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公请前面带路。”

    令狐飞跟着宦官向大殿走去,走到一个较黑处时,令狐飞悄悄将一片金叶子塞给了宦官,宦官一怔,随即喜上眉梢,立刻将金叶子收了,“令狐尚书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呢?”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宦官深黯此理,他见左右无人,立刻低声道:“刚才圣上在召见王相国,再谈军务之事,好像是北唐军队有异常调动。”

    令狐飞心中一惊,北唐军队有异常调动,他当然知道,他也是为此事而来,没想到被王珙抢先了,而且圣上竟然没有叫他一起商议,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把他排挤出决策圈吗?

    令狐飞心中疑虑,他连忙拱手谢道:“哦!多谢公公相告。”

    老宦官又低声道:“昨晚鱼公公也写奏折来了,他坚决支持太子。”

    令狐飞心中大喜,鱼朝恩是襄阳观军容使,手握襄阳二十万大军,如果他肯支持太子,形势显然对太子更有利了。

    “多谢公公,曰后必有重谢!”

    令狐飞随着宦官走进了御书房,正好,迎面见王珙从里面走了出来,两人对望一眼,王珙立刻挤出了灿烂的笑容,拱手道:“呵呵!让令狐尚书久等了。”

    “相国有点自作多情了吧!是圣上让我等候,和相国有什么关系?”令狐飞回答道。

    王珙的脸也阴沉下来,“看来令狐尚书的心情不好啊!那好吧!不耽误你了。”

    他和令狐飞擦肩而过,肩膀却重重地撞了令狐飞一下,随即冷笑两声,扬长而去。

    令狐飞捂着肩膀,狠狠盯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了一丝杀机,将来太子登位,当先杀此人。

    一名小宦官跑了出来,见到令狐飞,立刻道:“令狐尚书,圣上召见!”

    “嗯!”

    他答应一声,走进了李亨的御书房。

    御书房内,李亨正负手站在地图前,目光里充满了担忧,他刚刚得到王珙上呈的情报,一支五万人的北唐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四万军进驻汝州,一路一万人进驻豫州,据说主将是大将李晟,李晟虽然只是二线大将,但此人极受李庆安重视,一般都是发动大战时出现,此人忽然出现在汝州,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另一个消息,李光弼也率五万军进入了关中,难道他是要发兵汉中?刚才王珙的意思是说,李庆安很可能要发动对南唐的战役了,如果是这样,自己该如何应对?

    “臣令狐飞参见陛下!”

    李亨转过身,见令狐飞已经出现在自己身后了,便点点头道:“爱卿免礼!”

    “谢陛下!”

    李亨长长叹了口气,“令狐爱卿,朕刚刚接到消息,李晟已经率领五万大军进驻了豫州和汝州,朕很忧心啊!”

    令狐飞一怔,他只知道李光弼率军入关中,却不知道李晟出兵汝州一事,他急问道:“陛下,同时出兵汝州和豫州的情报可靠吗?”

    “应该可靠!王相国很有把握,四万军在汝州,一万军进驻豫州。”

    令狐飞研究过地图,对襄阳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一听便明白了北唐军的战略企图。

    “陛下,北唐军明显是要攻打南阳了。”

    “何以见得?”

    李亨虽然对令狐飞有了成见,但他对令狐飞的谋略却是很相信,听他这样一说,李亨立刻有点紧张起来。

    “陛下请看地图!”

    令狐飞指着地图道:“汝州位于南阳正北方,而豫州在南阳东南方,李晟主力驻扎汝州,明显是要正面攻打南阳,而豫州的一万军则是穿插到南阳之后,极可能是攻打新野,断南阳的后路,南阳若失,襄阳的大门就开了。”

    李亨仔细看了看地图,确实如此,尽管豫州和南阳之间还隔一个唐州,但唐州几乎没有驻军,再加上安西军的骑兵速度,几乎完全可以奇袭新野,只是他还有一点不明白。

    “爱卿所言虽然有理,但按照李晟的姓格,不动则已,一动必是突袭,他很早摆出这架势,不就告诉我们他的战略了吗?朕不太明白。”

    “陛下,李庆安从来不会只争一城一域,他若要攻打南唐,必然是两线同时作战,他之所以在襄阳摆出架势,其实就是想吸引我们关注襄阳,但是他的真正进攻,一定是从汉中开始,所以李光弼才会领军入关中,陛下,臣和李庆安打交道多年,深知其谋略。”

    李亨也在想李光弼军队进关中后会做什么,但他在关中的探子尽没,根本就无从知晓,令狐飞的话使他如梦方醒,他急忙追问道:“那依尚书之意,我们该如何应对。”

    “陛下,臣有两个建议。”

    “嗯!你说。”

    渐渐地,李亨已经忘记了对令狐飞的不满,现在他只关心如果能抵御住北唐军队的进攻,其他都不重要了。

    令狐飞心中暗喜,他已经一步步把李亨的思路控制住了,他缓缓道:“第一个建议,我们放弃襄阳,撤军回蜀中,利用巴蜀的地形,集中兵力和北唐军对抗。”

    其实这个建议是令狐飞刚刚才意识到,既然鱼朝恩支持太子,若鱼朝恩的大军能回来,必然会大大加强太子的势力。

    李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点点头,“这个建议朕会考虑,爱卿再说第二个建议。”

    “臣的第二个建议是:大敌当前,切不可先生内乱,臣劝谏陛下保全太子,一心对外。”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章 静室密商

    傍晚时分,持续一天的大搜查终于结束了,搜查虽然结束,但抓捕北唐探子才刚刚开始,军队一共抓捕了五千四百余人,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以私藏军械的名义被抓捕,大量抓捕疑犯引起了成都民众的强烈愤怒,左相崔圆立刻上书李亨,他指出民间之所以藏有大量军械,是因为当年哥舒翰军士兵的大量逃跑,将军械带入了民间,这和北唐无关,希望李亨立刻下旨释放这些无辜的民众,维持成都的稳定。

    但剑南节度使郭英却信誓旦旦保证,北唐探子一定就在这五千四百人中,决不能轻易放走,一定要一个个辨认,宁可错抓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人。

    一直到夜里,李亨才终于下旨,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意见,可以解除成都的戒严,但五千余民众中极可能藏匿有北唐探子,希望军方尽快甄别放人,恢复平静。

    彭王府,李仅的情绪极度低落,今天下午,他急匆匆赶进宫,想要揭穿令狐飞的阴谋,但他却遭遇了冷遇,父皇借口身体疲惫,竟然不见他,但很快宫中传来消息,圣上并非身体疲惫,而是令狐飞的话触动了圣上,令狐飞走后,圣上一直在沉思之中。

    很明显,令狐飞今天的一席话已经说动了父皇,尽管父皇没有明确表态,但不肯见他,就是一种暗示,一种不妙的信号。

    “先生,现在我该怎么办?父皇一定是放弃我了。”李仅声音带着一种哭腔,透露出他内心深深的惶恐,他是个悲观懦弱者,稍挫即言败,他仿佛看见了李辅国目光中的阴毒,仿佛看见二哥下令将他绑缚刑场,那高高的斩头刀举起,令他不寒而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762 101763 101764 101765 101766 101767 101768 101769 101770 101771 101772 101773 101774 101775 101776 101777 101778 101779 101780 101781 101782 101783 101784 101785 101786 101787 101788 101789 101790 101791 101792 101793 101794 101795 101796 101797 101798 101799 101800 101801 101802 101803 101804 101805 101806 101807 101808 101809 101810 101811 101812 101813 101814 101815 101816 101817 101818 101819 101820 101821 101822 101823 101824 101825 101826 101827 101828 101829 101830 101831 101832 101833 101834 101835 101836 101837 101838 101839 101840 101841 101842 101843 101844 101845 101846 101847 101848 101849 101850 101851 101852 101853 101854 101855 101856 101857 101858 101859 101860 1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