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啊。”文官之首张昭立刻站出来:“卫温此信,分明就是有意挑动主公怒气,诱使我军与川军水军决战,我们万万不可上这个当啊。”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文官纷纷出列。

    “哦,上当?”周瑜站起来向张昭等人道:“先生的意思,就是我江东军不是川军水军的对手了?我周瑜不敢夸下海口,但是我也想听听先生高见,何以认为我江东军就不是川军水军的对手?”

    张昭涩口无言,他是内政高手,可是对军事一窍不通,如何能谈论兵事,分析长短。

    周瑜笑了一下,这些文臣为反对而反对他早已习惯,向孙权抱拳道:“主公,卫温之信的确是想挑衅江东,如今刘璋坐拥八万水军,我军刚刚遭逢三江口惨败,不但士气受挫,水军也只剩下三万多,不及荆州一半。

    但是荆州水军刚刚易主换将,根基是最薄弱的时候,卫温这个时候挑衅,骄狂至极,我军恰可引兵北上,由我亲自领军,寻机破敌。

    卫温出身水贼,水战实力不知几何,待我试他一试,若能找到战机则破之,若不能找到战机则退回湖口,也可掌握川军水军虚实,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孙权坐在案几后沉吟半响,抬起头来,对一旁一直沉默的鲁肃道:“子敬,你有什么看法?”

    从韩当念了书信后,一直神色如常的,就只有孙权鲁肃两人而已。

    鲁肃犹豫一下,振一下衣袍,站起来向孙权拜道:“主公,属下认为,战,与不战,皆有道理,但是属下认为,不战更好。”

    “哦?此话何意?”孙权感兴趣地道。

    鲁肃道:“如今我们与川军隔江对峙,形势是川军强而我们弱,川军散而我们固,卫温水战经验不足,而周大都督水战经验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形势,我们江东是荆州的最大威胁。

    所以鲁肃认为,卫温写这封信的目的有三个。

    周大都督欲借交战,熟悉川军水军战力,卫温何尝不想借交战来巩固麾下水军,如今川军强,我们弱,按正常预计,川军胜利把握更大,当然,我军有大都督领军,绝不会败,但是周都督只是去熟悉川军水军战力,那么川军就不会大败,这样算下来,川军是有胜无败,让卫温借交战竖立威信的可能太大。

    刚才张先生和周都督都说,卫温此信,是来诱使我军出战,鲁肃觉得大有可能,卫温出身水贼,在江水有些薄名,鲁肃知其惯于隐藏,而不是嚣张跋扈,就算他嚣张跋扈,没有刘璋授意,卫温也决不敢写这样一封信,所以卫温必定是来挑衅江东军出战。

    如今川军集结荆北,意图不明,最大可能是收缩兵力,稳固根基,但是以刘璋性格,继续征战的可能不能排除,而无论是稳固根基还是继续征伐,江东水军都是荆州的最大威胁,只要重创我江东水军,益州屠夫可横行无忌,无论北伐还是休整,都游刃有余,甚至,有可能因为我江东水军重创,而图谋江东。

    我们欺川军水军新成,刘璋卫温又何尝不是欺我江东换主,主公新立,虽德才昭彰,毕竟时日尚短,内部不稳,谈何征伐。

    从以上分析,刘璋欲借战解除我江东威胁,卫温欲借战竖立威望整合水军,整个川军欲趁我江东易主伤我江东元气,故鲁肃谏言主公勿战,请主公三思。”

    “哈哈哈哈。”孙权笑道:“鲁肃一言,当头棒喝,公瑾,你的意思呢?你是大都督,我江东水军战与和,皆由你做主,我绝不过问。”

    周瑜看了鲁肃一眼,向孙权拜道:“主公,此事可否容我再细斟酌,之后回报主公?”

    “当然可以。”孙权站起来对众文武道:“子布和诸公主和,是为保全我江东,公瑾和诸将请战,是为光大我江东,皆为我江东柱石,文武如此,何愁江东不兴。”

    “臣等必誓死追随主公,殚精竭虑,永固江东。”众文武一齐下拜。

    …………周瑜走出府门,看见鲁肃正在马车前看向自己,走上前去,笑道:“莫非子敬知道我找你有话说?”

    鲁肃哈哈笑道:“公瑾对我鲁肃不满,我还能察觉不出来吗?”

    周瑜故意板起脸道:“原来子敬也知道啊,刚才在堂上,你分析的刘璋三个图谋,确实居心叵测,可是这都是建立在川军战胜,或者不胜不败之上,难道子敬就这么信不过我周瑜,连小折那云梦泽水贼几阵,都不成吗?”

    “当然成,当然成,都督出手都不成,我江东也没有成的了。”鲁肃摸着胡须笑了几声,又凝重道:“只是有些话,我不方便在堂上说啊,公瑾,现在并不是进攻荆州的最好时机啊。

    现在刘璋在荆州,坐拥水军八万,步军十五万,携大胜之势,兵锋鼎盛,而刘璋坐镇荆州,无人敢反,我们现在攻击荆州,就是铁板一块,实在不明智啊。

    我的想法是,荆州虽然被川军占领,但是根基极不稳固,别说到处都是山贼强盗,许多县城连文官都排不齐,一人掌多个职事,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刘璋在襄阳屠杀六万人,世族怨恨,这样的情况,只要刘璋一离开荆襄,荆州会怎么样?”

    鲁肃沉声说道:“荆襄必生变乱,到那时,我军再图荆州,就如铁枪穿破席,弹指可下,不但收土地,还收人心,刘璋远在他方,能耐我何?

    此策不宜让外人知晓,所以刚才在堂上扫了都督虎威,还望都督莫怪。”鲁肃向周瑜拜了一礼。

    周瑜一把扶起鲁肃:“你我之间,还有什么怪不怪的,刚才我知子敬有话,所以才对主公说斟酌一二,果然如此,既然子敬这么说,那我周瑜就再等上一等。

    只是心中还有些怨气,刘璋先斩我大将,夺我城池,杀三将军孙翊,在江水之岸戏弄吾兄,兄长之死,他刘璋也脱不了干系。

    今日又三辱于我江东君臣,一日不除此恶贼,我周瑜就气愤难消。”

    “哈哈哈。”鲁肃大笑:“都督放心,如今我新主公胸襟广阔,堪为明主,有你我辅佐,屯兵柴桑,养兵息民,江东强盛只是早晚之事,都督之气迟早会消,迟早我们与刘璋的债,会全部讨回来。”

    …………孙权一个人坐在案几上看着册子,突然一把将册子砸在桌上,这时太夫人正好端着茶点进来,看见孙权举动,上前道:“怎么,权儿,有什么气闷之事吗?”

    孙权回头一看是母亲,马上笑道:“孩儿没事,只是些许烦躁,一会就好。”

    “唉。”太夫人叹息一声:“堂上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张昭等人身为文官,怕事一些,周瑜等武将立功心切,自然主战,都在情理之中,只是苦了你了,年不过二十,就要居中周旋。

    幸好鲁肃还算个明白人,当初你兄长在时,曾说有此人在,可保江东二十年无忧,他当可以为你分担一些。”

    “鲁肃也是文官一系,不过更高明些罢了。”孙权低声说道。

    “你说什么?”太夫人没听清。

    孙权抬头笑道:“呵呵,母亲说得是,先兄留下遗言,依靠武将,驾驭文臣,有鲁肃在,才能使江东文武齐心,当真大才,母亲还是早些睡吧。”

    太夫人放下茶点去后,昏暗的屋子剩下孙权一个人,拨弄着扎成捆的竹简,脸上带着奇怪的笑容,“大才?还不是只想保全江东,若守江东,你是大才,二十年无忧,若兵出四方,你是最大阻力,你比其他文官可高明太多了。”

    (未完待续)
------------

第262章 桃园兄弟

    自保有余,进取维艰。

    “兄长。”孙权对着黑暗的墙壁叹了口气:“依靠武将,驾驭文臣,真的好难,难道我孙权真的只能做一个守成之君?注定不能王霸天下吗?”

    …………一座清幽的小院中,乔无霜正在给幼子孙绍剥花生吃,细篾编的小筐里面都是两粒的花,生色泽均匀,乔无霜刚给孙绍喂下一粒花生米,一名红衣女孩提着剑走了进来,当着乔无霜面前就是一跺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204 41205 41206 41207 41208 41209 41210 41211 41212 41213 41214 41215 41216 41217 41218 41219 41220 41221 41222 41223 41224 41225 41226 41227 41228 41229 41230 41231 41232 41233 41234 41235 41236 41237 41238 41239 41240 41241 41242 41243 41244 41245 41246 41247 41248 41249 41250 41251 41252 41253 41254 41255 41256 41257 41258 41259 41260 41261 41262 41263 41264 41265 41266 41267 41268 41269 41270 41271 41272 41273 41274 41275 41276 41277 41278 41279 41280 41281 41282 41283 41284 41285 41286 41287 41288 41289 41290 41291 41292 41293 41294 41295 41296 41297 41298 41299 41300 41301 41302 4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