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非元礼愕然,他不明白李庆安的意思,“上将军,卑职不太懂.....”
“方向没错,手段也没错,只是时间点你没选对,当时我们刚得河中,是需要稳固占领地之时,那个时候大食虎视眈眈,我们需要河中平静,需要两派教徒和解,不能再有任何事端,所以你纵容祆教徒,时间选错了,但如果你现在再做,或许我不但不会处罚你,还会嘉奖你,明白了?”
荔非元礼似懂非懂,半响才道:“卑职大概明白了。”
“不明白也没关系,我会命韦青平也跟你同去信德,他出任信德长史,有什么不明白,你可以和他多多商量。”
“是!卑职遵令。”
停了一下,荔非元礼又问道:“上将军,卑职想进攻天竺,首先打通一条通往吐蕃高原的道路,不知上将军是否同意?”
李庆安沉思一下道:“我原则上是同意,但不要急,慢慢来,咱们一步一步吞食天竺。”
得到了李庆安的肯定答复,荔非元礼大为兴奋,他最担心的一件事落了地,他站起身,躬身行一礼,“那卑职先告辞了。”
李庆安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对他道:“老荔,我们可是一起从粟楼烽戍堡打出来的,你是我最信任的心腹,当初你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我希望你在外面把胆子放大一点,拿出魄力来,不要怕出什么事,出了事我替你兜着,总之一句话,要让天下知道,我大唐不仅是仁义之军,同时也是强霸之军,犯我大唐者,以血洗之!”
荔非元礼重重地点了点头,“卑职记住了!”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八十四章 胡商造反
由于军方大规模征集千石以上民船,使得大量的胡商滞留扬州,不少在广州做生意的胡商也赶来了扬州,等待领回自己的船只,大食人、粟特人、波斯人以及南洋诸国的商人,两个月以上的聚集,已经使留在扬州的胡商超过了万人。
这些胡商主要是聚集在扬州北市一带,每天他们无所事事,各个酒肆内都挤满了喝酒和打听消息的胡人。
在北市外一家叫西域骆驼的酒肆里,近百名胡商聚集在这里,酒肆中人声鼎沸,卖酒的胡姬像蝴蝶一样在客人中来回穿梭,兜售刚刚运到的葡萄美酒。
胡商们则三五成群聚在桌前,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各个渠道得到的消息,家乡和赚钱永远是他们话题的重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焦急和不满在胡商们心中积压,他们谈话的嗓门开始变大了,平时做生意时遭遇到各种不公平随着酒精的熏蒸被释放出来。
“巴桑老弟,你那点货物怎么会交三百贯的税?我在广州也只交了一百贯税钱,而且我的货要比你值钱得多!”
“不可能吧!”
一名大胡子男子惊愕地叫了起来,“你怎么可能只交一百贯,你的货是珠宝啊!”
这是两个在巴格达做生意的粟特商人,家乡都在撒马尔罕,两人是邻居,一个叫巴桑,一个叫拉耶尔,最近巴格达市场上的丝绸价格大涨,两人便想着从大唐购货,万里行程当然不会空手而来,一个便买了大量的埃及棉布,另一人则带了不少珠宝,带珠宝的拉耶尔去了广州,而贩棉布的巴桑则来了扬州,棉布在扬州的价格更高一点,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各自回国,将会在巴格达碰头。
但意外却发生了,他们的座船都被唐朝军方临时征用,使他们滞留在了大唐,拉耶尔打听到他们的船是被征用到扬州一带,他便从广州赶来,今天刚刚赶来,便在扬州遇到了老乡巴桑。
两名胡商的谈话渐渐吸引了其他胡商的注意,众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拉耶尔,“你交一百贯钱税,是多少货值?”
“我带了两千贯钱的货,在市舶司填报税款时,我就老老实实填了两千贯钱。”
“他们没给你重新估值吗?”一名商人有些嫉妒地问道。
拉耶尔摇摇头,“我有大食的税单,给他们看了,看得懂看不懂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不问了,我就按两千贯钱缴税。”
“你确定只交了一百贯钱税?”又一人疑惑地问道。
“没错,二十税一,我当然只用交一百贯的税。”
“真主啊!这是怎么回事?扬州为什么要十税一!”
有人大喊起来,这一下,酒肆中仿佛炸了窝一样,又有人大喊:“明明朝廷有规矩,按大食的税单填货值,扬州为什么要重新估值,而估得很高,我根本没赚那么多钱!”
“是啊!按照他们的估值,实际上就是七税一了,税赋太高了。”
“不是税赋高,是他们在乱收税,找他们说理去!”
“找他们去!”
商人们视利润如命,过高的税赋侵食了他们利润,他们最初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暗骂大唐朝廷心黑,居然悄悄提了税,可当他们忽然发现,同样是大唐朝廷,广州依然是二十税一时,一种被欺骗的愤怒顿时油然而生。
酒肆中乱作一团,一百余名胡商跑出酒肆,怒气冲冲向市舶司衙门奔去。
中唐的关税收入分为陆海两种,陆地一般是由边军代收,往往就直接充入军费,这样就会照成驻军不同而重复收税的漏洞,所以李庆安在安西主政后,便在安西几个大城市内设立了税务司,由安西政事堂来收税,禁止军队代收。
而海上贸易关税则是由市船使收取,分别在扬州、明州和广州设立了市舶司,吴王李璘占领江南后,海外贸易税便成了他的一块重要的财政来源,为了便于管理,他取消了明州的市舶司,而合并到了扬州。
扬州市舶司衙门离北市不远,是一座占地颇大的建筑,门口有一片很大的广场,一般而言,这里只是管理衙门,具体收税在各个港口都有税吏,但最后税钱都要汇缴到这里来。
一百多名胡商冲到衙门前,立刻被守门的几名衙役拦住了,“这里是衙门重地,尔等不得闹事!”
一名汉语流利的胡商大喊:“叫你们官员出来,我们有话要问。”
正好扬州市舶司判官虞世安从衙门内走了出来,他见外面有一群胡人在叫嚷,连出来问道:“出什么事?”
衙役连忙道:“虞判官,这群胡商在闹事。”
“闹事?”
虞世安的脸立刻沉了下来,“闹什么事?”
胡商们见这名官员颇有大官样,便喊了起来,“朝廷的贸易税到底是多少?十税一还是二十税一?”
虞世安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他当然知道是多少?二十税一,朝廷早已发来牒文,但市舶使杨迅武却不肯更改,依然要按照李璘定的十税一进行收税,并对胡商们谎称朝廷暂时不改税。
虞世安一直很担心事情会败露,多收的税钱杨迅武没有登帐入库,而是在别处存放,虞世安很清楚杨迅武的意思,因为帐上税款和实际库中税钱存着在巨大差异。
杨迅武便想在朝廷正式清查前把差异补回来,如果朝廷长时间没有发现,能多收一天算一天,这是利用朝廷新旧交替的混乱时期,钻一个时间差的空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280
33281
33282
33283
33284
33285
33286
33287
33288
33289
33290
33291
33292
33293
33294
33295
33296
33297
33298
33299
33300
33301
33302
33303
33304
33305
33306
33307
33308
33309
33310
33311
33312
33313
33314
33315
33316
33317
33318
33319
33320
33321
33322
33323
33324
33325
33326
33327
33328
33329
33330
33331
33332
33333
33334
33335
33336
33337
33338
33339
33340
33341
33342
33343
33344
33345
33346
33347
33348
33349
33350
33351
33352
33353
33354
33355
33356
33357
33358
33359
33360
33361
33362
33363
33364
33365
33366
33367
33368
33369
33370
33371
33372
33373
33374
33375
33376
33377
33378
3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