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安太清抱住头道:“你们不是想要我,而是我手下的一万一千汉军,他们都是营州和平州的大唐子民,你们不忍屠戮,所以想保全他们,所以才找到我。”

    “嗯!”季胜笑了,“你比我想象的清醒,好吧!我给你半个时辰时间考虑,你是投降,还是不投降。”

    “不用半个时辰!”

    安太清毅然单膝跪下,抱拳道:“我现在就答复季将军,我投降,我愿意率部投降唐军,而且我可以说动后军大将罗致玉与我共同出降。”

    “好!那事不宜迟,请将军现在就行动,我希望你们连夜率部出营!”

    ........

    庆平三年三月初,安庆绪率军离开营州,前往新罗,企图在新罗东山再起,但此时唐军六万大军已分两路进入营州,将安庆绪的三万军堵在汝罗守捉附近,当天夜里,左军大将安太清连通后军大将罗致玉,两人连夜率部投降了唐军。

    左军和后军的投降引发了燕军极大混乱,大量汉军士兵不愿对抗朝廷,开始纷纷逃亡,安庆绪难以禁止,到四更时分,二万六千余人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安庆绪见大势已去,便和高尚率两千亲卫向新罗方向突围。

    赵崇节率军追赶,在鸭渌江畔追上了安庆绪,两军在江畔混战,高尚在乱军中被杀,而安庆绪则被赵崇节一箭射落马下,安庆绪余部皆战死。

    至此,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一系便正式灭亡。

    但赵崇节军在歼灭了安庆绪残军后,并没有返回营州,而是率本部三万人渡过了鸭渌江,向新罗进发。

    这是李庆安给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和渤海国一样,唐军也将新罗纳入了军事保护范围。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九十八章 急求外援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已披上了绿装,辽阔的草原仿佛巨人般伸开双臂向四面八方延展开来,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仿佛纯净无暇的一个巨大玻璃穹顶,将整个天地间都笼罩住了。

    清晨,一队骑兵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奔驰,他们已经看到了原处黑黝黝的乌德鞬山,也看到了碧波荡漾,如一条玉带般的嗢昆河,这里是草原腹地的嗢昆河畔。

    嗢昆河、仙娥水、独乐河几大水系在这一带形成了巨大的水网,乌德鞬山挡住北方的寒流,使这一带的气候比别处略高,丰沛的水源、温暖的气候,使这一带也成为了整个漠北草原最肥美的地方,到处是大群牛羊、不时有一群群马匹从草原上奔驰而过。

    骑兵们加快了速度,他们冲上一座低缓的草丘,只见一座城池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终于到了,位于嗢昆河畔的翰儿朵八里城,也是回纥的都城。

    骑兵们兴奋地大喊一声,驰马向翰儿朵八里城冲去。

    此时是大唐庆平三年的三月上旬,春风吹绿了大草原,但河北危机使史思明不得不向回纥求救了。

    史思明决定向回纥求援是二月上旬,春天已至,史思明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契丹和奚人的老巢已经在冬天时被唐军荡平,而一直驻扎在河南的十五万大军也趁黄河冰冻进驻相州,更重要是史思明知道了田承嗣已经投降唐朝。

    各种不利的消息使史思明意识到,他们的危机即将到来,他也知道自己手上罪恶累累,别人可降唐,而他史思明却不可降唐,他已经无路可走。

    为了挽救最后的危局,史思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向回纥求援。

    这队骑兵便是护卫着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去回纥求援,史朝义从幽州居庸关出了河北,每人配三马,一路奔驰二十天,终于抵达了回纥都城翰儿朵八里。

    一行五十人缓缓来到了城池大门前,他们被守城士兵拦住了去路。

    “我们是河北来的特使,要求见葛勒可汗!”

    “在外面等着!”

    一名百夫长恶声恶气地喊一嗓子,这才命人接过他们文牒,去找上面禀报了。

    他们一行人一直在城外等了一个时辰,依然没有人理会他们,史朝义脸色阴沉,一言不发,但他的随从心腹军官骆悦却怒容满面,对史朝义道:“少帅,回纥人也未必太无礼了,那有让人在城外等一个时辰的道理。”

    史朝义摆摆手,“无礼也得等!”

    他又叹了口气,“我估计这是回纥人故意把我们晾在外面,打压我们,应该快了,再等等吧!”

    这时,城内走出来了一群士兵,为首之人是一名回纥文官,他慢慢走上前拱手问道:“哪位是史公子?”

    他说的是突厥语,丝毫不考虑史朝义的感受,好在史思明就是突厥人,史朝义也能听得懂,他连忙躬身道:“我就是!”

    文官打量了他一下,点点头,“我是回纥次相俱陆莫达干,你跟我进城吧!随从只能带一人。”

    史朝义听说对方竟是次相,心中大喜,他也不在意多少人进城,便回头对手下道:“你们在外面等着,骆将军随我进城。”

    他跟着俱陆莫达干一路进城,骑马来到王宫前面时,俱陆莫达干指了指一面狼头大旗,也不说什么,史朝义临走时听父亲说过一些回纥规矩,别的都无所谓,惟独见可汗时,必须先拜狼头可汗旗,否则就是极为无礼,可汗根本就不会见。

    史朝义当即翻身下马,跪在狼头可汗旗下磕了三个头,俱陆莫达干见他心诚,脸色这才好转一点,用汉语对他呵呵笑道:“你随我进宫吧!我们可汗正等着你。”

    回纥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又渐渐恢复了元气,很多回纥少年长成了战士,使回纥兵力增加,回纥军已有十万之众,再加上葛勒可汗这几年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养有牛羊数百万头,战马数十万匹,他们的元气已经完全恢复。

    由于唐朝对回纥实施贸易封锁,尤其严禁铁器等战略物资运往漠北,一旦查出便是抄家斩头的重罪,长安已经当街杀过了三户图重利而冒险贩卖生铁给回纥的商人,震慑了大唐商人,再没有一人敢冒险了。

    尽管从唐朝买不到生铁,但回纥从去年开始,还是从西方的可萨汗国买到了一些生铁,用于打造兵器,武装骑士。

    此时回纥各部已有披甲士十万,兵强马壮,葛勒可汗便有了报仇雪恨之心,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狼,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机会。

    事实上葛勒可汗一直在注视河北的局势,他透过回纥仆骨部给了史思明大量的牛羊,渐渐地便控制住了史思明的军队,否则凭一个仆骨部是养不活史思明十几万大军。

    现在河北局势开始明朗,回纥也要开始收获的季节了,就在此时,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来求援了。

    葛勒可汗磨延啜半躺在高高的黄金椅上,两名妖艳的女人像蛇一样左右缠绕着他,将一杯杯通红的葡萄美酒喂入他的口中。

    脸色苍白的磨延啜眯着眼正想着心事,对大唐动兵已经回纥上下的一致意见,前些年李庆安在安西时将他们杀得太惨,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被杀的悲痛,不横扫大唐,难以医治他们心中的创伤。

    理智告诉磨延啜,应该先攻打兵力空虚北庭,但他心中又放不下中原的富庶,一个是理智的战略,一个是他的贪心和**,就像身边这两个女人一样,一左一右,让他难以抉择,他该选择谁?是理智还是贪心,他下不了决心。

    “可汗!”一名侍卫走进来低声禀报,“史朝义来了,在宫殿外面等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325 26326 26327 26328 26329 26330 26331 26332 26333 26334 26335 26336 26337 26338 26339 26340 26341 26342 26343 26344 26345 26346 26347 26348 26349 26350 26351 26352 26353 26354 26355 26356 26357 26358 26359 26360 26361 26362 26363 26364 26365 26366 26367 26368 26369 26370 26371 26372 26373 26374 26375 26376 26377 26378 26379 26380 26381 26382 26383 26384 26385 26386 26387 26388 26389 26390 26391 26392 26393 26394 26395 26396 26397 26398 26399 26400 26401 26402 26403 26404 26405 26406 26407 26408 26409 26410 26411 26412 26413 26414 26415 26416 26417 26418 26419 26420 26421 26422 26423 2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