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我的,一个个溜出去,跑得越远越好,保住小命要紧。”

    说完,他自己一溜烟地从后门跑出去了,撒开脚丫子拼命向夜色中跑去,十几名衙役也一个跟着一个,片刻便跑得干干净净。

    河道中,阎凯目光紧张地盯着水面,水面起伏晃动,有人潜下去了,忽然,一阵水花翻滚,一名渔民浮上水面道:“老爷,下面是有几艘沉船,船上都是铁箱子。”

    阎凯大喜,连声道:“快!快捞几个铁箱子上来看看。”

    渔民扯着一根绳子又潜下去,另外两名雇来的渔民也下水了,他们在水底翻腾,片刻,一名渔民浮上来道:“可以了,拉绳子。”

    阎凯抢过绳子慢慢向上拉,他激动得手直发抖,慢慢地,一只铁皮箱子被拉了上来,几名随从将箱子抬上船,擦去箱子上的水,一人点燃一根火把凑上前。

    “打开它!”阎凯颤声道。

    ‘咔!’地一声,铁箱子被撬开了,随从从里面取出几尊小铜佛像,“先生,都是铜像。”

    这时,另一只铁箱子也被拉上来了,打开箱子,里面则是几个铜木鱼,“先生,这里面也是铜器。”

    阎凯呆了半晌,他忽然想到什么,立刻拔出匕首,在铜佛像上重重地划了一刀,刻出一道深深的痕迹,里面还是铜。

    阎凯无力地坐下来,“怎么回事?怎么都是铜器。”

    突然,那名拿火把的随从一声惨叫,一支箭射穿了他的胸膛,栽下水去。

    周围人惊呆了,他们忽然反应过来,一起大喊:“有人袭击我们!”

    众人纷纷卧倒,阎凯也被人按倒在船上,不过对方射出一箭后便没有了动静,阎凯挣扎起来向来箭方向望去,只见黑暗中出现了几条船,船上有二三十人,个个手执硬弩,黑衣蒙面,为首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从官署射出的淡淡灯光映在他的脸上,尽管他用黑巾蒙面,但仍然掩饰不住他眼角眉梢露出的得意笑容。

    “罗参军。”

    阎凯一眼便认出了此人,他狠狠一拳砸在船体上,低声骂道:“该死的混蛋!”

    “先生,我们怎么办?”

    阎凯不甘心地看了一眼船上的铜器,只得下令道:“快!离开这里!”

    水中的渔民推动着小船,几艘小船慢慢地离开了河道,向淮水驶去。

    罗参军见他们逃了,这才冷冷一笑道:“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一挥手,令道:“下去把箱子全部捞起来!”

    .......

    高邮县蔡家村是位于樊良湖中间小岛上的一座小渔村,三五十户人家,民风淳厚,家家户户都靠打渔为生,这里陆路不通,只有靠船进出,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也很少有官府过来巡察。

    大约在半个月前,在村子北面的一处湖湾里开始停泊几艘小船,船上满载着货物,岸边有十几名士兵把守,谁也不敢靠近,前天晚上又来了十几艘小船,运来了大量的铜器,装箱堆放在岸上。

    这天下午,一队船只驶入了蔡家村湖弯,村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谁也不过来看热闹。

    李庆安站在船头,远远望着湖湾里的几艘小船,笑了笑,谁又能想到,这些船只里竟满载着庆王几年的盐利呢?

    这时,岸上贺严明向小船挥舞双手,“将军,这边!这边!”

    李庆安的船队缓缓地靠岸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所有的铜器都装上了刚刚驶来的船上,船队驶离了蔡家村,村民们望着船队远走,半月来他们一直悬在空中的心终于放下了。

    船上,李庆安将独孤浩然开出的公文递给了贺严明,嘱咐他道:“严明,这次你押运宝货回京城,一路要当心,不要有半点大意。”

    “将军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绝不会误事。”

    李庆安点点头,又道:“还有,若遇到检查,态度要强硬一点,不准任何人上船。”

    “谁敢上船,公文上写得很清楚,这可是给高力士的寿礼,除非他们的官当得不耐烦了。”

    船进入了漕河,李庆安下船了,他挥挥手,“一路顺风,我很快也会回京城。”

    “将军,我们京城再见!”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门风波

    空气中已经有点夏天的感觉,春季的**渐渐到了尾声,大片的绿色取代了姹紫嫣红的大地,关中大地上的麦田已经泛黄,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天宝七年的初夏来临了。

    这天上午,在长安以东的官道上走来一队骑马的军人,为首者正是刚从扬州归来的李庆安,按照计划,他在江都练兵半年,其中包括进京校检两个月的时间,此时正是返京的时间,不仅是他,所有二十四名边将都将陆续率军返京,接受大唐天子李隆基的检阅。

    他的军队不能进京城,只能在城外驻扎,他先率几名亲随进京,前来迎接他的是万骑营中郎将长孙全绪。

    “四个多月不见,李将军好像比先前更加黑瘦了几分,我还以为江南水土滋润,李将军会变得又白又胖才对。”

    “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天天射箭骑马,比在安西打仗还要累上几分。”

    李庆安笑着摇摇头,又问道:“安西其他人回来没有?我是说李嗣业他们?”

    “李嗣业和荔非元礼昨天刚到,田珍那边还没有回来,估计就这两天吧!”

    “四个多月一晃就过,可又感觉像是过了很多年一般。”

    李庆安望着巍峨雄伟的长安城,他心中感慨万千,无论江南多繁华,他还是眷念着这座物宝天华的天下雄城。

    又走了片刻,远远地便看见了明德门,前面不远处是一处岔道,岔道的另一边直通大唐西域。

    这时,从西面的官道上走了二十几名骑马的军人,他们个个身材魁梧,身着盔甲,显得威风凛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4684 74685 74686 74687 74688 74689 74690 74691 74692 74693 74694 74695 74696 74697 74698 74699 74700 74701 74702 74703 74704 74705 74706 74707 74708 74709 74710 74711 74712 74713 74714 74715 74716 74717 74718 74719 74720 74721 74722 74723 74724 74725 74726 74727 74728 74729 74730 74731 74732 74733 74734 74735 74736 74737 74738 74739 74740 74741 74742 74743 74744 74745 74746 74747 74748 74749 74750 74751 74752 74753 74754 74755 74756 74757 74758 74759 74760 74761 74762 74763 74764 74765 74766 74767 74768 74769 74770 74771 74772 74773 74774 74775 74776 74777 74778 74779 74780 74781 74782 74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