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蔡希德一声惨叫,从马上栽落下地,全场轰动,一齐站了起来,只见蔡希德的右肩插了一把匕首,他痛苦地在地上翻滚,血流如注。
突来的情况使太仆寺的官员都惊呆了,史思明冲过来大吼道:“你们不管吗?安西军竟然用暗器伤人。”
比赛中止了,范阳军怒吼着向李庆安扑上来,安西军也毫不示弱,将李庆安团团护住,双方剑拔弩张,眼看三年前的一幕又要上演,就在这时,安禄山大吼一声,“给我统统住手!”
他冲下站台,伸手就给史思明一个耳光,大骂道:“都是唐军,谁敢内江?”
范阳军皆默默地退了下去,安禄山上前探看了一下蔡希德的伤势,他叹了口气,对李庆安道:“李将军,不过是一场马球比赛而已,你又何必下此狠手呢?”
马球场上安静下来,主持今曰比赛的太仆寺少卿朱洪元满头大汗,他万万没有想到三年前一幕又发生了,而这次是换了角色,范阳军成了成受害者,问题是今年有了新规则,用凶器伤人者要立刻赶出赛场,他所在的一队宣布告负,难道安西军要成为这条新规则的第一个处罚者吗?
朱洪元十分为难,他知道自己若秉公执法,他肯定会得罪安西军了,可人家范阳节度使在场呢!叫他怎么办?
“李将军,这你该怎么解释?”朱洪元只得硬着头皮质问李庆安道。
李庆安笑道:“朱少卿,我相信当时大家都看见了,我是双手执球杖,从来就没有松开过,试问,我怎么用刀?”
朱洪元一怔,他心里明白了什么,斜眼向安禄山瞟去,这时安禄山大怒道:“李庆安,就算你真的动手,我也可以忍了,大家以和为贵,可是你竟敢反咬一口,居然说是蔡将军自残,你欺人也太甚了,我要到圣上那里告你。”
李庆安拱了拱手笑道:“安帅,我几时说是蔡将军自残?你也未免想得太多了。”
“哼!你虽没明说,但你就是这个意思。”
“李将军说得一点也没错!”
裴宽慢慢走了上来,他冷笑一声道:“安帅可能眼神不好,可我却看得请清楚楚,李将军根本就没有拔什么匕首,至于蔡希德肩头怎么会有匕首,你我心知肚明。”
裴宽虽然曾是范阳节度使,但他和安禄山却是死敌,他所看重提拔的大将在安禄山上台后,统统被贬,甚至他当年的一名心腹爱将,也被安禄山借契丹人之手杀死,令裴宽哀痛之极,此时安禄山又要使卑鄙的手段栽赃安西军,裴宽决不允许他曾率领的范阳军变成无赖之辈。
安禄山背着手重重哼了一声,道:“这件事由太仆寺来决定,与裴尚书何干?”
此时的太仆寺少卿朱洪元后背已经湿透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证据,发生在一瞬间,谁都看不清楚,不像后世还能录像重播,全靠人为判断,说李庆安使凶可以,说蔡希德自残也可以,关键就是看谁的后台硬。
这就是严庄设计的高明,先是在水中下药,以迷惑安西军,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饮食之上,而他却利用了新规则的漏洞,设计让蔡希德自残,在这种情况下,范阳军有节度使在,而安西军势单力孤,高仙芝远在安西,这样一来,最后的判决肯定是对范阳军有利,李庆安被驱逐出场,身败名裂,而范阳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当初火烧进奏院,他李庆安不就是这样干的吗?
不料,却突然杀出一个裴宽,公开替安西军撑腰,使严庄本来无懈可击的计策顿时被撕开了一道裂口。
朱洪元为难到了极点,一边是范阳节度使,封疆大吏,而另一边是礼部尚书,新任相国,他谁都得罪不起,这时,旁边的刘署令悄悄地捅了朱洪元的后腰,低声道:“使君向左边看看。”
朱洪元扭头向左边望去,他顿时被吓了一跳,只见高力士笑眯眯地背着手站在不远处,他顿时醒悟过来,高力士可是李庆安的后台,他是万万惹不起的。
他立刻下定了决心,笑道:“安大帅说得对,大家都是唐军,何必同室艹戈呢?我看这其实是场误会,误会!哈哈,不影响比赛,比赛可继续进行。”
他一挥手让人把蔡希德抬下去,对蔡希德肩上的匕首视若无睹。
安禄山也看见了高力士,他讨好地对高力士点点头,可心中却郁闷到了极点,有高力士出面,此事当然只能是不了了之了,可问题是,他的最佳得分手蔡希德却不能参赛了。
.........
比赛继续进行,没有了蔡希德这员悍将,范阳军的进攻立刻疲软了,渐渐地,全场的主动权被安西军掌握,比赛的节奏也被安西军控制住了,安西军越战越勇,把战术配合和个人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反,范阳军却因弄巧成拙而士气大受影响,不敢再放肆,打得缩手缩脚。
李庆安纵马疾驰,鞠球斜线向他飞来,他的前方开阔,没有人拦截,而史思明等中军球手都退缩到了自己的门洞边,李庆安毫不犹豫地挥杖击出,鞠球呼啸着向球洞飞去,而史思明便站在门洞旁。
“史将军,这第二十箭,你截得住吗?”李庆安放声大笑。
史思明额头上的汗珠滚滚落下,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紧紧盯着飞来的鞠球,可是,在他眼中,那鞠球变了,变成了一支投箭,以一个绝妙的姿态射来。
他的心一声声狂跳,就仿佛是那一下一下的鼓声,第十八声,第十九声,到了,该出手了!该出手!可他球杖却重似千斤,他怎么抬不起来。
史思明大吼一声,可吼到一半却嘎然停住,周围的气氛怪异之极,每个人都呆呆地看着他,一名球手小声提醒道:“史将军,球已经进了。”
“啊!”史思明球杖落地。
........
随着史思明的异常,范阳军的士气彻底崩溃了,在决胜的第三场比赛中,被安西队连进六球,仅李庆安一人便独中四元,以九比二的悬殊比分大大领先,比赛成了一边倒的痛宰,在最后时刻,范阳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甚至连追赶拦截都没有信心了,眼睁睁地看着安西军如风如电地进攻、进球。
“当!”地一声钟响,全场比赛结束了,马球场内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安禄山铁青着脸,转身狠狠给了严庄一记耳光。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三章 初到扬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曰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天宝七年的二月,春风已经吹绿了漕河两岸,一群群鹭鸟从河面上飞过,水荡起烟迷,一团团白气在河面上滚来滚去,远方的山梁上偶然可以看见融化的涧水从悬崖上流下来,形成潺潺小溪流入了漕河,被春风爆干了的树枝,有时发出干裂的声音落入河中,盘错的老树根子在半空中悬着,风从东方吹来,树枝向西摇晃,春天的声音在空中袅袅的互相碰撞着.
漕河上,一队队满载货物和客旅的船只沿通济渠南下,不时有乘客走到甲板上指着远处的山梁小声议论,在一艘客船的甲板上,李庆安负手而立,欣赏着这迷人的江南春色.
他是元月初九正式离京,骑马到了汴州,又从汴州乘船南下,这一天已经到了扬州的高邮县,离他的目的地江都已只有数十里了,算到今天,行程整整一个月,其实如果他赶路的话,只要半个月便可以抵达扬州了,关键是他要游览大唐风物景色,不肯快走,而兵部也没有规定他到任的时间。
这时一艘渔船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船尾一个清秀的小娘正在忙碌地做饭,一双白皙的手在剥着春笋,李庆安心情大好,不由摇头晃脑地吟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他又笑着大声问道:“小娘子,请问芳名,可曾嫁人否?”
那小娘狠狠瞪他一眼,一挑帘子,进船舱去了,她站在船头的父亲呵呵笑道:“这位军爷,小女已经许了人家,让军爷失望了。”
李庆安笑着拱拱手道:“老丈,我只是欣赏江中最美的风景,别无他意。”
老渔民也和善地笑了,向他挥挥手,一篙将船撑远了。
“七郎,你兴致很好呀!”荔非守瑜从船舱里走出来笑道。
“那是!看多了黄沙大漠,忽然来这清灵养眼的江岸,都有点不思安西了。”
李庆安又兴致勃勃吟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229
16230
16231
16232
16233
16234
16235
16236
16237
16238
16239
16240
16241
16242
16243
16244
16245
16246
16247
16248
16249
16250
16251
16252
16253
16254
16255
16256
16257
16258
16259
16260
16261
16262
16263
16264
16265
16266
16267
16268
16269
16270
16271
16272
16273
16274
16275
16276
16277
16278
16279
16280
16281
16282
16283
16284
16285
16286
16287
16288
16289
16290
16291
16292
16293
16294
16295
16296
16297
16298
16299
16300
16301
16302
16303
16304
16305
16306
16307
16308
16309
16310
16311
16312
16313
16314
16315
16316
16317
16318
16319
16320
16321
16322
16323
16324
16325
16326
16327
1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