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刘璋,刘备,孙权辖下加起来的总和,天下大势尽归曹操,作为一路跟曹操滚过来的文武,岂能不老怀大慰,兴奋莫名。

    “主公,如今我军接连大胜,西川刘璋也按耐不住,据报,刘璋大起三军,裹挟南蛮西羌,共计三十余万,杀奔雍凉刘备,雍凉大战,一触即发啊。”一名文官上前禀道。

    曹操坐着川商销售的华贵椅子,拳头捶着椅背:“嘿嘿,这刘璋,竟然有今日之势,三十万大军,刘备有多少军队?”

    荀彧上前禀道:“刘备麾下有关中步兵十万,骑兵三万,雍凉北部步兵三万,骑兵三万,西凉步兵一万,骑兵十二万,共计三十二万。”

    “那实力相当啊。”曹操笑道。

    “非也。”荀彧道:“刘备刚刚拿下西凉,各个军阀只是名义归附,特别是西凉军,骑兵数目庞大,却大多曾经是韩遂的附庸,韩遂投敌,这些人的忠诚,殊难预料。

    如今刘备能够完全指挥的,乃是以前的马氏西凉军五万,刘备从石城到长安招安的嫡系步兵八万,骑兵两万,共计十五万,雍州军阀比西凉军阀的忠诚好一点,预计八万,也就是说,真正能让刘备诸葛亮放心指挥的,只有二十三万,低于刘璋的军队。”

    程昱上前道:“主公,荀大人对刘备军分析在理,可是刘璋的三十万大军,也未必就能如指臂使,据报,刘璋的三十万大军,有一半是蛮兵和羌兵,这些人的忠诚,未必就很高。”

    荀彧道:“蛮兵与羌兵忠诚未必高,但是刘璋对羌人和蛮人的控制非常厉害,恩威并施,羌人与蛮人对刘璋既感恩又恐惧,我认为,只要不是刘璋军遭逢大败,逢遇绝路,这些裹挟的胁从军,都不会叛逃。”

    “刘璋大败之期不远。”荀攸出列,朗声道:“我认为,刘璋此战必败,因为这次刘璋出征,有三大致命的不利因素。

    第一,法正在荆州,黄月英在南中中毒,至今没有愈合,也就是川军无谋主,以刘璋之才,或可战胜赵韪,张鲁,刘表等流,但要与诸葛亮庞统对敌,必败无疑。

    第二,川军虽强,却是步兵,阳平关一战,西羌一战,川军两次大败西凉军,天下将川军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是靠智谋取胜,而不是真正的对决。

    川军再强,也是步兵,这次刘璋共启动三万汉骑,十万西羌骑兵,川军汉骑的战力就不用说,肯定不是西凉军对手,西羌骑兵就算如荀彧大人所说,忠诚可靠,也绝不是西凉骑兵对手。

    在我看来,唯独王双麾下四万东青衣狼骑,有一定的骑兵战力,川军骑兵绝不是西凉骑兵对手,因为骑兵的弱势,刘璋将在雍凉吃大亏。

    第三点,是川军最致命的弱点,川军在无谋主,骑兵战力不济的情况下,竟然只准备一年不到的粮草,就妄想拿下西凉雍州,痴人说梦,要知道,刘璋面对的可是以诸葛亮庞统为首的奇才,关张赵为首的盖世猛将。

    综上所言,荀攸认为,此战刘璋必败无疑,刘璋若败,荆益元气大伤,天下唯一一个能与主公一较长短的诸侯,毁在他愚蠢选择的战机上,天下一统,必归主公。”

    “天下一统,必归主公。”

    群臣参拜,曹操哈哈大笑:“听荀公达之言,豁然开朗,刘璋向来刚愎自用,我听说这次群臣力谏,连法正都劝阻北征,还一意孤行,不败待何,我还正担心着刘璋呢,没想到他自取灭亡,去一心头大患,哈哈哈哈。”

    “主公。”郭嘉缓步出列,曹操立即停止笑声,看向郭嘉:“奉孝,你可是不赞同荀攸之言?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主公,郭嘉完全赞同公达之言,只是这样的推断,我们已经经历太多。

    当初刘璋入涪城,五千对五万,有人说他自取灭亡,当初刘璋入汉中,四万对六万,翻越天荡白水,有人说他操之过急。

    当初刘璋声言伐刘表,十万对四十万,有人说他自取其辱。

    当初荆益世族心怀叵测,刘璋屠杀数十万人,血染江水,有人说他必定灭亡。

    西羌之战,瓦解二十万雍凉联军,西羌完全倒向川军,川军脱胎换骨。

    南中之战,深入穷山恶水,降服南蛮七部,开通西南丝绸之路。

    凡此种种,事前皆道不可能,刘璋却将它们一个个变成可能,以至于今日刘璋急速崛起,成为我军最大威胁。

    这次征讨雍凉,看似也不可能,但是比起刘璋之前遭遇的困难,可谓小的太多,我们决不可大意。”

    郭嘉说完,群臣窃窃私语,纷纷点头,他们也想不明白,为何一直不看好的一个人,却一步步到达巅峰,听了郭嘉的话,哪怕荀攸的分析言犹在耳,群臣也觉得刘璋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攻下雍凉。

    荀彧沉吟一会,上前道:“主公,荀攸分析如理,郭嘉见识广博,但我军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我军目前的重点还是河北,但刘璋不得不防,主公可以对刘璋做一些布置。”

    “我大军远在河北,如何布置?”曹操问道。

    荀彧道:“法正带三万荆州精锐出青泥隘口,牵制关中刘备军,属下建议,立即发令宛城张辽,武关夏侯渊夏侯惇兄弟,佯动于宛城,牵制法正,减轻刘备军关中的压力。

    另外我们可以将刘备到手的地盘封给他,可以封刘备为凉州刺史,兼领三辅之地,封凉侯,拜车骑将军。”

    “如此甚好。”曹操大喜:“有刘备在雍凉撑着,两败俱伤,待我军定鼎河北,挥军南下,当摧枯拉朽,一统天下。”

    “主公英明。”群臣叩拜,声震大殿。

    ………………川军二十万大军齐聚汉中,西羌十万军队,与韩遂三万西凉军蓄势待发。

    刘备军紧张不已,本来还准备率军消灭氐人首领折兰英,小盘山北宫止,听到川军到来,急忙派孙乾简雍前往氐人北地大营,北宫止的小盘山,与折兰英北宫止结盟。

    刘备受封凉侯,领西凉刺史,兼领三辅之地,拜车骑将军,封赏了讨伐韩遂的功臣后,立即率领大军南下。

    吱呀的车轮声在干燥的荒原上压抑地响着,刘备诸葛亮坐在车中谈论战况。

    “主公,这次刘璋北伐,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

    诸葛亮云淡风轻,本来刘备对刘璋进犯,忧虑很重,这时看到诸葛亮成竹在胸,心下大定。

    “首先是法正,三万荆州精锐,要过青泥隘口就难,更别说还有曹军张辽,夏侯兄弟骚扰,留守长安的关将军,只需少量兵力,就可让法正难以北犯。

    然后是刘璋的三十万大军,这三十万大军,犯了几条致命错误,少谋主,骑战生疏,粮草匮乏。

    无论哪一条,都可让川军大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优势骑兵,与川军对抗,立于不败之地,就算不胜,我们也可以拖到川军粮草耗尽,所以这一战,我们还没打,川军就已经败了。”

    “先生一言,醍醐灌顶,只是我不明白。”刘备皱眉道:“既然先生能看出川军必败无疑,难道刘璋一点没有察觉吗?竟然不顾法正和手下文武劝阻,执意北伐,刘璋一意孤行至厮,当真可怕。”

    “主公。”诸葛亮长出一口气:“刘璋不是一意孤行,是此人胸有大志,可惜天妒枭雄,刘璋,只剩下一年寿命了。”

    “原来如此。”刘备吸一口气:“看来刘璋是趁着这一年,为他儿子打下一个足够的基础,此人当真见识高远,可是竟然拿我们开刀。”

    诸葛亮笑笑:“主公慧眼,我在成都观察过其长子刘循,刘循小小年纪,好学成性,在神童周不疑教导下,才能更是出类拔萃,治理一方,绝不成问题,假以时日,就算治理一国,也未必不能。

    但是其才非乱世之才,川军有此人执掌,我军无忧。”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355 75356 75357 75358 75359 75360 75361 75362 75363 75364 75365 75366 75367 75368 75369 75370 75371 75372 75373 75374 75375 75376 75377 75378 75379 75380 75381 75382 75383 75384 75385 75386 75387 75388 75389 75390 75391 75392 75393 75394 75395 75396 75397 75398 75399 75400 75401 75402 75403 75404 75405 75406 75407 75408 75409 75410 75411 75412 75413 75414 75415 75416 75417 75418 75419 75420 75421 75422 75423 75424 75425 75426 75427 75428 75429 75430 75431 75432 75433 75434 75435 75436 75437 75438 75439 75440 75441 75442 75443 75444 75445 75446 75447 75448 75449 75450 75451 75452 75453 7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