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曰平原好射雕。

    自古以来,居延海便是塞上草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开始,这里便有了农垦历史。

    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早在汉朝,便有汉军在这里筑城,自隋后,这里属于突厥的占领地,在盛唐时期,大量胡商以居延海为中转,沿着张掖河南下河西,与大唐进行贸易。

    数年前,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东击回纥,将回纥赶进漠北深处,居延海成为了唐军的实控之地,隶属于北庭,并在居延海设立西海守捉,有三千唐军驻守,在这里筑城屯田。

    从前年开始,沙陀部和同罗部便陆续迁离北庭,同罗部首领阿布思恢复了本来身份,率部向西迁到碎叶以北、夷播海以西,紧靠可萨汗国的一块丰腴的草原上,阿布思已经意识到了李庆安对北胡不容,他吸取了葛逻禄人灭亡的教训,远远地离开了大唐,宁可和可萨汗国一争高下。

    对同罗部西迁的决定,李庆安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唐廷册封阿布思为金山可汗,同时李庆安命令碎叶暗中对同罗部提供武器和粮食援助,扶持同罗部对抗可萨汗国。

    而沙陀叶护朱邪尽忠却没有阿布思的觉悟,他们接受了唐军的邀请,率部东迁,离开了北庭,迁到居延海,在居延海一带放牧生息。

    三月的居延海一样生机盎然,碧波万顷,草木回绿,天空蔚蓝,白云朵朵,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随处可见沙陀人的帐篷的牧民。

    这时,一支约五千余人组成的唐军骑兵队从西方疾奔而来,战马雄健、骑士威武,气势奔腾浩荡,为首大将银盔铁甲,脸型容长,一双三角眼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便是北庭行营总管、庭州都督崔乾佑。

    崔乾佑是事实上的北庭节度使,统帅一万五千军驻守北庭,居延海也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几年来,崔乾佑一直忠实执行李庆安汉化北庭的命令,将北庭两大胡人部落同罗部和沙陀部劝走,又逐渐将散居在北庭内部、以放牧为生牧民迁到沙陀旧地,并将他们原来的土地用来安置不断西迁来的汉人移民。

    这次率军赶来居延海是他接到了李庆安的命令,准备发动对回纥人的战争了。

    此时的居延海一带已是军队云集,热闹非常,除了唐军外,还有沙陀骑兵一万五千余人,以及从西方赶来支援的同罗骑兵近两万人,都已汇聚到了唐军驻地西海城一带,另外,黠戛斯也已派出一万五千骑兵向居延海赶来,目前还没有达到。

    西海城是唐军和沙陀人在前年新筑的城池,大小俨如一座小县,城内住着近千军户,都是居延海驻军的家属,平时以农耕为生,由于居延海也是西方商人进入河西的中转站,不少头脑灵活的人家也开客栈、酒肆,西海城内也渐渐有了一些商业气息。

    中午时分,崔乾佑的军队抵达了西海城,西海兵马使便是当年葛逻禄王子谋刺思翰,他已改汉名为颜思翰,葛逻禄被回纥灭亡后,颜思翰率本部族人向夷播海以西迁移,但遭到了可萨汗国的重创,颜思翰走投无路,便率最后的万余族人回到北庭,正式接受汉化,葛逻禄人也由此最后湮灭了。

    颜思翰本人就有一半汉人血统,他又娶了北庭长史杨奉车的女儿为妻,被封为中郎将、西海兵马使,率军驻守居延海。

    听说崔乾佑到来,颜思翰一直迎出了十里外,陪同崔乾佑进了西海城,五千北庭唐军则在城外驻扎。

    “去请阿布思和朱邪尽忠过来,我要和他们商议军务。”

    颜思翰答应一声,便去找人了,崔乾佑来到军府,他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打开了地图,开始研究进军路线了。

    这次李庆安决定灭亡回纥,一共分为三条战线,崔乾佑便是第三条战线的主帅,稍微不同的是,他的军队是汉胡联军,包括汉、沙陀、同罗、黠戛斯,一共四方军马近六万人,以唐军为主。

    李庆安和回纥打了多年的交道,他知道要灭掉回纥人,最有效还是要用以狼制狼的办法,用胡人来打胡人,他们下手更狠,搜索能力更强,几乎从不留后患,赶尽杀绝。

    不久,门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人禀报:“都督,他们来了!”

    “请他们进来!”

    门开了,阿布思和朱邪尽忠走了进来,阿布思自天宝十年逃亡北庭后,一直便诈死,冒充弟弟存在,直到李庆安掌握大唐政权,他才恢复本来面目,被唐廷册封为金山可汗,这次大唐欲灭回纥,他便亲率两万同罗精锐骑兵赶来助战。

    尽管回纥灭亡后,漠北的草原将空出来,但阿布思还是决定不回来,他是看懂了李庆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庆安绝不容许大唐四周有强邻存在,灭吐蕃、逐大食、灭契丹,现在又轮到了回纥。

    很明显,如果同罗部进入草原,那永远也不要强大,否则一样会被唐朝收拾,阿布思宁可和葛萨部争夺西方草原,那里的草原更加丰美,土地更加肥沃,更加适合他们生存。

    和阿布思不同,沙陀叶护朱邪尽忠还比较年轻,他的父亲骨咄支已经去世,朱邪尽忠继承父业,成为沙陀六部的大酋长,骨咄支是比较老成稳重之人,他不肯离开金山,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想让沙陀部能安安稳稳在北庭繁衍生息。

    但朱邪尽忠却雄心勃勃,他一心要成为草原之主,要让沙陀人成为草原雄鹰,沙陀骑兵纵横草原,雄鹰飞过之处,都有沙陀人的身影。

    也正因为他野心太大,当崔乾佑邀请沙陀部出金山,东迁居延海,朱邪尽忠便欣然答应,率领十万族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金山,来到居延海牧草丰美之处,朱邪尽忠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唐军出兵回纥,那一刻,就是他们沙陀人的机会到来。

    正因为他心中急切,这次唐军北征,他表现得最为积极,全族之军,倾巢而出。

    两人走进房间,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崔都督!”

    崔乾佑和两人是老朋友了,他呵呵笑道:“两位,好久不见了,快请坐!”

    三人坐下,崔乾佑先问阿布思,“同罗部进展如何?和可萨汗国有没有开战?”

    阿布思欠身道:“多谢崔都督的关心,去年秋天我们和葛萨人打了一仗,双方势均力敌,但葛萨人已同意将乌拉尔河流域让给我们,我们签订了停战协议,准备这次回纥战役后,我们就要正式西迁了。”

    说到这里,阿布思叹了口气,又道:“或许是我长期在大唐生活的缘故,我已经说服族人,将慢慢放弃游牧生活,将定居农耕.....”

    他说到这里,朱邪尽忠的鼻子里忍不住轻哼了一声,他着实瞧不起阿布思,竟然要放弃游牧而农耕了,尽管朱邪尽忠哼的声音很小,但阿布思还是听见了,他不由暗暗冷笑,这个年轻人酋长愚蠢啊!竟然看不透李庆安的真正用意,李庆安要灭回纥,有必要叫他们来帮忙吗?

    可叹骨咄支一生稳重,最后没有选择对继任者,沙陀人必将灭亡在这个朱邪尽忠的手上。

    他装着什么都没有听见,继续向崔乾佑汇报同罗部准备进攻葛萨人的计划,阿布思已经六十岁,老谋深算如同老狐狸一般了,他知道可萨汗国暗中支持回纥人,是对大唐河中及碎叶的一大威胁,所以大唐需要他这个战略同盟,从背后对可萨汗国施压,牵制住可萨汗国对碎叶的威胁,同时他说服族人放弃游牧,而转变为农耕民族,这样可以消除大唐对游牧民族的戒心,从而全力支持他们走向强大。

    阿布思的目标是要建立同罗汗国,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的时间,取代可萨汗国,要实现他建国的雄心壮志,得到唐朝的支持是最为关键。

    自从占领了乌拉尔流域后,阿布思的眼界变得更加宽阔了,他知道了天下之大,他知道西方有更加辽阔的土地,他们没有必要在东方和大唐争夺。

    听完阿布思的汇报,崔乾佑点点头,对他笑道:“你这次亲自率军前来,是非常明智,我刚刚得到上将军的密令,很可能这一次对回纥战役是上将军的亲征,到时我安排你和上将军见面,我想上将军一定愿意和你详谈。”

    阿布思大喜,如果能和李庆安亲自谈一谈,必将对同罗部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他立刻起身施礼,“那就拜求都督为我们安排了。”

    这时,旁边的朱邪尽忠也忍不住问道:“崔都督,那上将军愿意把翰儿朵八里给沙陀吗?”

    崔乾佑听他自露心思,不由狡黠一笑,“朱邪将军,上将军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论功行赏,沙陀人想要翰儿朵八里,可以,但必须表现出你们的英勇,尽最大之力击败回纥军,只要你们立下大功,就算你们不开口,上将军也会把翰儿朵八里赏给沙陀人。”

    朱邪尽忠喜出望外,他万分感激道:“沙陀勇士愿为上将军效死命!”

    崔乾佑摆摆手,又笑道:“现在还不是表忠心之时,先听我说一说上将军的几条命令。”

    两人都立刻坐直了身子,崔乾佑这才徐徐道:“这次你们是协助作战,朝廷不会给你们什么赏赐,对于同罗军,朝廷将支持你们对抗可萨汗国,这就是对你们补偿,有问题吗?”

    阿布思立刻答道:“没有问题!”

    崔乾佑又对朱邪尽忠道:“朝廷对沙陀人的赏赐是土地,其它就没有了,朱邪将军有问题吗?”

    朱邪尽忠迟疑一下又问道:“那牛羊马匹之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026 18027 18028 18029 18030 18031 18032 18033 18034 18035 18036 18037 18038 18039 18040 18041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18052 18053 18054 18055 18056 18057 18058 18059 18060 18061 18062 18063 18064 18065 18066 18067 18068 18069 18070 18071 18072 18073 18074 18075 18076 18077 18078 18079 18080 18081 18082 18083 18084 18085 18086 18087 18088 18089 18090 18091 18092 18093 18094 18095 18096 18097 18098 18099 18100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7 18108 18109 18110 18111 18112 18113 18114 18115 18116 18117 18118 18119 18120 18121 18122 18123 18124 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