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用铁棍撬、用石头砸,巨石纹丝不动,这时,有人点燃了主政堂,阁楼燃烧起来,在夜风的劲吹下,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滚滚,烈焰滔天,火势迅速波及到了整个市舶司,胡商们吓得连滚带爬逃出来,很多人都意识到闯下了大祸,四散奔逃,一些参与纵火的胡商更是吓得心惊胆战,连夜逃出扬州。
市舶司的大火将整个扬州城都惊动了,江都县衙、扬州州衙,以及驻扎在扬州的三万军队都出动前来救火,好在市舶司背后就是一条小河,有水源供应,大火烧了两个时辰后终于被扑灭了,这时,整个市舶司衙门已经被烧毁了大半,断壁残垣,被烧焦的屋梁仍然在袅袅冒着青烟。
直到大火扑灭后,市舶司的官员才渐渐来到现场,市舶使杨迅武更是受不了刺激,晕厥过去了,被救醒后他老泪纵横,仰天大哭,“账簿被毁,钱库被抢,我怎么向朝廷交代啊!”
众人对他充满了同情,很快,江都县令向他报告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账簿虽然被毁,但钱库无恙,库房石门没有被打开。
杨迅武翻了翻白眼,他更受不了这个打击,再次晕厥过去,现场一片混乱,刚才是救火,现在是救他。
可就在这时,很多下属都意外发现,所有市舶司的官员都来了,惟独判官虞世安不见踪影。
.........
市舶司判官虞世安是在黄昏时分离开了扬州城,他不得不走,黄昏时分,他从后门离开了市舶司。
他脱去官服,换了一身普通衣服来到广场,那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七千多胡商,人人情绪激动,狂吼乱叫,整个局势处于一种失控的边缘,他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他也明白了杨迅武为什么要放纵胡商闹事,他是要借胡商的手毁掉帐本,毁掉钱库,也就毁掉了他贪渎的证据。
他延迟税律,引起胡商闹事,最多是被革职,但查清了他贪污税款,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这就是杨迅武的狡猾。
但责任感使虞世安又从后门返回了市舶司,这时,杨迅武已经离去了,他便和最后的十几名官员放下了万斤巨石,封闭了钱库。
这种钱库最严格的一种防盗措施,再想打开钱库,只有将整个衙门拆掉,掘地一丈,从顶上将石库掀开,只有战争时期才会使用这种防盗措施。
封闭了钱库,虞世安随即离开了扬州城,沿着运河向北而去,他已经听到消息,李庆安正向扬州而来。
很巧,虞世安在半路上遇到了李庆安的亲兵,得知虞世安有紧急情况找李庆安,亲兵将他带去军事控制区方向,亲兵们知道李庆安已经出来了,应该就正在来扬州的路上。
当市舶司得大火燃烧得最旺盛时,李庆安正在离扬州约四十里外扎下了营帐,他准备明天返回扬州,但扬州城上空的滚滚浓烟和依稀可见的火焰,使他心中充满了疑虑,扬州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已经派人前去探听情况了,等待着亲兵们的答复。
李庆安背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这次来扬州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是发兵救援渤海国,其实便是肃清江淮官场,救援渤海国的事情已经暂时了结,但江淮官场的清理他才刚刚开始着手。
现在李庆安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泗州贪腐虽然是明摆在那里,但泗州毕竟是小州,又比较偏北,影响力太小,远远不如用扬州、润州、苏州、常州这些大州来下手有效果。
可是这些大州又不是立刻有典型案例出现,说实话,李庆安并不想在江淮官场上掀起滔天巨浪,这并不明智,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上台时就大开杀戒,就算是杀人最狠的朱元璋,也是在数年之后,当他位子坐稳了才动手。
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官员的错,关键制度,当朝廷混乱,失去监督时,若是他李庆安是太守,他也会忍不住伸手,他不要求官员们都是圣人,但他要求官员们遵循制度,遵守规则,这次他来江淮是想建立监督制度,而不是追究官员们的罪责。
“上将军,有人证到来!”帐门外传来了亲兵的禀报。
李庆安一怔,‘人证?’这是什么意思。
“带进来!”
几名亲兵将市舶司判官虞世安领了进来,虞世安进来便跪下道:“罪臣虞世安向赵王殿下请罪!”
“你有何罪?”
“臣受贿赂累计一万一千贯,这是臣的清单!”
说着,虞世安将一份清单取出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看了他一眼,接过清单,一共是五笔,时间、地点、数额、行贿人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但李庆安却愣住了,所有的行贿人都是同一人,扬州市舶使杨迅武,是上级行贿下级。
李庆安感觉十分蹊跷,但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先问道:“我来问你,扬州出了什么事,为何火光冲天?”
“回禀殿下,扬州胡商因市舶司多收税款而闹事,火烧了市舶司。”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八十五章 明珠求愿
次曰天不亮,李庆安率三千亲卫骑兵进入了扬州城,没有惊动地方官,直接在市舶司广场上扎下了大帐,很明显,李庆安是以市舶司的大火作为肃清江淮官场的切入口了。
李庆安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正在被焚毁的市舶司衙门视察,市舶司的大火已经完全熄灭了,烧成木炭的主梁也不再冒烟,主政大楼坍塌了,四周残存的墙壁都被浓烟熏得漆黑,瓦砾堆中混着一张张被烧掉了大半的帐页和空白税单,甚至还有数十具被烧焦成一团的躯体,被席子卷起,一共被烧死了七十四人,除了一名衙役外,其余都是来不及逃出的胡商,在大火烧起时,衙门内的数千胡商仓惶逃出,很多人被推到踩伤,最后被大火吞没,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一千多名军士正在清理钱库,钱库的万斤巨石已经被军队用撞铁砸碎,库藏中的三百二十万贯钱被搬了出来,放在广场西北角,所有的钱都装在巨大的铁皮箱子中,堆积如山,有铜钱,有大食银币和罗马金币,也有安西银元,每只大箱子上都标明的钱数,二十几名州衙和县衙的吏员正在清点记录钱数,清点已经到了尾声。
市舶司的九十五名官员和税吏全部被临时拘押了,暂时关在县衙内,等待查清问题,虞世庆交代出了一个巨大的硕鼠群,市舶司的上上下下,无一清白。
“上将军,人带来了!”
李庆安回头,只见十几名胡商被士兵们带了上来,个个垂头丧气,这是扬州驻军连夜搜查,从被抓的近千名胡商中甄别出来的打砸纵火着,他们中有人抢了空白税单,有人抢了市舶司的散钱,有人被同伴告发纵火烧楼,一共十八人。
另外还有两人巴桑和拉耶尔,这两人没有能挤进市舶司衙门,反而脱了罪,但他两人是这次事件的最初导火索,所以也被一并抓来问话。
一共二十名胡商被押了上来,全部跪在李庆安面前,他们中有大食人,有波斯人,有粟特人,甚至还有一个拜占庭商人。
二十名胡商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浑身瑟瑟发抖,在被烧毁的市舶司衙门前,他们仿佛已经知道自己罪不可赦,连求饶的勇气都没有了。
李庆安瞥了他们一眼,这次胡商事件虽然最初的错不在他们,但是他们却聚众滋事,甚至烧毁了官衙,这在大唐律法中就是死罪,当然法不责众,一万多胡商参与,他不可能全部拎来砍头,但必须杀一儆百,否则大唐律法就形同虚设。
李庆安便对身旁的扬州太守季广琛道:“这次胡商事件就由扬州主审,问出他们口供后,按大唐律法严格处置!”
季广琛答应一声,命衙役将人犯带下去了,李庆安又对长史韩进平和县令裴晋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留下,他有话要说,两人会意,便跟着李庆安向大帐走去。
来到了大帐,李庆安请韩进平和裴晋坐了下来,又让亲兵上了茶,这才先对韩进平笑道:“韩长史看来最近很忙!”
“是的。”韩进平恭恭敬敬道:“最近卑职确实很忙,要收拾李璘留下的烂摊子,还要配合转运使进行仓库建设,确实非常忙。”
“呵呵!韩长史辛苦了。”
李庆安的目光又转向了江都县令裴晋,问他:“昨晚胡人聚集闹事,裴县令为何不及时劝阻?”
李庆安的问题让韩进平和裴晋都有点不安,事实上,当发现了胡商有聚集情况后,季广琛、韩进平和裴晋三人便立刻紧急商量对策,三人几乎达成了一致意见,不过问这件事,并召集衙役,防止胡商冲击民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8573
88574
88575
88576
88577
88578
88579
88580
88581
88582
88583
88584
88585
88586
88587
88588
88589
88590
88591
88592
88593
88594
88595
88596
88597
88598
88599
88600
88601
88602
88603
88604
88605
88606
88607
88608
88609
88610
88611
88612
88613
88614
88615
88616
88617
88618
88619
88620
88621
88622
88623
88624
88625
88626
88627
88628
88629
88630
88631
88632
88633
88634
88635
88636
88637
88638
88639
88640
88641
88642
88643
88644
88645
88646
88647
88648
88649
88650
88651
88652
88653
88654
88655
88656
88657
88658
88659
88660
88661
88662
88663
88664
88665
88666
88667
88668
88669
88670
88671
8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