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噩梦,从古至今,从未断过,三国之前历代都爆发过瘟疫,尤其以秦末和西汉末年为甚,而就在不久之前,孙策平定江东之时,江东也爆发了瘟疫,以致神医华佗亲自来找张仲景要遏制瘟疫的方子。
古人谈瘟疫而色变,法正岂能不知,不过在三国时代。人们并不知道瘟疫发生原因,几乎都与蛮医阿古达一样,觉得那是天灾,更遑论防治之道,像张仲景这么“爱科学”的少之又少。
瘟疫地区,只会请一些江湖术士来登台做法,这也是古代瘟疫每次爆发,都会带来一场浩劫的主要原因。
“所以士兵的尸体必须埋葬,尤其是现在,水汽重,日头大,尸体**会更快,空气的浓度也高,传播会更剧烈,现在传下令去,一旦发现动物尸体,必须马上清理,严禁将士饮生水、吃生食,一旦发现有士兵身体不适,出现身体虚汗面色潮红四肢颤抖等症状,就地隔离交给军医,如果确诊。”
刘璋深吸一口气:“就地处死。”
法正眉头一拧,可是刘璋的话在脑海中回忆一遍,突然看向刘璋,喃喃道:“动物的尸体?”
刘璋看着法正的神情,先是一愣,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彼此眼神一对,便知不谋而合。
两人对自己的想法都有些惊讶,可是一冒出来,就再也挥之不去。
…………烈日当空,川军士兵在野地一锄一锄地挖掘长坑,将同伴的尸体启出来,全部整齐地埋入坑中,无论是埋葬的士兵,还是观看的士兵,心中都充满悲凉,尽管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士兵的宿命。
从益州千里远征,最后不能归葬故土,葬在异地他乡,连最起码的“马革裹尸还”都办不到,刘璋和法正没有把原因告诉他们,士兵脸上充满着落寞,只有长坑外的那一块高一丈的石碑,能够证明这里埋葬了数千个战死的袍泽。
可是不久之后,这些士兵就会感叹,无论是埋入这里的士兵,还是他们,有多么幸运。
刘璋和法正再次登上高丘,这次他们没有看古襄阳的城防,而是看向了另一面的高山,看向了蜿蜒流淌的汉水,大巴山余脉的原始丛林,遭受着烈日的炙烤,里面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汉水曲曲折折,雾气蒸腾,在古襄阳上一分为二,一条绕城城而过,环卫着城池,一条穿城而过,每当暴雨,倾泻城内的洪水。
刘璋看着这种景象很久,直到皮肤都被太阳烤的好像熟了的芋头一般,法正对刘璋道:“主公,想好了吗?”
刘璋的眼睛看向远方,远方的古襄阳城下,川军在张任严颜指挥下,从东门和北门两个方向对城池发起猛攻,士兵在刘璋眼下,就像蚂蚁一般,云梯被撞木掀翻,上面一串士兵随着云梯倒下,刘璋看不到他们骨折溢血的模样。
大战从日升战到日中,川军收兵回营,城墙下川军士兵收拢尸体,又撂下上千的人命,城池还是没有拿下,下午等待川军士兵的,还是恶战。
十天的攻防战,古襄阳城池被打得七零八落,可是那些守城的新兵,在实战的调教下,渐渐娴熟,在徐庶的指挥和强弩的配合下,刘璋越来越难看到一个月拿下城池的希望。
“我们,先劝降吧。”刘璋叹息一声,语气缓慢而沉重。
法正抬起头看了刘璋一眼,默默看向如死灰的古襄阳城。
…………“报。”
古襄阳城中,徐庶正在与诸将军商量御敌之策,这几日荆州兵伤亡也非常惨重,而且孤城不可守,徐庶正在想办法,怎么能打通甬道或者开辟一条新的甬道出来,只有襄阳与古襄阳互相支援,才能真正保证城池不失。
徐庶早有定策,换季雨时,川军不可能攻下古襄阳,等暴雨时节到来,更加不可能撼动城池,唯一可虑的就是中间这一段时间,就算是阴雨天气,也难以保证川军攻不下城池,更何况如今烈日高照,城墙的水早已被晒干了。
几日守城下来,那些没有战阵经验的士兵,死伤惨重,守军兵力变得越来越薄弱,不由得徐庶不担心。
刘璋和法正担心一个月攻不下城池,徐庶同样担心在一个月之内丢了城池。
每日殚精竭虑,随时察看城防的漏洞,整训士兵和思考对策,还要应付军中不服自己的将军,自从雨停之后就很少睡觉,三十一二的年龄,眼袋肿的像四五十岁一般,眼睛里都是血丝。
徐庶比刘璋和法正加起来都要辛苦。
就在徐庶在画着新的甬道线的时候,一名士兵进来:“报,川军使者请求见徐庶军师,正在城下候命。”
“川军使者?”徐庶眉头一皱,李严等荆州将领都有些诧异。
“哈哈哈。”突然一个突兀的笑声从角落传来,一名脸圆圆肚鼓鼓的将军,在角落的案几上一边吃着烤肉片,一边大笑出声,吞下一块肉片,朗声道:“刘璋小儿这是怕了,有本将军在此坐镇,川贼接连惨败,刘璋这是来谈和了。”
徐庶看了那将军一眼,他打死也不相信刘璋这种人这个时候会来谈和。
(未完待续)
------------
第220章 割他一只耳朵
“刘璋小儿这是怕了,有本将军在此坐镇,川贼接连惨败,刘璋这是来谈和了。”
李严和一众荆州将军愤怒地看了那胖嘟嘟的将军一眼,此人名叫张德,乃刘表妹妹的儿子荆州水军副都督张允的堂弟。
张德本是奉蔡瑁之命,来古襄阳调兵的,却正赶上川军把甬道毁了,张德单骑也不敢回去,于是就在古襄阳做起了领军。
张德在古襄阳每天除了吃喝,基本就不干别的事,不宿女不瞎指挥,不理军务也不干涉军务,每次徐庶等荆州将领议事,他就在一边吃东西,荆州将领简直觉得张德他妈生他就是为了吃的。
张德就两毛病,一是怕死,本来川军又没围城,几骑快马还是可以回襄阳的,可是张德生怕碰到川军游探,打死也不回去,二是好功,他不处理军务,可是每次打了胜仗,击退了川军,他都是最兴高采烈的,必要向士兵宣讲一番。
徐庶和一众将领为了应付川军的猛烈进攻,心都操碎了,这时听到刘璋派使者来谈和,张德竟然说是自己功劳,众将都很愤怒,可是徐庶不表态,拿他也没办法。
徐庶面无表情,他已经习惯了张德的丑态,这种酒囊饭袋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徐庶食指敲击在沙盘的边缘,缓缓对士兵道:“叫川军使者进来。”
徐庶打死也不相信刘璋这种人这个时候会来谈和。
…………“在下杨子商,见过徐军师。”川军使者是一名花白胡子的老者,看起来五十岁左右,邋里邋遢,手脚都像李严一样绑束着,脸上红光满面,背有些驼。
“杨子商?没听过刘璋手下有这一号人物啊?”李严上下打量杨子商一样,疑惑道。
“哈哈,这位是李严李司马吧,在下并非川军之臣,昔日在白川乡间做木工活,现在是川军中的一名木匠,负责打造投石车的滑面轮子。”杨子商乐呵呵地道。
“哈哈哈。”荆州众将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杨子商跟着大笑,笑的比荆州众将还夸张,一个人的笑声覆盖了整个大堂,嘴巴张的老大,胡子和头发跟着抖动。
“刘璋手下无人矣,派了一个木匠来当使者。”张德吃完烤肉,用袖子抹了一把嘴,肚子一颠一颠的走了过来,不屑地看着杨子商。“糟老头,你笑什么?”
“一群人站在自己坟头哈哈大笑,难道这不可笑吗?”杨子商说完再次哈哈大笑,笑的拳头直捶旁边的大红柱子,视满堂荆州武将如无物。
“你说什么?”一众荆州武将愤怒地踏前一步,想他们都是荆州大将,现在竟然被川军派来一个木匠羞辱,如何不气。徐庶呵住众将,上下看了一眼杨子商道:“这位使者,刘璋叫你来干什么?是来谈和的吗?”
看这木匠身处荆州大将群集的大堂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就知道绝不是一个普通木匠,徐庶没轻视的意思,也没有那个心思。
“谈和?笑话。”杨子商轻蔑地道:“如今我川军军威鼎盛,你们荆州军强弩之末,襄阳弹丸小城,弹指可下,刘表暗通曹贼,背叛宗室,我家主公乃天子皇叔,以匡扶大汉为己任,岂能与乱臣贼子讲和?杨子商此来,特来劝降,救诸公一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107
14108
14109
14110
14111
14112
14113
14114
14115
14116
14117
14118
14119
14120
14121
14122
14123
14124
14125
14126
14127
14128
14129
14130
14131
14132
14133
14134
14135
14136
14137
14138
14139
14140
14141
14142
14143
14144
14145
14146
14147
14148
14149
14150
14151
14152
14153
14154
14155
14156
14157
14158
14159
14160
14161
14162
14163
14164
14165
14166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14172
14173
14174
14175
14176
14177
14178
14179
14180
14181
14182
14183
14184
14185
14186
14187
14188
14189
14190
14191
14192
14193
14194
14195
14196
14197
14198
14199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