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责任是杀了天子的川军,第二是司马懿,第三才是父亲,两位先生不责怪第二第一,却责怪我父亲这个第三,是不是有失公允?”

    荀彧和荀攸默默听着,曹冲说话有条有据,而且辩才能力极好,都让他们惊讶,也相信曹冲说的话是真的,现在曹冲一条条说出来,两人都觉得事情脉络清晰了很多。

    “第二个,父亲称王,冲儿在这里给两位先生带话,我父亲说了,他此生不会有叛汉篡帝之心,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我父亲说他以前青年时期,一生的最大梦想就是当个征西将军,为大汉荡除胡寇,要不是川军坐大,父亲不得不发动关中之战,肯定击灭乌桓,击败鲜卑,连匈奴也会完全掌控,而不是现在这样给他们一块地,任他们放牧。

    现在父亲已经是魏王,人臣已极,父亲说,人这辈子不能太贪心,贪心的人是自取其祸,王爵,够了。

    大汉祖制,异姓不得封王,父亲称王,不管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心思,那都是背叛汉家法度,两位先生忠心汉室,不满也是正常。

    但是两位先生应该明白,刘璋封了蜀王,加封大将军,还有皇太后摄政,如果父亲是一个公侯,如何与刘璋对抗?这级别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相信两位先生也知道,爵位,绝不只是一个虚名吧?

    而且两位先生考虑了我军的状况吗?现在那么多新晋的家族子弟,如果父亲爵位不变,依然是公侯,官职都已经定型了,父亲拿什么去册封新进的官吏武将?难道把以前的官吏武将撤职吗?

    别说父亲没篡位野心,退一万步讲,就算父亲野心很大,妄图封王称帝,可是以父亲的行事作风,也不会如此急功近利图虚名,这岂不与袁术之流一样吗?”(未完待续。)
------------

第834章 等等,有一个漏洞

    “自封魏王,可以说是万般无奈之举,不是这样,不足以与刘璋对抗,不是这样,不足以驾驭百官,两位先生还请体谅父亲良苦用心啊。”

    曹冲站起来,向荀彧荀攸作揖,荀彧荀攸连忙站起还礼,他们的确对曹操异姓称王不满,现在听了曹冲的话,依然不满,但是已经好了许多。

    如果曹操害怕什么祖宗之法,罔顾与刘璋对抗的筹码,不能笼络收拢世族力量,那才是昏主。

    明主,必然如此为,而明主如此为又与自己理念相违,荀彧荀攸心里也复杂起来。

    “第三点,曹冲对荀家沦落,向两位先生赔罪,两位先生早年跟随父亲,兵不过万,粮草军械匮乏,到后来一统中原河北,两位先生汗马功劳,荀家汗马功劳,是我们曹家对不起荀家。

    但是父亲也有不得已之处,颍川之事相信两位先生都能理解,我们不能去占领颍川,保护着颍川,那纯粹是给川军骑兵送靶子,以至于经过颖水之战,后来的大迁移,荀家地位大大下降。

    而这大半年来,各个世家都热火朝天的挤进朝堂,荀家因为被归入嫡系,被其他世族疏远,可是两位和父亲也有隔阂,以至于荀家里外不是人,这都是我曹家之罪。

    可是两位先生想想,我们被川军打的只剩下二十万北方军队,川军七十多万,我们不得不依靠各大世族力量,如果在这大半年里,在世族捐钱捐粮,补充兵员的时候,还刻意偏袒曹家原来的嫡系,那其他世家会怎么想?

    所以父亲只能暂时疏远了两位,奉孝先生称病在家,父亲也没去看望,为的就是先击败川军,待击败川军之后,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相助什么?”荀彧问了出来,荀攸也看着曹冲,隐隐已经猜到什么,心中难掩惊骇。

    “父亲有难,请两位先生相助。”曹冲对荀彧荀攸拜礼,重新道:“两位先生也知道,如今曹军近六十万人,其中三十几万是世族的,而钱粮几乎全部掌握在世族手上,那些世族捐赠的钱粮,全部交给了司马懿保管,我们的府库几乎什么也没有。

    这样的局势,父亲担心恐怕沦为第二个天子,哦,曹冲年幼说错话了,恐沦为第二个孙权,我父亲什么性格的人,两位应该比曹冲清楚,那是生不如死。

    这次战败川军以后,外部威胁就消除了,两位应该知道一个不团结的势力,最可怕的不是面对强敌的时候,而是在强敌消失以后。

    父亲敢肯定只要击败川军,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力争夺战,首先要打击的就是父亲嫡系势力,后果不堪设想,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主公和少公子要我们怎么做?”荀彧沉吟半响说道,一开始萌生了离去的志向,不管世家与曹操争的你死我活。

    但毕竟跟随了曹操十几年,现在曹冲解释了所有误会,又诚心相求,荀彧还是无法做到置之不理。

    “内外相击。”曹冲简单地说道:“击败川军以后,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利争夺,我们先下手为强。

    一共分为三路。

    第一路,曹冲已经联系了奉孝先生,待胜了川军以后,留在父亲身边,静观其变,若是世族不轨,可出谋划策,奉孝先生可指挥徐晃将军的亲卫军,保护父亲安全,其余部队稳定邺城中央。

    第二路,荀彧先生现在还是掌握一定府库,千万不能放手,还必须保证有钱有粮,如果司马懿老奸巨猾,这次没有去当主帅,而是留在邺城控制补给,若是司马懿背叛,荀彧先生可总揽内政,和嫡系军补给,保证我军无后顾之忧。

    第三路,公达先生,你随张辽将军一起征伐关中,张辽将军的忠诚,父亲绝对放心,同时也是文武全才,但是第一需要公达先生辅佐军事,在谋略上张辽将军绝不如公达先生。

    第二需要公达先生辅佐整军,现在我曹军的组成,这家军,那家军,太多了,张辽将军不是莽夫,但是对于应付这些显然也不是那么娴熟,需要公达先生出主意。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等到曹军击败川军,进入关中,公达先生告诉张辽将军,我们这次出动的军队有田豫将军的渔阳突骑,还有于禁毛玠的步兵,李典张燕张绣等将军的部曲,还有夏侯渊曹洪等家族大将。

    父亲的意思是,这些军队用来控制函谷关和青泥隘口,然后在关中开始大封功臣勇将,公达先生应该知道了吧?”

    荀攸惊道:“少公子的意思是,接着封赐功臣,重新整军?甚至重新编制?”

    “没错,这大半年没有这个机会,只能让这家军,那家军,横行朝堂,但是有了这个机会,必须快刀斩乱麻,将这些军队统治权收到中央,否则算什么军队?否则外敌消除,我们自己就要分裂了。”曹冲脸上表现出与他稚嫩脸蛋不符的愤怒之色。

    “但是那样一来,恐怕激起世族叛乱。”荀彧担心地说道。

    荀彧荀攸都清楚,这些军队是世族一把拉扯起来的,现在各个世家都成了空壳,就剩下这些军队和将军了,要是把这些全部收入中央,给曹操指挥,那家族还剩下什么?

    “要不然用嫡系军队卡主函谷关和青泥隘口干什么?要不然荀彧先生控制补给干什么?要不然让奉孝先生待在主公身边指挥亲卫军做什么?”

    荀彧荀攸脸色都变得凝重,好大的手笔,自家主公可真是一代雄主,刘璋死后,只要主公控制军权,天下何人敌手?

    “世族军队不反则已,若反,前面有川军,后面退路被封,补给中断,必败无疑,有奉孝先生在,徐晃等将军护卫,主公无忧。

    如今世族的力量被抽空,只要军队去了关中,那世族想造反,也没得造反,只能束手就擒。”

    “主公好凌厉的手段……等等,少公子,这不会是你的主意吧?”

    曹冲淡淡点头:“冲儿稚嫩,是父亲,程昱大人一起完善的,光是冲儿一个人,实在不济事。”

    荀彧荀攸猛地一惊,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面前的曹冲,他们知道曹冲不是小聪明,但是没想到智慧到这个程度,这绝对堪比天下绝顶谋士啊。

    关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曹军击败川军进入关中,函谷关,青泥隘口卡死,那世族军队还有出路吗?

    到时候张辽和荀攸整军,重新编制,如果造反,第一,没补给,第二,后方家族力量还在曹军手中呢,怎么反?

    而且别忘了,北方还有曹操的女儿折兰英十万大军。

    到时候只能接受整编,这简直等同所有世家将所有家产,一粒粮食不剩的捐给曹操,到时候世族肯定心头滴血,悔断肝肠。

    这一招够狠,且面面俱到,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9897 109898 109899 109900 109901 109902 109903 109904 109905 109906 109907 109908 109909 109910 109911 109912 109913 109914 109915 109916 109917 109918 109919 109920 109921 109922 109923 109924 109925 109926 109927 109928 109929 109930 109931 109932 109933 109934 109935 109936 109937 109938 109939 109940 109941 109942 109943 109944 109945 109946 109947 109948 109949 109950 109951 109952 109953 109954 109955 109956 109957 109958 109959 109960 109961 109962 109963 109964 109965 109966 109967 109968 109969 109970 109971 109972 109973 109974 109975 109976 109977 109978 109979 109980 109981 109982 109983 109984 109985 109986 109987 109988 109989 109990 109991 109992 109993 109994 109995 10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