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学着其他诸侯的手段,亲自为孟尧和董荼那解开束缚,以求加深这些蛮人对自己的好感,尽快结束战事。

    (未完待续)
------------

第403章 这么容易就降了

    刘璋身为益州牧刘皇叔,蜀候大将军,威名远播,竟然为自己解开束缚,都深受感动,董荼那低着头,孟尧拜道:“边人非欲战,实迫不得已。”

    “南王何意?”

    孟尧叹了口气:“蜀候,我孟家本为建宁大族,虽迫不得已遁入蛮荒,百年以来,也未忘记自己身份,自是希望大汉繁荣昌盛,蜀候乃帝室之胄,如今横跨荆益,兵锋鼎盛,先不说我孟尧是否有心向汉,就是真的有不轨之心,也不至于这个时候背反,但是。”

    孟尧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蜀候之策,确是虎口掏心啊,当初在江州设立南疆都护府,我边陲之勇士就已经垂慕汉化,无论男女,多有投汉者,族中酋长渠帅洞主国主,早有不满之意。

    这次南疆四郡叛乱,被迅速荡平,蜀候出五条恩政,眼看着不止四郡就要归心,我南中族人更是多有跃跃欲试者。

    以好厉害大将军为首,蜀候可知我南中边人有多少仰慕之?说句对好将军不恭的话。”孟尧抱歉地看向刘璋身后好厉害,对刘璋道:“好将军以一石匠,得今日之显赫地位,多少族人不平,谁都觉得比好将军厉害,在川军可出人头地。

    如此一来,我边人勇士岂不大量流失?我边人生活困苦,眼看着第一批,第二批迁入汉地的族人过上好生活,眼看着以前比我们还穷的五溪人过上好生活,眼看着嫁给汉人的族女,虽不算大富大贵,也不用挨饿。

    我南中的人口,女子能不流失?

    勇士,人口,女子流失,而且还有增大的趋势,四郡完全纳入蜀候麾下,我南中直面兵锋,人口流失会更严重,以前和四郡豪族一起,在灾荒时可在建宁,牂牁,永昌,越隽等地取点口食。

    现在蜀候统治四郡,谁不知道蜀候一向强硬,要是让蜀候在四郡站稳脚跟,我们边人灾荒之年,如何自处?岂不是要流失更多?

    丝绸之路虽开通对我们也有益,可是那益处实在是少,我们不归蜀候统治,要从丝路上面分点好处,只能靠抢,反而因为丝路经过南中,我们族人受到川军更大威胁。

    如上种种,蜀候吸纳我边民,断绝我生路,威胁我生存,焉能不让南中大小头领酋长洞主国主忌惮?

    蜀候怪我孟尧犯汉,实乃情不得已,就算我孟尧不犯汉,其他酋长们也会集结犯汉,反而让我孟家孤立,如果是蜀候处于这种情况,如何选择?”

    刘璋长出一口气,没想到孟尧作为蛮区首领,竟然能说会道,就像汉人中的学问人一般。

    孟尧的话简单归结一句,就是川军的政令,剥离了蛮人酋长的权力,所以他们不满,他们要反。

    “南王知道犯汉是错,被裹挟犯汉,难道就要一直错下去吗?”

    孟尧道:“蜀候,只要你答应收回五道恩政,南疆都护府不接纳南中边民,我孟尧保证,有生之年,绝不犯汉。”

    孟尧俯身下拜。

    “收回政令?”刘璋轻声道:“朝令夕改,那本侯成什么了?”

    “这……我南人绝不让蜀候吃亏,有厚报于蜀候。”孟尧顿了一下道:“据我所知,蜀候被汉庭册封,不止是荆州和益州,还包括南方交州之地,我愿大起蛮军,进攻交州,一为我南中取财,也为蜀候开道,同时保证蜀候丝路通畅。”

    “听起来不错。”刘璋笑了一下。

    “绝对不可。”黄月英上前一步,对孟尧道:“南王好意,我们心领了,朝令夕改,我主不为,而且南王刚才说被族人裹挟犯汉,难道南王那么确信能让蛮人攻交州不攻益州?交州那贫瘠之地,我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吸引南疆边民的。

    虽然士燮不遵朝廷号令,我主已受命接管交州,却拒不接受我主派出官员,也不交税,可无论怎么说,交州也是汉土,南人乃外区,结外攻内,还实施抢劫,我主担不起这个罪责。”

    “这位姑娘是?”孟尧看着黄月英有些疑惑。

    “乃我川军军师黄月英。”

    黄月英向孟尧拱了一下手。

    孟尧打量黄月英一遍道:“边人早听闻川军女军师黄月英,樊城斩乐进,江陵败周瑜,威名赫赫,乃古今第一奇女子,今日一见,真是人不可貌相,姑娘腹中锦绣,边人孟尧深感敬佩。”

    孟尧向黄月英施了一礼。

    “人不可貌相……”黄月英撇撇嘴,你这夸我,还是损我呢?

    “只是。”孟尧露出为难的神情:“黄军师说的很有道理,孟尧完全能领会蜀候的苦衷,孟尧打心里也不愿与川军交战,可是众怒难犯,黄军师要我如何说服族人?”

    黄月英道:“告诉他们当初五溪之事。”

    “五溪?”孟尧沉吟一下,猛地想起当初五溪变革前的情景,五溪人同样不满川军,于是五部联合反叛,最后却被川军大败,被迫接受川军条约。

    而现在看来,虽然五溪头领领主们,因为五溪边军的存在和大量族人迁移,已经没有了绝对独立的权利,但是他们依然担任旗主等官职。

    这就像一个穷的要命的自治国,还有一个富裕帝国封的小王,谁好谁坏,谁又说得清楚?

    当能独立的时候,穷国国主一定誓死捍卫,等真正成了富裕帝国的一个封国,只要没被过度压迫,境内变得富庶,自己少了许多忧虑,也能得过且过。

    至少现在看来,五溪的变化是好的,川军没有怎么干涉五部内部事务,就如同是川军治下的封国,你不能叛乱,有随征的义务,川军也有在灾荒时帮助你,出征给予犒赏的义务。

    贫穷战乱的自治国和温饱和平的封国,谁好谁坏,说不清楚,最终是一个习惯问题。

    现在五溪已经习惯了,而南蛮还没有习惯。

    孟尧抬起头对刘璋道:“蜀候和黄军师的意思是,要和当初五溪一样,以兵威屈服我边人吗?”

    黄月英笑道:“如果南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们可以不选择这样做。”

    孟尧沉默着,拿不定主意,刘璋道:“其实,本侯还是希望南王能力劝酋长们接受恩政,免动干戈,如今我川军,特别是五溪人,人人瞪着眼想杀人,到时候若真交战,本侯实在不敢保证,还会像当初在五溪一样伤亡那么小,如果伤亡大了,就覆水难收了。”

    孟尧考虑良久,终于横横心道:“好吧,孟尧愿降,这就回去劝说各部归降。”

    孟尧离开,好厉害嘟哝道:“好不容易抓来的,怎么就这样放走了?”

    刘璋对黄月英道:“月英,你说这孟尧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察言观色,应该是真的。”

    “不会吧,这么容易就投降了?”刘璋可记得诸葛亮是七擒七纵,才将孟获收服,感情这孟获他爹,这么好降服呢,自己真是好运气啊。

    黄月英笑了一下:“好了,主公,我去营中看看周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334 51335 51336 51337 51338 51339 51340 51341 51342 51343 51344 51345 51346 51347 51348 51349 51350 51351 51352 51353 51354 51355 51356 51357 51358 51359 51360 51361 51362 51363 51364 51365 51366 51367 51368 51369 51370 51371 51372 51373 51374 51375 51376 51377 51378 51379 51380 51381 51382 51383 51384 51385 51386 51387 51388 51389 51390 51391 51392 51393 51394 51395 51396 51397 51398 51399 51400 51401 51402 51403 51404 51405 51406 51407 51408 51409 51410 51411 51412 51413 51414 51415 51416 51417 51418 51419 51420 51421 51422 51423 51424 51425 51426 51427 51428 51429 51430 51431 51432 5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