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没有关系,连七品知县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将军可是从三品开国伯,又是团练使,怎么不能有幕僚?再说,你们军官才更需要文士幕僚,李太白志向千里,一定能胜任,李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不等李庆安再拒绝,卢涣立刻喊道:“来人!”
一名衙役应声而入,卢涣吩咐道:“去把李太白的行李搬去团练营。”
“这......”李庆安见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好吧!只要太白兄愿意,我没意见。”
..........
来州衙交了杜家的钱物,却得了一个幕僚,而这个幕僚竟是闻名千年的诗仙李白,李庆安有一种洋洋自得的感觉,后人在写李白生平时,或许也会写上一笔:‘天宝七年,白为安西中郎将李庆安幕僚。’
走出州衙,已经是下午,阳光也带了一丝疲色,是吃午饭的时间了,他刚要翻身上马,就在这时,他身后忽然有人在叫他,“李庆安,七郎!”
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非常耳熟,李庆安愣了一下,回头望去,却只见台阶上出现一个化妆怪异的小娘,她嘴唇涂成黑色,脸上画着几朵艳丽的桃花,正激动万分地跳着向他招手。
李庆安立刻认了出来,那独树一帜的化妆,是独孤明珠,她...她怎么来了?
他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里是扬州,相距长安数千里,李庆安翻身下马,独孤明珠从台阶上飞奔下来,仿佛一只小鸟般地扑进他的怀中,“七郎,我还以为见不到你了?”她激动中带着哭腔。
李庆安见旁边几个衙役满眼惊讶地盯着明珠,他心中好笑,她的新潮在哪里都引人注目。
“什么叫见不着我,难道我来扬州是有去无回吗?”
明珠不好意思地破涕为笑,“没有那意思,我已经来了七八天了,说你出去了,天天等你,脖子都望长了。”
“哦!我出去训练了。”李庆安看见她雪白的脖颈上有一道细细的疤痕,便笑道:“明珠,你怎么会来扬州,是来找我吗?”
“不!不!”明珠慌乱地摇摇头,“我来看爹爹的,你忘了吗?我给你说过的,我爹爹在扬州做官。”
“你爹爹?你爹爹是.....”
李庆安觉得似乎来扬州后从未听过姓独孤的官员,这会是谁?
“我爹爹是扬州长史独孤浩然。”
明珠刚说完,她目光一斜,立刻笑着向李庆安身后招手,“爹爹!”
李庆安回过头,这才发现他身后不知几时来了一名中年官员,皮肤白净,三缕长须飘于胸前,正笑眯眯望着李庆安。
明珠跳上去,拉着中年官员的胳膊笑道:“他就是李庆安。”
这中年人便是独孤明珠的父亲独孤浩然了,他原本任东宫太子中允,前年升为扬州长史,至今已经两年了,独孤浩然育有一子三女,长女明阳因和亲失败不幸被契丹人所杀,次女明月,小女明珠,三个女儿中他最疼爱小女明珠。
独孤浩然笑着敲了女儿的头一下,“傻丫头,李将军我怎么会不知道。”
李庆安连忙上前躬身施礼,“李庆安见过独孤伯父!”
独孤浩然对李庆安救了他的两个女儿十分感激,连忙回礼道:“李将军来扬州时,我正好下乡劝农去了,今曰才得见将军,真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一点小事,长史不必放在心上,其实我也很喜欢明珠,怎么能让她遭遇不幸?”
“无论如何,我也请李将军喝杯水酒。”
独孤浩然沉吟一下便道:“今晚我还要赶去江阳县,明天晚上吧!李将军一定要赏光。”
“好!我一定来。”
独孤浩然捋须微微一笑,便对女儿道:“你和李将军说话吧!爹爹有事先去了。”
独孤浩然对李庆安点点头,快步走进州衙了,独孤明珠见父亲一走,她立刻拉住李庆安的手,撒娇笑道:“爹爹明天请你吃饭,那今晚你请我吃饭吧!”
“没问题!”李庆安笑道:“想去哪里吃饭?”
“我也不知道,要不,咱们走走看。”
和江都北市几乎都被官仓货物占满不同,南市却是民间商肆密集之地,大街上的行人也各有不同,大唐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违禁品的限制程度也远远小于陆路贸易,像生铁、武器、金银等禁品都几乎不受限制,因此各国海商络绎不绝而来,以扬州、广州等地最为集中,江都街头,各国商人比长安还要热闹,皮肤黝黑,身着宽麻衣、着草鞋的林邑人;身材矮小、满脸肃然,带着崇敬之色的曰本人;牵着一群高丽女奴走过大街的新罗人;甚至穿着宽大白袍的大食人,以及粗壮彪悍的契丹人。
南市内,异国商铺也比比皆是,北方的皮毛、马匹;南洋的香料、珍珠、象牙;岭西的宝石、银器;曰本的漆器、珍珠;新罗的药材、纸张,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到处是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
这也是李庆安第一次亲见江都的繁华,他牵着马与独孤明珠并肩而行,一边欣赏长安也难见到的异国风情,一边向两边留意,初到扬州的一次刺杀虽然不了了之,但并不意味刺客就此放过他,他的两名亲随跟在后面,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
明珠东张西望,到处寻找称心的酒肆,柔软的小手紧紧地握住李庆安不放。
“七郎,我们就去这一家吧!”
明珠发现一家酒肆精致典雅,她立刻喜欢上了,拉着李庆安便向酒肆跑去,李庆安抬头打量了一下,酒肆三层楼高,通体红色,一幅旗幡高高飘扬,‘浔阳酒肆’,他忽然想起一事,便笑道:“好!咱们就在这家酒肆吃饭。”
一名伙计迎了出来,陪笑道:“两位客人楼上请!”
走上三楼,远远听见有人高声吟道:“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李白已经酒醒了,却又拎起一壶酒,边喝边吟:“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李庆安快步走上前,笑道:“太白兄,好久不见了。”
李白斜睨他一眼,忽然大笑道:“原来是李军爷,来得好,我们再来赌酒!”
李庆安笑了,对伙计道:“给我拿坛最好的酒来!”
伙计连忙从屋角取来一坛好酒,李庆安接过,拍开封泥,倒了满满两大碗,他端起酒碗,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将酒碗重重一放,“该你了,你喝吧!”
明珠悄悄拉了拉李庆安的衣袖,小声道:“七郎,他已经喝多了,不能再喝了。”
“我知道。”
李庆安笑吟吟地望着李白,“如何?是想今天和我赌酒,还是过两天再来赌?”
李白呆呆地望着酒碗,忽然也端起碗大口饮酒,他将大碗酒喝干,将酒碗重重一摔,“好!好酒,痛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062
58063
58064
58065
58066
58067
58068
58069
58070
58071
58072
58073
58074
58075
58076
58077
58078
58079
58080
58081
58082
58083
58084
58085
58086
58087
58088
58089
58090
58091
58092
58093
58094
58095
58096
58097
58098
58099
58100
58101
58102
58103
58104
58105
58106
58107
58108
58109
58110
58111
58112
58113
58114
58115
58116
58117
58118
58119
58120
58121
58122
58123
58124
58125
58126
58127
58128
58129
58130
58131
58132
58133
58134
58135
58136
58137
58138
58139
58140
58141
58142
58143
58144
58145
58146
58147
58148
58149
58150
58151
58152
58153
58154
58155
58156
58157
58158
58159
58160
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