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对岸三万契丹士兵挤在岸边,人马混杂,辎重大车将路也堵塞了,使岸边变得异常拥挤,士兵大声喧哗着、叫喊着,你推我攘,场面一片混乱,有人向主将阿骨汇报了什么,阿骨举刀一挥,意思是说立刻渡河。
‘哗!’巨大的木筏被推进了江中,激起一片片白色的水沫,木筏足有三百多只,开始有士兵小心翼翼地牵马上木筏了,木筏极大,一次可以容纳二十匹战马和辎重,有马夫专门照看马匹,两边各有五六名士兵奋力划水。
木筏只是补充,主要用于运送战马,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百多艘巨大的羊皮筏子,这才是契丹士兵运兵渡河的主要工具,一艘羊皮筏子可以运送五六十名士兵,五六趟就能将士兵全部运送完毕。
河水非常平缓,渡江很容易,一只只小黑点在江中漂浮,越来越近,很快木筏、羊皮筏子和渡船陆续抵达了南岸,第一批士兵和战马上岸了,随即,筏子和渡船向对岸驶去,去迎接第二批士兵。
哥舒曜耐心地等待机会,很明显,对方运送士兵速度快,而运送战马的速度慢,两个时辰后,已经有近两万士兵过河了,而只有五千匹战马过河,契丹士兵都纷纷躺在河滩上晒太阳休息,他们一路急行军,也累得筋疲力尽了。
机会来了,哥舒曜低低下达了命令,“准备作战!”
命令被一个人一个人地传了下去,很快便传遍了全军,唐军士兵们纷纷翻身上马,横刀出鞘、摘弓搭箭,每个人都躬着腰,准备冲锋,黑压压的唐军密布在森林内,他们即将对契丹人发动雷霆一击。
“杀!”哥舒曜终于下达了冲锋了命令。
“杀啊!”
一万唐军顿时如山洪决堤,从森林中冲来,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洪流,如惊涛骇浪般向河滩上的两万契丹军席卷而去。
契丹军做梦也想不到唐军会突然出现,他们的情报是鸭渌府根本就没有驻军,更不会有从天而降的唐军。
唐军骑兵强大的气势将契丹人吓傻了,他们就像面临海啸席卷来而的众生,本能地想着逃命,可两只脚却像灌铅一样,不知该往哪里逃,直到唐军海啸霎时间冲出了百步后,他们才反应过来,‘是唐军!是唐军!’他们吓得大声叫喊,魂飞魄散,河滩上一片混乱,两万士兵互相践踏着沿着河岸奔逃。
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想着用弓箭射击唐军,他们的武器和皮甲都卸掉了,很多人甚至是光着上身,唐军那种暴风骤雨般的气势足以将他们一切抵抗意志摧毁。
铺天盖地的箭矢在空中组成了一片黑压压箭网,契丹士兵们纷纷惨叫着中箭到地,‘轰!’地一声巨响,俨如狂涛扑进人群,霎时间空中血雾弥漫,唐军骑兵挥刀劈砍,战马肆意践踏着满地的躯体,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死亡的哀嚎声、哭泣的求饶声、战刀斩断颈骨的咔嚓声,血腥刺鼻,让人呼吸都变得十分困难......
契丹人在走投无路时也组织起了反抗,但瞬间便被唐军骑兵强大的冲击力摧毁了,三次抵御,三次失败,契丹人终于放弃了抵抗,变成了一群群任由唐军屠杀了羔羊。
在一片长约五里,宽两百步的河滩上,出现了一座人间的屠宰场,死尸堆积,鲜血染红了鸭渌江,数以千计的契丹士兵跳河求生,但他们不是被唐军射死,便是淹死在大江之中,无一幸免。
而岸上的士兵则被唐军斩杀,残酷而无情,整个河滩到处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这是一场狼群对羊群的搏杀,尽管契丹人崇拜狼,但此时他们却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而唐军骑兵却成了铁血之狼。
一个时辰后,一万九千余契丹军全部被屠杀殆尽,唐军没有留战俘,所有契丹士兵全部杀死,抛尸鸭渌江中。
河对岸,大将阿骨从愤怒到惊骇到绝望,到最后他吓得腿都软了,不仅是他,北岸的一万契丹士兵都吓得胆寒心裂,唐军骑兵残酷的杀戮和强大的冲击力让每一个契丹士兵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曰。
在阿骨一声撤军令下后,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北逃窜了,就仿佛唐军骑兵随时会从他们身后掩杀而来,大部分辎重都丢弃了,数百木筏和羊皮筏子都静静停在江面。
两天后,唐军九万大军也抵达了鸭渌府,他们得到渤海国人的帮助,顺利渡过了鸭渌江,十万唐军继续向北进发。
而这时,渤海国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国王大钦茂率五千人偷袭对方粮道时被包围,全军覆没,大钦茂自尽而亡,而中京也被契丹联军攻克,全城屠杀,两万士兵不足千人逃回上京,其余全部阵亡,而这时,李怀节也得到了唐军出现和两万南征军覆灭的消息,惊怒之之下,他兵分两路,名李延宠率三万奚人和四万燕军拦截唐军,而他本人则率八万军队进攻上京龙泉府,企图在唐军到来前攻克上京,然后利用冬天的酷寒,彻底摧毁这支远征的南方之军。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围困契丹
九月初十,唐军以哥舒曜一万军佯作主力,虚兵五万驻兵涑沫江南岸,在兴州一带与契丹军对峙,但唐军主力九万大军却北上东京龙原府,在龙京龙原府,唐军主力遇到了三王子大英俊和二百余渤海国贵族。
大英俊本来是要南下南京,但在中途险些遭遇南下的契丹军,他们惊慌失措,不敢再继续南下,转而向东进入了东京龙原府,准备从这里上船南逃大唐,但唐军主力的到来无疑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让他们得到了生的希望,
唐军驻地,三王子大英俊在一百多唐军骑兵的护送下,来到了李抱真的临时帅帐,大英俊有些心情忐忑,他不知道唐军主帅为什么要找他,进入唐军驻地,唐军并没有扎营,而是处于一种行军途中的休息状态,随时准备出发,只有一顶简单的帐篷,几十名士兵护卫在帐篷周围。
帅帐内,李抱真正和赵崇节站在沙盘前商量着什么,一名向导正给他们指点显德府的道路。
“将军,三王子来了!”一名士兵进帐禀报。
赵崇节知道什么事情,便笑了笑道:“那我先去查看士兵们的情况。”
他带着向导走出了营帐,帐中便只剩下李抱真一人,片刻大英俊被带了进来,李抱真摆摆手,所有的士兵都退了下去。
李抱真在临行前和李庆安谈过,李庆安考虑扶持在大唐做人质多年的大英俊为渤海王,三到五年内,一步步将渤海变成大唐的领土,这个任务就交给李抱真。
李抱真打量着这个年轻的王子,见他身体单薄,脸色苍白,十分瘦弱,身体弱是一方面,更重要是他目光躲闪,低着头,显得非常局促,更显示出他胆小软弱的一面,李抱真点点头,这个王子非常符合李庆安的要求。
“请坐!”
李抱真微微一笑,尽量以一种轻柔的语气打消大英俊的紧张。
“谢谢.....将军!”
大英俊心情紧张地在一个木箱子上坐了下来,他想表达对唐军的谢意,结结巴巴道:“我们都没有....想到唐军...到来,恳求唐军能....拯救渤海国于水火。”
“这个是自然,唐军十万大军到来,就是履行我家上将军和渤海王签署的协议,这份协议王子看过吗?”
“看过,已经成为渤海国正式的国书,丞相和魏先生已经带去大唐了。”
大英俊渐渐平静下来,也不再那么紧张了,他又道:“我们将全力支持唐军在渤海国驻军。”
李抱真笑了笑,“我家上将军了解到了王子在大唐的经历,王子在大唐生活了十五年吧!”
“准确说是十七年,我二岁到四岁就曾在洛阳度过。”
“十七年!王子今年二十五岁,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大唐度过,当然,也有痛苦的回忆,但那和大唐无关,而是反贼安禄山所为,请王子理解这一点。”
大英俊连忙欠身道:“我能理解,事实上,我在长安和洛阳渡过十四年,非常快乐,只有在范阳的最后几年才遭遇到了软禁,我知道那时安禄山已经决意造反了。”
“嗯!”李抱真点了点头,时间不容易他再转弯抹角,他便坦率地笑道:“我今天请王子来是有一件事和王子商量,关于渤海国未来的安排。”
大英俊心中一跳,慌忙道:“请李将军直言。”
“那好,我就直说了,这是我们上将军的意思,他希望三王子为渤海国王位继承人。”
大英俊愣住了,半晌他才低声问道:“赵王殿下为什么会看中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692
23693
23694
23695
23696
23697
23698
23699
23700
23701
23702
23703
23704
23705
23706
23707
23708
23709
23710
23711
23712
23713
23714
23715
23716
23717
23718
23719
23720
23721
23722
23723
23724
23725
23726
23727
23728
23729
23730
23731
23732
23733
23734
23735
23736
23737
23738
23739
23740
23741
23742
23743
23744
23745
23746
23747
23748
23749
23750
23751
23752
23753
23754
23755
23756
23757
23758
23759
23760
23761
23762
23763
23764
23765
23766
23767
23768
23769
23770
23771
23772
23773
23774
23775
23776
23777
23778
23779
23780
23781
23782
23783
23784
23785
23786
23787
23788
23789
23790
2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