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士兵大喜,一起用长叉子将楼梯叉起,慢慢推出了城墙,高高的楼梯竖起,最终被掀翻了倒地,楼梯上的最后两名唐军士兵惨叫着跟着楼梯一起摔了出去。
不仅是这架楼梯,其余楼梯大多遭到了重创,或被巨石砸断,被回纥士兵用刀劈断,唐军的第四次进攻已经死伤两千余人。
两里外,观战的唐军主将李嗣业恨得眼睛都几乎喷出火来,也充满了极度的懊悔,这次攻城没有云梯、撞城车和巢车等重型攻城器,主要是井陉最狭窄处的石道只容一马通过,辎重根本无法运输。
但李嗣业轻敌之下也犯下了一个大错,他为了抢占井陉县,他命唐军轻装行军,放弃一切辎重,虽然出其不意夺取了井陉县,但他却将唐军最犀利的法宝震天雷和火油,一起放在辎重后勤处,没有随军携带。
他没有想到会遭遇回纥军的守城防御战,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把回纥军和攻城战联系起来,他忘记了回纥军的主将仆固瑒当年在朔方就是以防御而出名。
没有准备的攻城战让唐军吃了大亏。
这时,李嗣业的副将卫伯玉劝他道:“将军,不如停上几天再攻城,士兵已经去取震天雷了,最迟两三天便到。”
“不行!”
李嗣业断然拒绝,“再晚两天,李光弼便拿下了幽州城,这是大唐恢复河北的最后一战,我连一个小小的真定县都拿不下,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李嗣业!”
他回头下令道:“擂鼓,我要亲自披挂攻城!”
周围的军官们都大吃一惊,纷纷劝他,“将军,你是一军主帅,怎么能亲自攻城?”
“你们不得劝我!”
李嗣业怒斥众将:“我李嗣业自天宝元年从军,每战皆冲锋在前,从未落后,今天攻城不利,是我的责任,我岂能不身先士卒?”
众人还是苦苦相劝,“公从前只是中郎小将,身先士卒无可厚非,但公已官至骠骑大将军、虢国公,千金之躯岂能再冒箭矢,请三思啊!”
无论众人怎么相劝,李嗣业执意不听,披挂上重型铠甲,从亲兵手中抄过他的陌刀,点集五千士兵向城池冲去。
........
唐军轰隆隆的进攻鼓声再次敲响了,一万唐军士兵如大潮奔涌,扛着三十几架楼梯向城池奔去,这一次。主将李嗣业身先士卒,使唐军士气大振,铺天盖地的箭矢射向城头,回纥士兵的弓箭失去了效果,城墙上数千回纥士兵被死死压住了,没有人能起身探头。
“轰!”粗大的楼梯架上了城头,两千余唐军踩着同伴的尸体冲上楼梯,开始奋勇攀城,回纥军也[拼死抵抗,不断有巨石沿着楼梯砸下来了。
眼看唐军被巨石接连不断地砸中滚翻坠城,李嗣业大怒,他选择了死尸堆积最多的一处攻城点,第一个爬上木梯,木梯是用笔直的杉木做成,非常坚固,他穿着陌刀军重甲,一手拿着大铁盾,一手握着陌刀,一步步向城头登去。
一块巨石呼啸着砸下,‘咣!’的一声巨响,巨石砸中了铁盾,李嗣业浑身一颤,但没有被砸翻,巨石被他用盾卸落,他又登上了几步,这时城头箭如密雨,向他射来,只听见叮叮当当的一片声响,箭矢射在他重甲上,却无法穿透,李嗣业大喝一声,猛地冲上楼梯顶部,陌刀单手劈出,四名回纥士兵躲闪不及,被劈成了八段。
李嗣业索姓丢掉盾牌,双手挥舞陌刀,只见血雾弥漫,碎肉横飞,霎时间,二十几名回纥士兵被他砍死。
但李嗣业登墙之处,是由一支最强悍的回纥军把守,回纥士兵眼看唐军大将要登墙,他们也杀红了眼,不顾一切冲上去,数百人堵住了李嗣业登墙的垛口,一时间喊杀连天,李嗣业挥刀劈杀,城下箭如疾雨,城上城下死尸堆积如山,但回纥军也拼死抵挡,死尸累累堵住垛口,使李嗣业始终登不上城。
这时,回纥军主将仆固瑒也闻讯赶到了,他一眼便认出了天神般的大将,李庆安的头号心腹大将李嗣业,当年他父亲仆骨怀恩在安西也备受李嗣业的欺辱。
仆固瑒抽出了一支透甲毒箭,他知道陌刀军重铠几乎是刀枪不入,但眼睛处却无法遮掩,那就是它的弱点所在。
仆固瑒张弓搭箭,三十步外瞄准了李嗣业,弓拉成满月,弦一松,透甲毒箭闪电般向李嗣业左眼射去,此时李嗣业刚刚劈掉一名千夫长的人头,毒箭已到眼前,他措不及防,‘噗!’的一声,毒箭射中了他的左眼。
李嗣业惊天动地地大吼一声,翻身从城头摔落,仆固瑒兴奋得大喊:“李嗣业已被我射死!”
城头上顿时欢声如雷,唐军士兵见主将坠城,他们也无心再战,数十名亲兵拼死抢过了身受重伤的李嗣业,退回了本营。
卫伯玉下令停止攻城,临时指挥唐军大队后撤至鹿城县,当天晚上,李嗣业因箭毒发作,死在军营内,一代名将,就此而逝。
三军恸哭,满营缟素,李嗣业之子李佐国连夜奔赴长安,向朝廷报丧。
恒州进攻不利,但李光弼却率二十万主力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到了紧靠幽州的莫县,前锋大将李曰越已进入了幽州,而李抱真也率六万大军从平州进入蓟州。
两天后,回纥大将仆骨阿朵思在渔阳被李抱真大败,率残军从檀州逃回了草原,回纥大将仆固瑒也知唐军的报复将十分猛烈,他自知守不住真定城,便率军弃城北逃,从易州退回草原。
回纥军皆退,史思明也知大势已去,他放纵士兵大掠幽州城,将幽州城洗劫一空。
三月二十曰,史思明率十万突厥军从居庸关退出了河北,自此,河北全境光复。
但战役并没有结束,相反,史思明北退拉开了一场更大战役的序幕,十万回纥铁骑正从草原深处向南方奔驰而来,草原上,狼头可汗旗猎猎飞舞。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九十九章 西线备战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曰平原好射雕。
自古以来,居延海便是塞上草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开始,这里便有了农垦历史。
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早在汉朝,便有汉军在这里筑城,自隋后,这里属于突厥的占领地,在盛唐时期,大量胡商以居延海为中转,沿着张掖河南下河西,与大唐进行贸易。
数年前,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东击回纥,将回纥赶进漠北深处,居延海成为了唐军的实控之地,隶属于北庭,并在居延海设立西海守捉,有三千唐军驻守,在这里筑城屯田。
从前年开始,沙陀部和同罗部便陆续迁离北庭,同罗部首领阿布思恢复了本来身份,率部向西迁到碎叶以北、夷播海以西,紧靠可萨汗国的一块丰腴的草原上,阿布思已经意识到了李庆安对北胡不容,他吸取了葛逻禄人灭亡的教训,远远地离开了大唐,宁可和可萨汗国一争高下。
对同罗部西迁的决定,李庆安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唐廷册封阿布思为金山可汗,同时李庆安命令碎叶暗中对同罗部提供武器和粮食援助,扶持同罗部对抗可萨汗国。
而沙陀叶护朱邪尽忠却没有阿布思的觉悟,他们接受了唐军的邀请,率部东迁,离开了北庭,迁到居延海,在居延海一带放牧生息。
三月的居延海一样生机盎然,碧波万顷,草木回绿,天空蔚蓝,白云朵朵,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随处可见沙陀人的帐篷的牧民。
这时,一支约五千余人组成的唐军骑兵队从西方疾奔而来,战马雄健、骑士威武,气势奔腾浩荡,为首大将银盔铁甲,脸型容长,一双三角眼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便是北庭行营总管、庭州都督崔乾佑。
崔乾佑是事实上的北庭节度使,统帅一万五千军驻守北庭,居延海也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几年来,崔乾佑一直忠实执行李庆安汉化北庭的命令,将北庭两大胡人部落同罗部和沙陀部劝走,又逐渐将散居在北庭内部、以放牧为生牧民迁到沙陀旧地,并将他们原来的土地用来安置不断西迁来的汉人移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689
40690
40691
40692
40693
40694
40695
40696
40697
40698
40699
40700
40701
40702
40703
40704
40705
40706
40707
40708
40709
40710
40711
40712
40713
40714
40715
40716
40717
40718
40719
40720
40721
40722
40723
40724
40725
40726
40727
40728
40729
40730
40731
40732
40733
40734
40735
40736
40737
40738
40739
40740
40741
40742
40743
40744
40745
40746
40747
40748
40749
40750
40751
40752
40753
40754
40755
40756
40757
40758
40759
40760
40761
40762
40763
40764
40765
40766
40767
40768
40769
40770
40771
40772
40773
40774
40775
40776
40777
40778
40779
40780
40781
40782
40783
40784
40785
40786
40787
4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