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淡淡一笑道:“不管她说什么,答案肯定都是对的。”

    李复道一怔。

    .........

    大堂上,李庆安的琴弦已经拨动了,尽管改造过的古琴和后世吉他还是有所不同,但经过李庆安几天的练习,他还是渐渐找回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一曲《悲伤的西班牙》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弹响了,琴声回旋,仿佛一个忧郁的灵魂停靠在了西方的海岸,一名激情的西班牙女郎在月光下风姿卓越,随着琴声在海边奔舞,去抚慰那个孤独的灵魂。

    李庆安深情地注视着不远处如天鹅般美丽的姑娘,那俨如出水芙蓉般的白衣仙女在他脑海不时浮现,那清丽绝伦的倩影,那天籁之音,他的琴声只给她一人。

    优美的旋律使舞衣深深地陶醉了,这是一首她从未听过的乐曲,它是那么婉转悠扬,是那么深沉如水,它就如夜空中陪伴在她窗前的那一轮明月,轻轻地拨动了她那颗敏感而忧伤的心。

    她不由将小琴合拢在掌心,放在自己胸前,他究竟是谁?他的声音自己似乎似曾相识。

    ..........

    除夕宴还在继续,但客人已经告辞了,舞衣也回到了自己院子,她坐在窗前,银色的月光洒在她那白皙的脸上,月色映照出她眼中的寂寞和忧伤,她默默地凝视着桌上的小琴,那如流水般的六弦琴声又滑过了她的心头,拨动着她的心弦.......

    ...........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三章 东市失火

    李庆安没有久呆,喝了几杯水酒后便离开了相国府,今晚月光清澈,一轮弯月明亮而皎洁,白银般的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长安的街头,马蹄声杂沓,走在寂静的大街上。

    李庆安的脑海里仍然萦绕着她如空谷幽兰般的柔美身姿,他忘不掉她离去时的孤单背影,还有她寄人篱下的无奈和哀伤......

    李庆安长长地呼出一口白气,他仰望着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仿佛明月变成了她清丽娇美的容颜。

    ........

    时间早已经过了关闭坊门的时刻,今晚是除夕,无数人家都在守岁等候着天明,今晚长安的坊门破例不关,不时有一辆马车从街头疾驶而过,黑暗中传来一阵阵犬吠声。

    忽然,几条黑影从前方的黑暗处奔出,直向东市方向奔去,李庆安本能地拉了一下缰绳,有些奇怪地望着这几条黑影,他的目力非同常人,他隐隐看到这几人似乎都穿着衙役的皂衣。

    ‘莫非他们在抓贼?’

    李庆安心中存了一丝疑虑,他继续向前走,快要走到崇仁坊的东坊门时,忽然,一股浓烟在东市方向直冲而起,在月圆星稀的夜空中格外清晰。

    “啊!走水了。”几个守坊门的差役一起叫了起来。

    李庆安一夹战马,向东市方向疾冲而去,他心中着实有些奇怪,衙役的怪异在先,而失火之事在后,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他现在离东市非常近,不过两里路程,还没到东市,便听见铜锣敲得当当响,有人大喊:“走水了!走水了!市署烧起来了,快去救火啊!”

    大街上,到处是跑去看热闹的民众,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看热闹的兴奋。

    李庆安赶到东市时,已经是人山人海,附近几个坊的人全部跑来看热闹了,东市大门口已经被衙役封锁,不准人进去,但从大门口可隐隐看见里面的情景,只见市署浓烟滚滚,火势虽然很大,但已经被控制住了,人影奔跑,无数的衙役和金吾卫士兵在担水救火,其中也有巡查营士兵的身影,刚刚赶来的市署署丞急着直跳脚,但有一人却镇定自若,指挥着衙役和士兵们救火。

    此人正是万年县令杨钊。

    他的形象极为英勇,官服穿戴得整整齐齐,指东喝西,威严十足,只听他隐隐大喊,“救人第一,无论如何不能让大火烧了商铺!”

    旁边十几名商人在他面前跪下直磕头,感激涕零。

    这时一名衙役骑马飞奔而出,对所有看热闹的民众大喊:“杨县令奋勇救火,火势已经被控制,没有伤及一人!”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无数人在热烈的鼓掌,这时,李庆安忽然看到了荔非守瑜,他带着十几名骑兵在一旁维持秩序。

    李庆安催马上前,远远低声喊道:“守瑜!”

    荔非守瑜一回头,见李庆安来了,他连忙上前道:“将军!你也赶来了?”

    “我只是正好路过。”

    李庆安摆摆手,低声问道:“我来问你,这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

    荔非守瑜向两边看了看,见有人,他连忙李庆安拉到黑暗处,低声道:“确实很蹊跷,我们有个弟兄正好在附近,他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什么问题?”

    “大约半个时辰前,那弟兄发现空中飞来一盏孔明灯,飞得很低,没有超过东市的城墙,应该就是附近飞来,孔明灯飞进市署后,便着了,可奇怪的是另外两个地方也同时冒出火光,这就和咱们烧进奏院一个样,然后更奇怪是,火势刚刚燃起,甚至报警还没发出,杨钊便率领大群衙役赶到了,哼!这做得也太明显了。”

    李庆安点点头,“我知道了,你一定要嘱咐那个兄弟,千万千万不要传出去。”

    说完,李庆安一拨马,便向平康坊的相国府而去。

    .......

    东市失火,刚刚得到消息的李林甫,已经乘马车驶出了府门,正好李庆安骑马赶来。

    “相国,请留步!”

    侍卫们认识李庆安,马车停了下来,李林甫拉开车帘一角笑道:“七郎,怎么又回来了?”

    “相国,我刚从东市而来。”

    “哦!东市的火势如何了?”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在长安杨县令的英勇指挥下,东市的大火已经被控制住了。”

    “杨钊?”李林甫不露声色地笑了笑道:“他这个县令倒是很尽职尽责嘛!”

    “当然,解铃仍须系铃人,这把火他不去救,还能指望谁去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438 27439 27440 27441 27442 27443 27444 27445 27446 27447 27448 27449 27450 27451 27452 27453 27454 27455 27456 27457 27458 27459 27460 27461 27462 27463 27464 27465 27466 27467 27468 27469 27470 27471 27472 27473 27474 27475 27476 27477 27478 27479 27480 27481 27482 27483 27484 27485 27486 27487 27488 27489 27490 27491 27492 27493 27494 27495 27496 27497 27498 27499 27500 27501 27502 27503 27504 27505 27506 27507 27508 27509 27510 27511 27512 27513 27514 27515 27516 27517 27518 27519 27520 27521 27522 27523 27524 27525 27526 27527 27528 27529 27530 27531 27532 27533 27534 27535 27536 2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