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殿都是出生在君王治所之城,这是意味着北平要成为大汉首都了吗?
没人能让长生不老殿这么短时间出现第二次,那压根也没人信,定都长安的话,明显就是放弃了这个福瑞啊。
也就是说,要想大治,一定要定都北平吗?
除了幽州百姓高兴疯了,河北百姓也跟着欢乐,其他各州百姓都郁闷了,埋怨为什么不在长安或者洛阳处决犯人,要知道,北平,太偏僻了。
虽然这些百姓很多一辈子也走不出乡里,可是毕竟印象上,长安洛阳距离自己家近多了。
关中百姓和那些商人更是有些惶恐,京城要是定在北平,那长安的繁华肯定会打对折,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
一个长生不老殿,或许还不能就这样让大汉定都北平,百姓和所有官员商人都这样想着。
可是接着,在中国传教士中最高地位的佛教禅师红叶禅师,宣布在北平以东的崆峒山(位于天津)看到万丈佛光,乃是万佛降临之兆。
佛教现在刚刚在刘璋扶持下,经过第一波大规模的传教,虽然还远远不及道教的影响力,但是已经有很多信徒,佛教言论不可忽略。
红叶禅师带着僧侣朝拜崆峒山,声称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陀发现东方圣君临朝,前来普洒仁慈佛光,一为朝贺,同时也助圣君一臂之力,让大汉在圣君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
北平东北的原始森林边缘,许多猎户发现了吉祥神兽麒麟兽。
北平百姓还从许多蜜蜂蝴蝶背上,看到了赤帝之都的钟鼎文字,本来百姓还不认识,给了一些世代研习阴阳术的老人才看出端倪,认了出来。
种种异象纷至沓来,无不指着一点,刘璋乃是赤帝转世,圣君临朝,而北平就是圣君治所之城,赤帝之都。
这一下,除了关中百姓很失望,没有百姓反对定都北平了,其实定都哪里,他们并不是很关心,只是觉得长安洛阳历来就是治所,换一个偏僻地方不习惯而已。
而剩下的,就是商人和官员,许多大商家的总部都在长安,要搬迁到北平会损耗,这还是小事,关键是北平如果是首都,那商业很明显会以北平为中心展开。
可是这里太远了,不止是国内转移货物路线较长,而且距离西域和西南丝绸之路也很远,这会加大他们的商业成本。
他们是不愿意迁都北平的。
那些官员大部分是刘璋从荆益和雍凉带起来的,谁都希望首都距离自己老家近点,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势力分布也大多在西边,现在迁都,他们不得不重新在北平扎根。
这更是他们不希望的。
另外还有偏僻,寒冷,太靠近草原等因素,都让许多官员不满。
可是不满能如何?
长生不老殿,万丈佛光,麒麟神兽,驮着钟鼎文的蜜蜂蝴蝶,都在北平,如果反对定都北平,难道是不要这些祥瑞吗?
哪怕一些比较开明的人知道这是假的,可是也不敢说破,那才是找死的行为。(未完待续。)
------------
第975章 滥封王爵
刘璋没有说话,摄国皇太后伏寿首先颁发懿旨。
蜀王刘璋率领川军,匡扶汉室,中兴社稷,以十年之功涤荡天下,让自黄巾之乱而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重新安定,平定南蛮,西羌,北方草原,高句丽,南蛮,大败贵霜帝**队。
北平出现大量盛世之兆,皆蜀王刘璋功德,如今大汉数年没有天子在朝,蜀王以德行天下,当继位天子,建立大汉繁荣盛世。
伏寿颁诏立刘璋为帝,川军文武虽然都知道,但是天下百姓却皆一片喜庆,大汉这么多年征战,这么多年没有天子,现在,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
皇太后颁诏,刘璋当然三辞,完成这个潜规则后,刘璋宣布将于十二月十二日登基称帝。
黄月英,法正,张任,樊梨香,蒋琬,王累等文武大员,一齐向刘璋进谏,请求定都北平。
刘璋没做表态,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见。
文武百官当然有意见,可是一有祥瑞在前,二来自己现在就在北平,三来黄月英法正张任这些人都请求了,自己反对有用吗?
文武百官一致通过,改北平为北京,大汉迁都北京。
到了此时,文武百官和许多有见识的人哪里还不明白,定都北平根本就是刘璋一早想好的。
要不然为什么把蒋琬一个司隶校尉降级成北平太守,要不然怎么又是修筑各个大城到北平的道路,又是开通北平到黄河的运河,还让曹冲做总提调。
这分明是早就在做准备了,虽然没人说出什么,但那只是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不能说什么,文武官员心里还是不满意的。
“主公,现在我们要好好讨论一下登基后的事情了,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宣布登基日期后,自有人去准备那些繁琐的礼仪,黄月英立刻找到了刘璋,在刘璋的威逼利诱下,黄月英不得不和张任等人同意了迁都北平,现在心里也有点怨气,不过却不像其他文武那么强烈。
黄月英历来刻意压制自己的家族,在家族中留了眼线,谁要是仗着自己的权势乱来,立刻办了,所以到现在荆州黄家以庞大的底蕴,也无法与益州的豪族抗衡。
由此,黄月英也根本不在乎定都哪,其他官员担心定都偏僻的北平,脱离了自己根基,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同时也距离老家太远而不满意,黄月英却不会这样想。
黄月英只是觉得没那么必要一定要定都北平,对于这一点,直到现在,黄月英也无法和刘璋一致。
但是也知道定都北平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是让原来的川军文武官员脱离了根基,这样有利于均衡统治,不会造成明显的地域权力等级。
正因为这些原因,黄月英觉得可以妥协,要不然,黄月英会力阻迁都北京的。
现在定都北京的事情定下来了,哪怕许多文武和商人不满,也不敢爆发,那就该讨论迫在眉睫的称帝。
见刘璋点头,黄月英道:“登基之后,主公肯定要确定官制,军制,民生政策,不过这些都还不是最紧要,最紧要的是封赏功臣。
其他下层文武自有上层文武封赏,我们要操心的是上层文武,爵位和官职,还有辖地,食邑等。
官职倒好说,在月英看来,就是将以前长安朝廷的官员各晋一级,军队里面,张任可晋封大将军,其他依功勋册封,只是这爵位问题,主公有什么想法?”
“五虎上将,六大良将,以及折兰英,法正等人,还有已故的冷苞等将皆封王,王越,阿科,高沛,杨怀等最早追随的武将皆封侯,李严,蒋琬等文官皆晋列侯,其他将领和文官……”
“等等,主公等等。”
黄月英听着刘璋说完,越听越心惊,愣了一会,猛地反应过来,连忙打断,盯着刘璋道:“主公,你不是跟月英开玩笑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630
49631
49632
49633
49634
49635
49636
49637
49638
49639
49640
49641
49642
49643
49644
49645
49646
49647
49648
49649
49650
49651
49652
49653
49654
49655
49656
49657
49658
49659
49660
49661
49662
49663
49664
49665
49666
49667
49668
49669
49670
49671
49672
49673
49674
49675
49676
49677
49678
49679
49680
49681
49682
49683
49684
49685
49686
49687
49688
49689
49690
49691
49692
49693
49694
49695
49696
49697
49698
49699
49700
49701
49702
49703
49704
49705
49706
49707
49708
49709
49710
49711
49712
49713
49714
49715
49716
49717
49718
49719
49720
49721
49722
49723
49724
49725
49726
49727
49728
4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