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俊愣住了,半晌他才低声问道:“赵王殿下为什么会看中我?”

    “很简单,三王子在大唐多年,更加熟悉大唐的文化,能更加容易和大唐交流,所以由三王子继承王位,最符合大唐的利益。”

    “可是,我父王和大哥他们.....”

    “这个你不用担心!”

    李抱真摆摆手,“我只问你的态度,你愿意继承王位吗?”

    大英俊怦然心动了,他怎么会不愿意,他做梦都想成为渤海国王,只是他是三王子,在父兄强势的阴影下,他没有半点希望,他是那么自卑而绝望,今天大唐愿意扶持他登位,内心的心动渐渐被狂喜替代。

    “那需要我.....答应什么吗?”他还不算愚蠢,他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美餐。

    “其实也不要你答应什么,只要渤海[***]队跟随唐军的行动,我们一起灭掉新罗。”

    大英俊没有明白李抱真的意思,渤海国刚刚和新罗组成联军,怎么转眼就要灭掉它,这似乎有点不近情理。

    李抱真见他一时没有理解,便也不勉强他,便笑道:“好吧!灭掉新罗以后再说,你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你就会成为大唐唯一承认的渤海国国王。”

    李抱真取出一份文书,递给了他,“这是大唐和渤海国的防御合作约定书,上面有我家上将军的签名,也就是说,渤海国未来的防御由唐军的承担,渤海国不用再考虑军费支出,集中精力恢复被契丹破坏的民生,三王子看一看,没有异议,便可以正式签字。”

    李抱真说得很含蓄,其实就是解除渤海国的武装,由唐军事实上占领渤海国,他笑了笑道:“三王子可以看最后一条,唐军承诺两年内,将新罗并为渤海国领土。”

    大英俊脸色阴晴不定,他有点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心中一阵叹息,祸根就在于父亲同意唐军在渤海国境内驻兵,所以唐军才会得寸进尺,自己该怎么办呢?

    李抱真看出他心中的矛盾和犹豫,又道:“龙泉府在遭受契丹军的猛烈进攻,一旦城破,契丹人将屠杀全城军民,三王子不想救自己的子民,还在这里犹豫浪费时间么?”

    一句话敲醒了大英俊,是啊!渤海国灭亡就在眼前,他还有资格和唐军讨价还价吗?

    “好吧!我签字。”

    大英俊提起笔,这一次,他毫不犹豫地在文书后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很好!”李抱真赞赏道:“既然三王子以大局为重,那唐军便将全力支持三王子,全力支持渤海国。”

    他收起文书,便下令道:“送三王子回去。”

    大英俊离开了营帐,李抱真背着手走到帐门前,望着他远去,他觉得自己任重道远,但又充满了挑战,心中的激动让忍不住想仰天长啸,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开疆辟土,名垂青史。

    天空格外的阴沉,彤云密布,寒风呼啸,天地间一片灰雾茫茫,这预示着渤海国的严冬即将来临......

    唐军继续前进,三天后,唐军从卢州的明月沟穿过了太白山,夜出奇兵,一举占领显德府,将契丹军来不及撤走的五十万头牛羊和大量草料全部缴获.......

    大军随即插到了李延宠军队的后面,向部署在涑沫江北岸的李延宠七万军队发起了全面进攻。

    唐军主力的突然从背后杀来让李延宠措不及防,他一方面派人向李怀节求援,一方面组织军队抵抗,但随着哥舒曜一万军队渡过涑沫江,便形成了对李延宠的夹攻局面,当天晚上,唐军向李延宠部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李延宠部的三万奚军和四万燕军难敌唐军的夜袭,仅仅支持了两个时辰,便全军崩溃了,一败涂地,燕军大将张忠志被赵崇节一箭射杀,燕军首先全军覆没。

    李延宠率领最后的一万奚人拼死突出重围,最后只带领三千残军冲出重围,仓惶北逃投奔李怀节,涑沫江一战,契丹联军尸填沟壑,血流成河,唐军抛尸江中,涑沫江也为之断流,唐军共斩杀契丹和燕军六万五千余人,缴获了战马近十万匹,,随即唐军进驻中京显德府。

    清晨,乌云低垂,刺骨的北风呼啸而来,将显德府城头上的大旗拍猎猎作响,这是庆平二年的九月中旬,一股强烈的冷空气席卷而来,使渤海国一夜之间到了冬天。

    李抱真一早便站在城头上眺望远方,他刚刚接到上京送来的消息,契丹军攻城失利,已经撤到了忽汗海一带,有撤军的迹象了。

    李抱真知道,契丹并不是攻城失败,而是他们的后勤辎重被缴获了,他们已经无以为继,只能撤军。

    这时,一片雪花从天空悠悠飘下,落在李抱真的鼻子上,他一怔,不由抬起头,,只见漫天雪花从天空飘下,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临了。

    “将军!”一名士兵奔跑上来,“有人来送信了,是上将军的信!”

    李抱真精神一振,他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他现在在渤海国的腹地啊!上将军竟然也有信送来,他连忙道:“来人在哪里?”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年轻男子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走了过来,他单膝跪下给李抱真行一军礼,“卑职是第一猎鹰营队正吴峮,奉季胜将军之命给李将军送信。

    说完,他将一封鹰信交给了李抱真,李抱真也知道季胜率领一支斥候队活跃在河北境内,他又问送信兵道:“季将军现在在哪里?”

    “回禀将军,季将军目前率弟兄们藏身营州,可随时配合大军作战。”

    李抱真点了点头,便接过了信,这是李庆安让季胜转给他的信,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只见李庆安在信中写道:‘封李抱真为龙武大将军兼安东都护、渤海都督,封爵辽国公,赵崇节封金吾卫大将、哥舒曜封东宫六率府大将军,赵崇节另加封北平县公,出任幽州都督,哥舒曜为营州都督、新城侯,帐下诸将皆官升一级,官兵以渤海国库金银犒赏;以下为军令:一、冬天来临前剿灭契丹老巢,契丹和奚男子一律杀绝,不留后患,妇孺待河北战事结束,可送至河东安置,李怀节人头务必送至京城;二、冬天将至,大军可在渤海休整一冬,明年春天进攻安禄山......’

    李抱真心中十分感慨,李庆安行事非同凡人,战果尚未报去,封赏便至,可见李庆安对他们的信任,对大军北征的坚定信心。

    他立刻令道:“让赵将军速来见我!”

    片刻,赵崇节跑来过来,笑道:“将军找我何事?”

    李抱真将信递给他,“这是上将军的信,你看看吧!”

    赵崇节一怔,他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眼中顿时激动万分,他立刻道:“末将愿领兵进剿松漠、饶乐。”

    李抱真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初降雪,时间紧迫,你可率一万骑兵火速西去,进剿契丹和奚的老巢。”

    “遵令!”

    赵崇节立刻去领兵了,这时,李抱真将李庆安的封赏遍告驻军,顿时三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

    显德府也就是今天的吉林敦化,九月中旬相当于后世的十月底和十一月初了,北方开始降温,冷空气入侵,今年的第一场雪要比前几年提前,一夜北风来,山川尽裹素。

    上京城依山而建,要比中京城建得坚固高大,再加上全城军民拼死防守,使契丹军在短时间内难以攻下,而涑沫江战役的失利和粮草断绝,更让契丹军士气遭到重挫,进攻上京的烈度也大大降低了。

    唐军突至,使战局发生了逆转,李怀节也意识到他们的危机将至,现在只能在最短的时间撤回松漠,他们才能得以幸存,既然唐朝大军已到,他们攻克渤海的梦想便破灭了。

    此时李怀节的手中还有六万余大军,其中契丹军四万余和燕军两万,这也是他最后的一支力量了,他无论如何,要保住这支军队。

    契丹大军撤出上京,进入忽汗海中的湖州城整顿军马,忽汗海也就是今天的镜泊湖,湖州城是一座雄堡,建造在忽汗海中部的西岸山顶,周长约四里,这里主要是驻军和一些渔民,但契丹人的到来使这些驻军和渔民早已撤进了上京城,整个湖州城就是一座空城。

    尽管契丹军粮草断绝,形势十分危机,但李怀节依然要驻留湖州城一两天,名义上是整顿军马,实际上他要趁机吞并燕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105 30106 30107 30108 30109 30110 30111 30112 30113 30114 30115 30116 30117 30118 30119 30120 30121 30122 30123 30124 30125 30126 30127 30128 30129 30130 30131 30132 30133 30134 30135 30136 30137 30138 30139 30140 30141 30142 30143 30144 30145 30146 30147 30148 30149 30150 30151 30152 30153 30154 30155 30156 30157 30158 30159 30160 30161 30162 30163 30164 30165 30166 30167 30168 30169 30170 30171 30172 30173 30174 30175 30176 30177 30178 30179 30180 30181 30182 30183 30184 30185 30186 30187 30188 30189 30190 30191 30192 30193 30194 30195 30196 30197 30198 30199 30200 30201 30202 30203 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