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纷纷相劝。刘璋也几乎动摇,可是自己还是认定了曹操才是自己大敌,此时不攻,将来必然后悔。

    “曹操挟持天子,为天下唯一国贼,必须声讨,但是你们说得也有道理,军士疲惫,粮草匮乏,后方不稳。

    所以这次本官只出动五到七万精兵,其余兵马全部驻防荆州,必可扫平中原。”

    刘璋话语坚决,众文武都不敢再劝,纷纷退回原位,张任也退了下去,主公要战,作为武将当然只能鼎力效忠。

    堂中只有法正和黄月英站立,法正沉默了一会,禀道:“主公,只要主公远离荆州,荆州乱象必起,荆州乱象一起,必然引起江东觊觎,世家余孽也会相继抬头,荆州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属下坚决反对主公此时北伐。”

    (未完待续)
------------

第264章 五子良将第二名

    法正微弯身体,向刘璋静立而拜,他知道自己这个主公,一旦认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可是法正也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让主公的冷静果断,不会变成乾纲独断,刚愎自用。

    “孝直。”刘璋缓缓道:“不用再劝了,我已经决定了,休整三日,北伐中原。”

    “主公……”法正感觉自己该说的已经说完,最后可能只剩下以死相谏,法正不怕死,可是那不是自己风格,但在法正看来,现在北伐中原贻害无穷,难道自己真的不得不像王累一般,以死相谏吗?

    整个大堂沉静,落针可闻,黄月英低着头想了一会,对刘璋道:“主公,如果主公一定要出师北伐,月英请为先锋。”

    法正和众文武看向黄月英,到现在为止,黄月英不过写了一篇告文,劝降了黄祖,其他时间都是在熟悉川军事务,川军众文武都还没看出来这个女人有什么军事才能。

    可是就算有军事才能,法正也觉得黄月英不该在这时候请命为先锋,如此一来,再也没人能阻止刘璋北伐了。

    …………刘璋和黄月英走在花园里,荷花池中荷花并开,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刘璋道:“看不出来,你竟然会武艺,好像还很厉害,难怪上次在黄家湾,说有你陪着,包我没事。”

    黄月英笑道:“我师傅百家杂学,我自然也都懂些皮毛,只是兵家伐谋,武艺是最下作的,往往一个人武艺过高,就会埋葬他的智慧,因为他不会习惯用脑子思考。”

    黄月英说到这里,对刘璋道:“主公,你欠我一个理由,为什么坚持北伐?观主公行事,虽然武断,但是每次都应该有原因,绝不是你在堂上说的那些。”

    “什么都瞒不过你。”刘璋沉默了一会道:“月英,你认为官渡之战谁会赢?”

    “我早说过了,那我哪知道,打仗的是曹操和袁绍,各有长短,七分人为,三分天命,我瞎操什么心,不过,如果要我选一个的话。”黄月英手指撑着下巴想了一下:“我希望曹操赢。”

    刘璋摇摇头:“我却希望袁绍能赢,曹操这个人明显比袁绍强得太多,曹操乃阉宦之后,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曹操是最弱的一支,要不是一封假诏,十八路诸侯上面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可是短短八年,曹操统一兖州,招降青州兵,攻陶谦,伐吕布,破刘备,灭袁术,迎驾天子,雄霸中原。

    反观袁绍,四世三公,却根本没有打过什么硬仗,在渤海起兵,四方来投,取冀州靠的是阴谋夺城,反客为主,取并州并州本为无主之地,取青州,是因为曹操将孔融召回朝廷,与曹操瓜分青州。

    唯一值得称道的,算是攻灭公孙瓒,可是公孙瓒对付外族厉害,他本身不适合打内战,贫寒出身,不懂政治,歼灭刘虞,失去人心,又因力抗外族,得罪乌桓,袁绍联合乌桓人才将公孙瓒逼死在易京楼上,这实在算不得什么功绩。”

    黄月英点点头:“主公的意思我明白了,论军队,袁绍强,曹操弱,但论主公,袁绍连曹操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主公宁愿选择一个弱的对手,不选择一个弱的势力,对不对?”

    “没错。”

    黄月英轻出了一口气:“主公想过没有,袁绍既然能不打硬仗,就定鼎河北,难道就不能同样的定鼎中原和江南吗?

    袁绍四世三公,如果官渡获胜,必驱百万军队南下,而且可以预见,以袁绍的名声,又有官渡大胜,天下士子必定认为天下大势归袁,必然望风而投,中原弹指可定,到时候袁绍兵临长江,我们的处境,恐怕还没有现在的曹操好。

    而我想告诉主公的是,如果曹操获胜,以曹操的名声要吞并河北,没有数年的时间是办不到的。

    曹操虽是雄主,难道主公比他差吗?郭嘉荀彧虽然厉害,难道我和法孝直就怕了他们吗?如果不出意外,主公只需要给月英十年时间,三年休养生息,七年月英为主公扫平天下。”

    “你倒是很有自信。”

    “自信是一个谋士必须具备的。”黄月英说着看向刘璋:“月英认为,主公心里对曹操有心结,月英不知这种心结怎么来的,但不管怎样,主公应该消除它。

    如果是面饼,就捏碎它,如果是核桃,就砸碎它。像月英一样,有完全的把握战胜对手。”

    刘璋沉默着,过了许久,叹了口气:“月英你说得对,好像我是有些脱不开的心结,可是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请求做北伐先锋?”

    黄月英笑道:“三个原因,第一,当时我劝主公,主公不会听。第二,月英自到川营,毫无功勋,需要树立军事威望。第三,我们确实有仗必须打。”

    “哦?什么仗。”

    “据报,曹操为了防止我军北上,从长安向青泥隘口增兵,宛城三万大军在曹操五位异姓大将之一乐进率领下,挺进樊城。

    樊城乃我荆州门户,若得,与襄阳成掎角之势,是防御荆州的重镇,也对中原成压迫之势,若失,成为曹军攻略襄阳跳板,襄阳直面曹军兵锋之下,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樊城,我军不得不取,否则荆州别说休养生息,想放松防御都不可能。”

    刘璋点了点头,听了黄月英的话,也觉得樊城太过重要,无论是否北伐,都必取之。

    “乐进,曹操五位异姓大将排名第二,有勇有谋,樊城驻三万张绣留下的西凉军,再加上青泥隘口的长安军队,实力不容小觑,看来本官这次还是得全力出击。”

    黄月英轻声一笑:“五位异姓大将排名第二,正好给我竖立军威,真是来得及时。”

    刘璋诧异地看着一脸自信的黄月英。

    黄月英道:“主公放心吧,虽然我更喜欢内政一点,但如果我连一个乐进都对付不了,如何做川军军师,主公只需给我三万精兵,和樊梨香两万农民军,然后公布天下,川军将倾力北伐。

    主公坐镇襄阳,我保证用这五万军队不日下了樊城,到时候要不要北伐,主公趁这段时间再想想。”

    “樊梨香的农民军?”刘璋不明白黄月英为什么点名要这支不堪一战的军队。

    “农民军有农民军的用处。”

    “这就是你找樊梨香来军议的原因吗?”

    黄月英笑道:“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主公要北伐呢,荆州休养生息,少不了樊梨香的,算了,这些事等下了樊城再说。”

    …………敲门声响起,法正放下竹简打开房门,黄月英站在外面。

    “原来是黄军师,有什么事吗?”

    “我能进去坐坐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478 67479 67480 67481 67482 67483 67484 67485 67486 67487 67488 67489 67490 67491 67492 67493 67494 67495 67496 67497 67498 67499 67500 67501 67502 67503 67504 67505 67506 67507 67508 67509 67510 67511 67512 67513 67514 67515 67516 67517 67518 67519 67520 67521 67522 67523 67524 67525 67526 67527 67528 67529 67530 67531 67532 67533 67534 67535 67536 67537 67538 67539 67540 67541 67542 67543 67544 67545 67546 67547 67548 67549 67550 67551 67552 67553 67554 67555 67556 67557 67558 67559 67560 67561 67562 67563 67564 67565 67566 67567 67568 67569 67570 67571 67572 67573 67574 67575 67576 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