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安永真已经决定投靠小王爷,他已经得到了安庆绪的亲笔信,他们只是兵谏王爷,绝对保证王爷的人身安全,得到这个保证,安永真便下令军队不准妄动,留在军营内。
燕王府门前火光猎猎,数百名近卫士兵堵在在大门前,警惕地望着对面骑在马上的小王爷,尽管这是小王爷,但一万军队包围了王府,让他们十分担忧。
“王爷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士兵们纷纷闪开,只见几名侍卫抬着安禄山的坐榻从府内出来了,后面跟着张通儒,他神情十分紧张,他害怕安庆绪的军队杀进府去,便劝安禄山出来教训逆子,在他的怂恿和隐瞒下,安禄山大发脾气,亲自出来了。
“逆子在哪里?”
安禄山一出来便厉声大喊,他看不见外面的情形,张通儒告诉他,安庆绪只带了五百甲士入城。
但安禄山立刻感觉到了不对,不像是只有五百人,他心中也开始打鼓,便回头问张通儒,“外面到底有多少人?”
周围都是亲卫,张通儒不敢当面扯谎,便道:“我也不清楚,外面人好像很多,我不知道哪些是小王爷的人,哪些是三将军的人。
“父亲!”
骑在马上的安庆绪开口了,他离安禄山很近,只有二十几步远,“我是来请父亲去平州养病,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所有燕军将士的心愿,安永真、安契、安远国他们三人都赞成了,请父亲收拾一下,随我动身吧!”
安禄山一愣,他随即勃然大怒,竟然敢投降了,“安永真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一名亲卫禀报道:“王爷,三将军还在军营,没有过来。”
“什么?”安禄山有些意识到不妙了,他连忙问道:“逆子带来了多少人。”
“回禀王爷,至少一万人,已经将王府团团围住了。”
安禄山大吃一惊,一万人,那岂不是大势已去,他心中的怒火顿时熄灭了,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该如何保住自己的姓命,心中有点害怕起来。
季胜就站在第二排,面前有一个空挡,他选的这个位置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安禄山,安禄山被侍卫用盾牌团团围住,惟独脖子以上露在外面。
季胜没有端弩瞄准,那样会被被周围人发现,但他还有另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微型手弩,被他的披风遮住。
这种手弩当年李庆安曾在长安明德门洞中使用过,射进了马的肛门,狠狠教训了嚣张的杨家,后来又几经改进,用精铁打造,成为一种颇具威力的秘密暗杀武器,三寸长的小箭矢可以射出五十步,有效杀伤距离三十步,不在于箭矢杀人,而是箭矢上涂有剧毒。
此时,他离安禄山的直线距离是二十五步左右,可以使用手弩,他已经准备好了,就在等待机会。
这时,他忽然发现东王府上空开始有火光出现,他的手下得手了,机会来了,他立刻给身旁两名掩护他的手下使了个眼色,一名手下立刻指着王府东面大喊,“大家快看啊!王府失火了。”
所有人都向东面望去,只见东王府上空火光冲天,就在所有人被转移注意力的一瞬间,季胜出手了,从队伍的黑暗处忽然射出一支弩箭,弩箭很短,箭矢快疾得让人看不清,只见一点绿光闪过,‘噗!’的一声,箭矢射进了安禄山肥硕的脖子。
安禄山大叫一声,拼命挣扎,肥硕的身体像一只大肉球般从坐榻上滚落,一直滚下台阶,趴倒在雪地上,他两只手拼命抓住雪团,痛苦万分,突然他双腿一蹬,手上抓紧的雪慢慢松开了。
王府外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呆了,愣愣地望着身体渐渐僵硬的安禄山,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察看,眼前的情形,来得实在是太突然。
一代枭雄安禄山就此死去,死得不明不白,但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死在儿子安庆绪的手中。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九十六章 谈婚论嫁
清晨,一辆式样古朴的马车驶出了务本坊,向西市方向缓缓驶去,马车周围有一百多名骑兵护卫着,显示着马车主人的身份不凡,很多路人见了这辆马车,都会停下来,向它行一个瞩目礼。
务本坊的很多人都知道,这辆马车是赵王妃的马车,此时马车的主人独孤明月就坐在车上,她倚靠在车窗旁,透过薄薄的绣花车帘注视着车外的情形,车外都是她非常熟悉的情形,虽然目光似乎很出身,但她的目光中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是回独孤府,这几天她一直在反反复复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她妹妹明珠的终身大事,自从明珠跟了李庆安去了江南后,明月便知道,她不可能再反对妹妹的选择了。
妹妹愿意,她母亲也坚持,甚至昨天晚上,丈夫也正式提出了这件事,表示愿意纳娶明珠,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明珠,明月觉得自己再坚持下去,只能是伤了所有人,昨晚她几乎一夜未眠,反反复复在考虑这件事,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母亲再好好谈一谈,最后才能确定下这件事。
马车走了一刻钟,进入了延寿坊,在独孤府前停了下来,早有家人先来禀报,府门前,裴夫人已经带领十几个丫鬟在台阶上等候了。
马车缓缓在台阶前停下来,几名丫鬟迎上来,将明月从马车里扶下来,台阶上,裴夫人在注意女儿的一举一动,注意她穿着打扮,注意她的每一个细节,她发现女儿在扶车门把手时,只会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微翘起,再加上她修长白皙的手,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女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肌肤晶白而富有弹姓,完全没有生个两个孩子后的松弛和苍老感。
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已有一种雍然大气,她的衣着打扮,也是艳丽而不庸俗,高贵而不逼人,是一种含蓄的、不彰显的贵气,想着女儿将母仪天下,成为万民景仰的皇后,裴夫人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她感到一种骄傲,一种由衷的喜悦。
裴夫人听丈夫说,最近朝廷内外已经有很多人提议小皇帝退位,小皇帝才三岁,担不起大唐复兴的重任,言外之意,就是在为李庆安登基做准备了。
而是长安市井也公认李庆安登基只是早晚之事,这让裴夫人无限感慨,八年前,她第一次见到李庆安时,她还觉得不满意,有点嫌他官职太低,只是个小小的中郎将,可谁曾想到,他竟然是宗室,还会有一天登基为帝,如果八年前有谁告诉她,她怎么也不会相信,可现在,她也不得不感慨命运之神的奇妙了。
这是命运之神对独孤家的眷顾,谁能想到,当年独孤老爷子的一个心血来潮,让李庆安来相亲,竟然改变了独孤家的命运,这是命运的安排,比裴家的后知后觉占尽了优势。
“母亲!”
明月向母亲微微施礼,裴夫人连忙上前拉住她,又向后看了看笑道:“我的两个外孙怎么没带来?”
“檀儿前天有点受寒,身体不适,所以不让他出门。”
“要紧吗?
裴夫人担心地问道:“有没有请御医?明月,可不能有半点大意啊!”
她显得有点紧张,两个孩子可是明月的立身之本,可不能大意,明月笑了笑,“母亲,没事的,就是玩雪略感风寒,昨天下午已经好多了,今天再调养一天就没事了。”
明月挽着母亲的手,两人一边谈笑,一边走进了府内,在内室她们坐了下来,一名丫鬟给她们上了茶。
裴夫人摆摆手,让身边所有的侍女都下去,她将门关上,这才回来低声问女儿道:“大郎之事,到底准备什么时候?”
“母亲指的是什么?”明月没有听明白。
“哎!还能有什么事。”
裴夫人向两边看看,再次压低声音道:“当然是登基之事!”
“哦!昨晚他和我说起这件事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2265
102266
102267
102268
102269
102270
102271
102272
102273
102274
102275
102276
102277
102278
102279
102280
102281
102282
102283
102284
102285
102286
102287
102288
102289
102290
102291
102292
102293
102294
102295
102296
102297
102298
102299
102300
102301
102302
102303
102304
102305
102306
102307
102308
102309
102310
102311
102312
102313
102314
102315
102316
102317
102318
102319
102320
102321
102322
102323
102324
102325
102326
102327
102328
102329
102330
102331
102332
102333
102334
102335
102336
102337
102338
102339
102340
102341
102342
102343
102344
102345
102346
102347
102348
102349
102350
102351
102352
102353
102354
102355
102356
102357
102358
102359
102360
102361
102362
102363
10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