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师傅是谁?”
“听我说完。”黄月英沉吟一下,从小窗望着外面的弯月,静声道:“自王莽乱政,光武中兴,大汉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时代,因为光武帝得成帝业,靠的就是各大世家,光武之后,大汉各代皇帝对世族放纵,以致世族越坐越大,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全面左右这个国家。
我师傅是看着世族壮大带给大汉兴盛,然后继续壮大,带给大汉腐朽整个过程的,到了恒灵二帝,世族已完全无法控制,如果继续让世族发展下去,大汉朝必然走向灭亡,而且这种灭亡是从内部掏空,消耗的是整个汉民族的元气。
师傅不忍大汉在世族蚕食下,腐朽灭亡,而希望通过一次剧痛,换一个清明天下,二十五年前,我师傅眼见大汉衰亡,朝廷不是世族为首的清流党,就是宦官外戚,于是收容了一个徒弟,准备让这个徒弟从下至上推翻腐朽的汉庭,从新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
十年教导,徒弟终于成才,十六年前,发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大起义,我师傅对这场起义寄予了厚望,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不能怪我那位从未谋面的师兄,只能怪世族的力量太庞大了,以至于他和我师傅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师兄已经尽力,最后身死人灭。”
“黄巾叛乱?你师兄是张角,你师傅是?”刘璋惊讶道。
“你也认为是叛乱吗?”黄月英淡淡道:“忘了,你是大汉皇叔,这本来就是叛乱,我师傅和师兄都应该是乱党。”
刘璋沉默,“叛乱”两字脱口而出,只是因为自己一直觉得,大汉乱之始,就是黄巾起义,而罪魁祸首,就是张角,以前一直觉得,没有张角,没有黄巾起义,就没有后来的三国大乱,就没有大汉的人口锐减,五胡乱华。
从三国到南北朝,从184年黄巾起义到589年陈国灭亡,长达四百年的大乱,蛮越当道,胡马纵横,都是张角一手造成。
可是现在想来,以东汉的情况,世族尾大不掉,官场腐朽,特权横行,人民没有希望,有志之士在世族框架下麻木,这个民族已经没有前途,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整个三国战争,其实就是一场世族争斗的豪华盛宴,还不如当初就让张角把大汉篡了。
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总比被蛀虫慢慢啃噬掉的腐尸好。
“我没有其他意思,大汉腐朽人尽皆知,要不然也不用我这个皇室旁系子孙来出头了。”
黄月英笑了一下,继续道:“自我师兄的起义失败以后,我师傅终于认识到了世族的力量,随着师兄死后,各路义军相继被灭,我师傅已经认识到,在世族掌握一切力量的天下,让底层百姓反抗,是徒劳无益的,只会让世族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好处。
从此我师傅心灰意懒,准备在深山中终老天年,可是汉灵帝死后,董卓进京乱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百姓离殇,人间四处是惨景,骨肉分离,千里白骨。
我师傅觉得,这样的惨景,都是他一手造成,如果不是他让师兄叛乱,这些百姓尽管被世族剥削奴役,但是至少还有一口饭吃,一个完整的家庭。
而自己让师兄叛乱,不但害死了师兄,起义失败,铲除世族的举动仅仅一年就宣告覆灭,徒劳无功,还害了天下百姓,既然世族无法铲除,那自己就应该弥补自己的过失。
所以我师傅遍寻天下,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传他衣钵的弟子,让这名弟子辅佐明主,匡扶汉室,虽然不能消灭世族,但至少还天下太平,但是他游历大汉十三州,最终没有找到这样的弟子,只找到了在溪边做水车的我。”
黄月英说到这里,低着头笑了一下:“十年前,我在黄家湾的河边遇到师傅,他告诉我,我各项条件都附和做他弟子,可惜,我是一个女子。
他本来不愿收留我,可是他也找不到适合的男弟子,最后只能勉强收我为徒,传我排兵布阵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只希望将来侥幸,能够让我嫁给一个仁主,帮助他廓清寰宇。
可是这样的仁主,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天下诸侯多的是枭雄,而真正的仁主,在世族中太难出现了,最后师傅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我嫁给诸葛亮。
诸葛亮乃一代贤士,心怀天下,跟随他一起等待仁主,或许机缘巧合,我能帮着诸葛亮,辅助他的主公,一统江山。
这就是师傅给我那一把写着“明”和“亮”扇子的原因。
可是因为皇叔你的出现,完全打乱了这一切。”
刘璋静静听完,缓缓道:“可是我并非仁主,为什么你师傅还要你来投效我?”
黄月英看向刘璋道:“皇叔难道忘了我师傅最初的志向了吗?没错,皇叔的出现,让师傅死掉十几年的心,重新活过来了。
他不用退而求其次,去找什么仁主匡扶汉室,而只需要帮助皇叔一统,就可以换取一个清明天下,他为什么还要让我去嫁给什么仁主,嫁给什么贤士?”
黄月英笑了一下:“这天下没有诸侯比皇叔更满我师傅的意了。
皇叔身为皇室宗亲,天下世族之首,却反世族,无疑是给世族沉重的打击。
皇叔坐拥益州,根基深厚,即使两次大屠杀,民心依然稳固,有重竖天下的实力。
皇叔处事冷静,行事果断,乃天下雄主,有重竖天下的能力。
皇叔三次大屠杀,完全站在了世族对立面,有重竖天下的决心。
皇叔任用樊梨香为将为官,开女子当政领军先河,让我以女儿身为官成为可能,皇叔试想,这大汉天下,还有谁比皇叔更适合我师傅?他不让我来投效你,又让我去投效谁?”
刘璋听完轻舒了一口气,黄月英笑着问道:“皇叔现在知道,我三番五次向皇叔求官的原因了吧?”
刘璋轻轻点头,现在关于黄月英的所有疑团,都豁然开朗。
黄月英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其他名士投效,都总是赶在主公最危难的时候,以求重用,月英投效皇叔,皇叔刚刚拿下襄阳,平定叛乱,可谓兵锋鼎盛,但是我告诉皇叔,现在才是皇叔最危难的时刻,皇叔信吗?”
(未完待续)
------------
第256章 古襄阳地下有个废粮仓
“信。”
刘璋郑重地点点头,拿起几张纸,上面飘逸的字体,一条一条列着方略,却都不是征战天下的,全部是内政条文,也明白了黄月英的意思,现在的川军所向披靡,但是所过之处,一片焦土,不止民生凋敝,隐藏的危机也极多。
屡胜则骄,而根基不稳,的确是最危险的时刻。
“我不知道皇叔是不擅长内政,还是打算打下再治理,但这都不是好事。”
刘璋一条条地看着上面的施政条文,说道:“月英,你说你投效是你师傅的意思,那你的意思是什么?逼不得已吗?”
黄月英站起来,到窗外看了一下外面,看到黄承彦还坐在院子里,回身笑道:“逼不得已算不上,但是我本人并不喜欢战争,我其实就只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
小时候吧,我就想,以后自己在深山修个院子,全部用自己的机械,和一个好妹妹一起生活算了,哪知道遇到了师傅,他教了我许多机械原理,也算投我所好,对我有恩。
他要我来投效你,那就来投效你吧,我希望我五十岁以前,如果不死在战场,就助你平定天下。”
“你现在多少岁?”
“十七。”
“三十三年,你把三十三年都交给我了。”刘璋将纸张放到纸叠上,站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70
4571
4572
4573
4574
4575
4576
4577
4578
4579
4580
4581
4582
4583
4584
4585
4586
4587
4588
4589
4590
4591
4592
4593
4594
4595
4596
4597
4598
4599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4611
4612
4613
4614
4615
4616
4617
4618
4619
4620
4621
4622
4623
4624
4625
4626
4627
4628
4629
4630
4631
4632
4633
4634
4635
4636
4637
4638
4639
4640
4641
4642
4643
4644
4645
4646
4647
4648
4649
4650
4651
4652
4653
4654
4655
4656
4657
4658
4659
4660
4661
4662
4663
4664
4665
4666
4667
4668
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