年深夜的一幕幕,每当现实中不顺,或者兵败,或者被世族权臣欺凌,孙权没日没夜睡不着,仿佛要发狂了一般。

    “我孙权没有后悔过望江楼之事,但是我对兄长是有兄弟之情的,我在他灵堂前的哭泣是真的,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兄长临终托孤。

    正因为这样,我孙权这些年,无论碰到多大的打击,无论遭逢什么样的失败,从来没有屈服过,从来没有熄灭过君王大志。

    哪怕世族将我完全架空,哪怕曹操都投降,哪怕川军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天下,我江东只剩下三个郡,几万士兵,我孙权也没想过投降。

    因为我孙权就是知道,我一旦投降,将无法面对九泉之下的兄长。

    我孙权无数次警告了自己必须成功,可是现实却是这样残忍,为什么让我和刘璋生于一个时代?

    我低估了世族的能力,当初害死兄长时,我一直以为能够驾驭他们,可惜我错了,君王的磨合之道,远远不是家族自私本性的对手,因为君王的平衡之术只是手段,而世族的自私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本性。

    除了像刘璋那样将他们斩尽杀绝,根本不可能靠手段将他们为己所用。

    我承认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世族,也低估了刘璋这个对手,可是我孙权敢说,哪怕兄长在世,江东也不能一统天下。”

    孙权带着凄凉的目光再次从每个人身上扫过,缓缓道:“我没错。”

    “公瑾哥哥,你是兄长结义兄弟,虽出身世族,却一心为我孙家作想,从来没断过为我孙家完成天下一统的心愿,所以我从来都是相信你的,现在你这样做,我也能理解,你还是以前那个公瑾。

    我孙权是不会投降的,现在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要杀了我为兄长报仇,就来吧。”

    孙权闭上了眼睛,周瑜看着孙权半响,他这一辈子,只在乎了两个人,正是因为查到是世族害死了孙策。

    所以周瑜后来抓捕世族再也没有顾忌,否则无论世族怎么卖弄权术,周瑜为了顾忌后果,也不会这么干脆。

    周瑜为孙家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孙策,现在知道孙策的死是孙权造成的,他无论如何无法原谅孙权。

    但是毕竟主臣一场,孙权的话也让周瑜知道了孙权这样做的理由,更何况孙权还是孙策的弟弟。

    “主公,周瑜打算率领江东归降川军,你的生死,就由蜀王来决定吧。”

    发生这样的事,江东还怎么抵抗川军,周瑜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低声说了一句,就要叫士兵押上孙权,就在这时,异变突生,周瑜身后吕蒙,突然上前一步,拔出佩剑架在了周瑜脖子上。

    “大都督,得罪了,所有人退后,放开主公。”

    全场的人都惊呆了,包括那些听到周瑜要归降川军,自己必死的世族子弟,哪怕他们已经抱着和孙权同归于尽的想法,这时周瑜和孙权的自相残杀落下帷幕,也很感伤。

    可是即使如此,还是被吕蒙的举动震惊了。

    吕蒙是什么人?那是周瑜的死忠,还跟随周瑜学习了几年,所有人都认为吕蒙忠心周瑜,比忠心孙权更多,是孙权的第一心腹。

    可是现在,这个第一心腹,竟然将佩剑架在了周瑜脖子上。

    周瑜的士兵,孙权的亲兵,包括孙权自己都愣住了。

    “吕蒙,你干什么?你要帮那个弑兄的畜生吗?”韩当大声喝道。

    “老将军,你也退后。”吕蒙将周瑜转过来,面向韩当大吼一声,对周瑜道:“大都督,别怪吕蒙,吕蒙觉得主公说的没错,做的也没错。”(未完待续。)
------------

第965章 尾声

    “自古成大事者,特别是君王,何以居小节,主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东基业。

    周都督一直教吕蒙读书,吕蒙懂得一个道理,一个厉害的君王不是用道德标准还衡量,而是看这个君王有没有大志,有没有手段,有没有懈怠,有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很明显,主公这些都具备了,作为君王,主公无可挑剔,周都督比吕蒙懂的道理多,难道这个道理不明白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173 23174 23175 23176 23177 23178 23179 23180 23181 23182 23183 23184 23185 23186 23187 23188 23189 23190 23191 23192 23193 23194 23195 23196 23197 23198 23199 23200 23201 23202 23203 23204 23205 23206 23207 23208 23209 23210 23211 23212 23213 23214 23215 23216 23217 23218 23219 23220 23221 23222 23223 23224 23225 23226 23227 23228 23229 23230 23231 23232 23233 23234 23235 23236 23237 23238 23239 23240 23241 23242 23243 23244 23245 23246 23247 23248 23249 23250 23251 23252 23253 23254 23255 23256 23257 23258 23259 23260 23261 23262 23263 23264 23265 23266 23267 23268 23269 23270 23271 2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