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非元礼举起号角,奋力吹响,‘呜――’低沉的号角声在随着海风在岛上飘荡,二十名号角手也一起吹响了号角,号角声响彻海岛。
荔非元礼手一摆,两百骑兵队迅速躲进了海滩旁边的椰林内。
这时,佛利城的大门敞开了,一队队身着阿拉伯皮甲的佛逝国士兵出城了,他们手执长矛和盾牌,黑黑点点,密密麻麻,足有万人之多,佛逝国一共有两万军队,其中驻防都城有一万人,正是由皇叔苏丹利率领,唐军的强硬使苏丹利为首的主战派占据了上风,他们急不可耐出战了。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但是一轮满月普照大海和陆地,将天地间照如白昼,在佛教传入之前,佛逝国一样信奉原始巫教,他国王自称龙精,喜欢在月夜吸收月亮的精华,这种对月亮的信仰使他们认为月亮会给予他们力量,尽管佛教已经传入,但他们骨子里对月亮的迷信依旧,同时他们的军队尽量避开白天的炎热而选择晚上练兵,这就使他们有夜战的传统,他们认为在夜晚作战更能发挥他们的优势。
事实上,佛逝[***]的优势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多,五倍于唐军,论盔甲,他们没有唐军的明光铠,只有阿拉伯人卖给他们的皮甲,论装备,他们只有普通的长矛,以及木制盾牌,简陋的原始弓箭也弃而不用,他们没有唐军强大的复合弓,更没有弩箭,没有横刀,没有唐军的骑兵,论战力,他们在占领邦加岛以及向北扩张时和狼修国人打过仗,而他们今天的对手,荔非元礼手下这两千军却是不折不扣的安西军,身经百战,浴血而生,他们身高普遍比佛逝[***]高一个头。
佛逝[***]只有人多,以及多年来在南洋诸国一强独大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他们遇到更强大的唐朝时,便会生出一种自卑、嫉妒和仇恨糅合在一起的复杂岛民心态,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千年,直到他们的子孙。
他们这种复杂的心态在王叔苏丹利的身上体现更加淋漓尽致,当唐军对他的爱妾稍有冒犯,他就立刻下令砍杀唐军士兵,也是从那一刻起,他便决心好好教训唐军,全歼这支不请自来的唐朝军队。
城外宽阔的海滩成了战场,一万佛逝[***]队已经排列整齐,他们天天训练,在海滩上排列得颇为整齐,黑压压的一万人排成了一个长条形的方阵,长矛仿佛森林般密集,月光下,也颇显得杀气腾腾。
这让城上观战的国王也微微松了口气,或许他们能战胜这支唐军,他不由叹了口气,但愿这场战役不要成为佛逝国不幸的开始。
“父王,我觉得不妙!”王子丹多神情十分紧张,他在注视唐军,他发现唐军的阵型有些奇怪,竟然是一个弯月形,唐军本来人数就少得多,排成弯月形后,更显得他们兵力只有一小团,仿佛可以一举包围歼灭,但也就是这样,他才觉得唐军的诡异和神秘,让他有点提心调胆。
“哪里不妙了?”
国王苏必利有些不满儿子的大惊小怪,“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很明显,我们的军队明显比唐军多得多,你没看见吗?只要我们形成对唐军的包围,以我们的密集的长矛军阵,即可全歼唐军,现在你该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向大唐说明这个事件。”
丹多叹了口气,“还是打完仗再说吧!”
父王和王叔的顽固自大让这位年轻王子感到了绝望,他们迎战的不是唐军的地方军,而是唐军久经沙场的强悍之军,他第一次见到荔非元礼就有这种感觉了。
宽阔的海滩上,一千八百唐军列成了偃月阵,这是唐军发挥强弩优势的一种弩弓阵型,中间人数密集处为三段射,两翼为两段射,两边为普通射,荔非元礼有着丰富作战经验,他发现对方果然是穿着阿拉伯皮甲,便立刻决定这一战按照原计划用强弩来摧毁对方。
不仅是用强弩,荔枝元礼还埋下了两百骑兵为伏兵,他发现南边茂密的椰子林简直就是天然的埋伏地。
战场就是一条宽一里,长十几里的海滩,两支军队相距四百步,月光下,他们列好了阵型,唐军一动不动,他们再等待对方士气消退,等待对方熬不住后主动发起进攻,这和李抱真在盐港采用的狼群战术其实同出一撤,这就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但佛逝[***]队显然没有和唐军进行意志力较量的打算,他们也没有弓弩兵等待唐军冲锋上前,他们战术就是以高昂的士气和绝对优势的人数,一举冲垮对方阵型,继而包围对方,将对方迅速歼灭。
这也是南洋岛国的一贯作战方式,他们的耐力远不如北方高寒地区士兵那样悠长,体力不支,但他们的爆发力不错,所以他们不习惯长时间的鏖战,都是主张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争,靠冲击力来摧垮对方。
今天也不例外。
‘咚咚――咚咚!’战鼓声再次敲响了,这是一种木鼓,鼓声急密,让人紧张,令人冲动,伴随着一片喊杀声,一万士兵向唐军阵营奔跑而来,速度非常快,爆发力确实非常强,城头上,国王苏必利也不禁为本国士兵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而折服。
他们称霸南洋海岛,靠的就是他们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士兵每天都在训练,他们冲击时爆发出来的力量足以让任何一个对手的胆寒,他非常满意,今天似乎更胜平时。
他轻轻叹息一声,“贪心不足,这就是唐军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不接受我的诚意呢?”
丹利王子眼中依然十分紧张,他听翻译林游说过,唐军的弓箭很厉害,但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没有人知道,很显然,唐军要用弓箭了,他们的皮甲和盾牌挡得住吗?
四百步距离,也就是一里多,一万佛逝[***]像海潮般奔涌而来,长矛密集如林,他们就像受到了月球引力的潮汐,在月光下奔流滚滚,格外壮观,苏丹利在队伍中间,他骑在马上,一万军队,就只有他一人骑马,他举着到刀大喊大叫,“杀上去!”
他满头白发在月光飘舞,情绪异常激动,“杀一个唐军,赏黄金十两!”
在重赏的激励之下,一万军队更加疯狂,瞬间便冲到了百步外,月光下,已经能看清楚他们黑黝黝的面孔和脸上那种狰狞的笑容。
唐军阵型依然如泰山般凝重,一千八百把弩箭对准了狂潮般冲来的敌军,七十步了,这已经进入了杀伤范围,但没有军令,谁也不敢发射,六十步,唐军依然一动不动,唐军士兵锐利的目光盯住敌军的咽喉和胸膛,五十步了,他们已经可以清晰地听见奔跑声和叫喊声,但荔非元礼的军令还是没有下。
荔非元礼押上了一记赌注,他发现这些士兵手执盾牌时根本就没有挡住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下意识掩护同伴,说明他们没有应战过强弓硬弩的经历。
很快,盾牌对他们就渐渐变成了一种累赘,岛国之间军队打仗,弓箭用得并不多,他们的训练和实战都是双手执矛,而现在他们只能单手执矛,严重影响了他们双手执矛的冲击效果,也不符合他们的作战习惯。
在六十步时,已经有很多士兵抛掉盾牌,改为双手执矛向唐军冲击。
这让荔非元礼感到不可思议,难道他们以为身上的皮甲能挡住唐军的强大的弩箭吗?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了盾牌,改为双手执矛,四十步了,已经有近一半士兵扔掉盾牌了,三十步,有八成的士兵丢掉了盾牌,时机已经到了,荔非元礼猛地一挥手。
“射!”
‘咔!’一片清脆的弩机声响起,第一轮一千支箭呼啸而去,距离是那么近,力道是那样强劲,一眨眼,只听二十五六步外一片惨叫,数百人栽倒在地,紧接着第二轮八百支箭射出,又是大片的士兵中箭倒下,两军距离退到了三十五步外,这时第一轮士兵又装上了弩箭,不用命令举弩便射,装箭、扳弦、举弩、射击,一气呵成,箭如飞蝗,急如密雨......
在奔跑十步的时间内,唐军已经两轮三千五百余支箭射出,敌军中箭栽倒者有近两千人,奔跑的海潮俨如被倾翻的大山掩埋了,他们和唐军的距离已经拉远到了五十步,速度减慢,佛逝[***]的冲击力开始明显减弱了。
前面的士兵惊恐万分,纷纷停住脚步,而后面的士兵不知情况,依然懵懂冲锋,这样前后撞击,阵脚开始乱了。
但唐军依然在毫不留情的射击,弩机声一片响成一片,铺天盖地的箭矢在空中疾飞,已经遮蔽了月华,刺鼻的血腥气弥漫在海滩上,到处是中箭未死者绝望的呻吟。
‘当!当!’急促的撤军令敲响了,但佛逝[***]压得太靠前,想撤军却不容易,箭矢依然在大量射杀敌军,唐军奔跑追击,在后面撵着屁股射杀,阿拉伯皮甲是用带子系在身后,当他们转身逃跑时,后背便成了空挡。
唐军已经六轮近一万支箭射出了,佛逝[***]队的死伤已经超过五千,这意味着几乎每一个人的身旁都有人中箭倒下。
唐军强大的弩箭已经将佛逝[***]队的士气摧毁了,军队已经完全崩溃,每一个士兵都被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丢下长矛,惊恐万分地大喊大叫,没命往回奔逃,海滩上到处是密密麻麻奔跑的小黑点,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城墙上,王子丹多痛苦地抱头蹲下了,他早知道会是这样结果,他们的士兵连阿拉伯商人都打不过,怎么能和唐军对抗?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国王苏必利被惊得目瞪口呆,脑海里一片空白,他感觉自己的国度即将灭亡了。
就在这时,椰林里突然冲出一队骑兵,挥舞中横刀,如一阵风暴席卷而来,他们截断了佛逝[***]的退路,骑兵队冲进人群肆意劈杀,如猛虎杀入羊群,在月光下掀起一片腥风血雨,王叔苏丹利骑在马上,分外醒目,他成了唐军骑兵首先猎杀的对象,一百多支箭射来,苏丹利被射成刺猬一般,尸体从马上栽下。
唐军骑兵风驰电掣,纵马拦截逃兵,每一个试图冲出他们封锁线的逃兵都会被毫不犹豫杀死。
唐军骑兵用刚刚学会的土语大喊:“投降!投降!”
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士兵们走投无路,他们胆寒心裂,纷纷跪倒在地,举手投降,跪倒投降,唐军便不再杀戮,这种示范效应迅速扩大了,跪下,越来越多的士兵跪下,举手投降,最后全部跪地投降,一共被俘四千余人。
这一战,佛逝国一万军队被唐军强大的弩阵所歼灭,而安西军却创造了不死一人,不伤一人的辉煌战绩,但这场战役最终被荔非元礼恳求李庆安隐瞒住了,理由只有一个,以强凌弱,胜之不武。
唐军兵临城下,苏必利和王子丹多带领近百名官员跪在城门口,每个人都赤着上身,这时,他们就是砧板上的鱼,任唐军宰杀。
荔非元礼带着五六名军官催马到了苏必利面前,冷冷地打量着这个肥胖的国王,苏必利惊恐万分,他将国库的金钥匙高高举起,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喊道:“吾国上下,任唐军取拿,万望将军保留一国贱民之姓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357
47358
47359
47360
47361
47362
47363
47364
47365
47366
47367
47368
47369
47370
47371
47372
47373
47374
47375
47376
47377
47378
47379
47380
47381
47382
47383
47384
47385
47386
47387
47388
47389
47390
47391
47392
47393
47394
47395
47396
47397
47398
47399
47400
47401
47402
47403
47404
47405
47406
47407
47408
47409
47410
47411
47412
47413
47414
47415
47416
47417
47418
47419
47420
47421
47422
47423
47424
47425
47426
47427
47428
47429
47430
47431
47432
47433
47434
47435
47436
47437
47438
47439
47440
47441
47442
47443
47444
47445
47446
47447
47448
47449
47450
47451
47452
47453
47454
47455
47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