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放鹤回大堂写了一份保证书,并画了押,交给了李庆安,承认他藏匿逃犯杜泊生,李庆安收了保证书,立刻下令道:“停止搜查!”
唐军停止了搜查,梅放鹤长长松了口气,便对李庆安道:“将军请说吧!想要什么条件。”
“我只有两个条件。”
李庆安比出两根指头道:“第一,秘密把杜泊生交给我,以后不管谁来问你,你都不能说杜泊生已被我抓到,我也自然也不承认你藏匿杜泊生。”
梅放鹤大喜,只要能摆脱藏匿杜泊生的罪名,他当然不会承认,他知道李庆安是想用杜泊生做文章,但这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他立刻道:“将军请放心,我再蠢,也不会主动承认我藏有朝廷要犯,而且我会约束知情的家人,保证任何人不会说出去。”
“你明白这一点就好。”
李庆安笑了笑又道:“我的第二个条件便是你交出所有和杜泊生有关的资料、财物,就是这两个条件,我会把你和杜泊生撇得干干净净。”
梅放鹤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算李庆安不要,他也会销毁一切,现在只要能保住梅家,他什么都不在乎了。
“将军,我都可答应,我现在就把杜泊生交给你。”
李庆安跟着梅放鹤来到了后院的一座亭子里,刚才唐军已经搜到这里了,唐军搜查得非常仔细,所有的假山全部敲碎,夹墙挖开,马厩地窖全部不放过,这座亭子还没来得及搜到便被李庆安叫停了。
梅放鹤叹了口气,用拐杖指着亭子道:“通道就在亭子里,搬开上面的石桌便可看到。”
李庆安一摆手,立刻上去十几名唐军,搬开了石桌,下面果然是个黑黝黝的通道,只听里面有人低声问道:“大舅,是你吗?”
李庆安给梅放鹤使了个眼色,梅放鹤只得上前道:“泊生,你出来吧!老二和老三都来了。”
片刻,从地道里钻出一个中年男子,头发蓬乱,脸色苍白,他正是扬州盐案的关键人物,大盐枭杜泊生。
他刚一露面,便被唐军一拥而上,将他牢牢按在地上,绑了起来,并堵住了他的嘴,杜泊生两眼愤怒地盯着梅放鹤,如果眼神能杀人,梅放鹤已经死了无数回了,梅放鹤惭愧地转过身去,不敢和外甥对视。
李庆安走过来,上下打量他一眼,微微一笑道:“原来你就是杜泊生,整个大唐都快被你搅翻天了。”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八章 有朋远来
都梁山和润州的事情结束后,李庆安又以侍御史的名义上书朝廷,弹劾泗州太守勾结都梁山响马,在奏折中又大大褒奖了崔平一通,推荐他暂代泗州太守。
随后,团练营便带着丰盛的战利品和满心的喜悦返回扬州,两天后,军队返回了江都军营,连茶也来不及喝一口便匆匆赶到州衙。
在公务房里,李庆安把一份杜家财产清单交给了太守卢涣。
“这就是我在都梁山缴获的杜家财产,除了沉入江中的小部分外,其他都在这里了,我分文未取,另外,杜泊远的人头我也带来,一并请卢太守收下。”
说到这,李庆安叹了口气道:“还有杜泊云,可惜他自杀了,我没有问到杜泊生的下落。”
卢涣呆呆看了半天,才慢慢醒悟过来,他连忙起身向李庆安施礼道:“李将军大功,我一定及时禀报朝廷,要好好表彰李将军。”
“表彰就不用了,我练兵路过盱眙县,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李庆安摆摆手笑道:“倒是这些财物,既然是杜家从扬州民众头上赚取,那就应该还给扬州民众,修桥、铺路、建立学堂,这些都需要用钱,希望卢太守能把这些钱用到明处。”
虽然卢涣心里明白,这些钱大半还得运给朝廷,但李庆安心系民众的艹守还是令他十分佩服,他点点头道:“李将军爱民之心,卢某一定尽力而为。”
他看了看清单,又问道:“那杜泊生的下落,李将军一点眉目都没有吗?”
今天上午,太子秘密派人前来,嘱咐他一定要搜集到庆王走私的证据,或者能够干掉刘长云,夺取江淮都转运使的职位。
杜泊生的口供他有了,关键是杜泊生本人,以及帐本等相关证据,所以找到杜泊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李庆安喝了一口茶,摇摇头道:“我也想问道,可惜那杜泊云自杀,他的手下谁都不知道杜泊生的下落,但有消息说,他可能藏在苏州一带,伺机出海。”
卢涣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勉强笑道:“没关系,还恳求李将军多多协助我们,早曰抓住这个大盐枭。”
“那是当然,我一定会尽力相助。”
这时,门口一名衙役低声禀报道:“太守,那个李白又喝醉了,在浔阳酒肆,掌柜要我们去把他抬回来。”
卢涣眉头一皱,“怎么又醉了,唉!算了,等他睡醒了自己回来。”
李庆安笑道:“那位李太白好像给使君添了不少麻烦。”
“哎!麻烦倒不多,但每一件都让人头痛,刚来我这里时,他几乎天天喝得酩酊大醉,直到把我的攒的酒全部喝光,他或许也觉得不好意思,便要告辞,我便送给一百贯盘缠,又雇了辆牛车给他拉钱,不料他才到隔壁江阳县,便遇到一个诗友,两人天天在酒楼欢聚,不到半个月,一百贯钱便花得干干净净,酒楼的掌柜把他又送回来了,第二天醒来向我道歉,我再给了他二十贯钱盘缠,再三嘱咐不可乱花,他满口答应,不料走到城门口,见一乞丐可怜,便把二十贯钱给人家了,又空着手回来,我实在是无可奈何了。”
说完,卢涣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李庆安想了想笑道:“或许他是心里苦闷,觉得心中抱负无处施展,卢太守不妨给他找个事干。”
“给他找了,让他做博士,可他说这是小吏,要看人眼色,他不干,我也没有办法。”
说到这,卢涣忽然笑道:“对了,我看李将军身边也没有幕僚,不如就让李太白做你的幕僚,替你处理团练营的文书,我想他也愿意。”
李庆安吓了一跳,大诗仙做他的幕僚,这怎么行,连连摆手道:“卢使君不知,我只是个中郎将,哪能用得起幕僚,再说团练营那边已经有两名书吏了,是大都督府派来。”
“呵呵!这没有关系,连七品知县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将军可是从三品开国伯,又是团练使,怎么不能有幕僚?再说,你们军官才更需要文士幕僚,李太白志向千里,一定能胜任,李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不等李庆安再拒绝,卢涣立刻喊道:“来人!”
一名衙役应声而入,卢涣吩咐道:“去把李太白的行李搬去团练营。”
“这......”李庆安见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好吧!只要太白兄愿意,我没意见。”
..........
来州衙交了杜家的钱物,却得了一个幕僚,而这个幕僚竟是闻名千年的诗仙李白,李庆安有一种洋洋自得的感觉,后人在写李白生平时,或许也会写上一笔:‘天宝七年,白为安西中郎将李庆安幕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490
16491
16492
16493
16494
16495
16496
16497
16498
16499
16500
16501
16502
16503
16504
16505
16506
16507
16508
16509
16510
16511
16512
16513
16514
16515
16516
16517
16518
16519
16520
16521
16522
16523
16524
16525
16526
16527
16528
16529
16530
16531
16532
16533
16534
16535
16536
16537
16538
16539
16540
16541
16542
16543
16544
16545
16546
16547
16548
16549
16550
16551
16552
16553
16554
16555
16556
16557
16558
16559
16560
16561
16562
16563
16564
16565
16566
16567
16568
16569
16570
16571
16572
16573
16574
16575
16576
16577
16578
16579
16580
16581
16582
16583
16584
16585
16586
16587
16588
1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