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三个,何颍川、廖国志、罗江,我记得你们的名字,从一个月前,你们在训练中都是百发百中,都排进了前二十名,我不知道你们今天怎么会不济了,居然两箭脱靶,你们说说看,这是什么缘故?”

    三人皆不敢吭声,李庆安一指其中一个年轻英武的小伙子道:“何颍川,你是旅帅,你先说!”

    何颍川呐呐道:“将军,末将有点紧张,太想射中了,反而会射偏。”

    另外两人也道:“将军,我们也是紧张,想着皇帝陛下在看我们射箭,心中就发慌。”

    李庆安摇摇头道:“或许有一点这个原因,但其他九十七名弟兄也一样的紧张,为什么他们就不会脱靶呢?我以为紧张不是你们脱靶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你们太骄傲自满了,平时都是箭箭中靶,便生了轻敌之意,我告诉你们,如果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那你们这一辈子永远只配当个小兵,可如果你们顶住了压力,你们个个都是都尉中郎将,甚至你们中还有大将军出现,我绝不是胡乱鼓励,我李庆安是用最严格的手段来训练你们,只要你们能通过训练,什么校尉之职对你们来说,都可以不屑一顾了。”

    “将军,我们明白了,我们绝不会再失误。”

    “好!我期待。”

    李庆安跳上一块大石对众人高声道:“今天的检阅,就让大唐皇帝陛下来领略一下天下最强大的神射营,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有!”百人一声怒吼。

    “很好,我比你们更有信心,现在去吃早饭,给我统统吃饱了,养足精神!”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都弓骑

    今天,右武卫校场再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年初时的武举考试,江淮武生成绩惨淡引起李隆基的不满,由此引发了二十四名边将赴江淮练兵,一晃近半年过去了,今天到了检阅成绩的曰子。

    右武卫校场在两天前便已收拾整齐,天刚亮,一队队羽林军便进驻校场,搜查死角,清理隐患,将观检台护卫得如铁桶一般,为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到来做好准备。

    天色已经大亮,各位从三品以上的朝廷高官皆已陆陆续续抵达了校场,尽管事先通知是参与检阅,但众人皆心知肚明,今天恐怕是要借此机会,定下河湟战役的调子,各位重臣几乎都已到齐了,观检台上大臣们三五成群,窃窃私语。

    户部尚书张筠特地坐到了在裴宽的身边,他小声问道:“裴尚书,听说令孙前几曰被杨家欺辱了,可有此事?”

    裴宽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回答,张筠向两边看看,又压低声音道:“这件事京兆尹已经报进宫内,但圣上却没有任何表态,裴尚书,圣上的沉默回味深长啊!”

    裴宽还是没有说话,他明白张筠的意思,圣上是有意放纵杨家的所为,但他不明白张筠给他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张尚书,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提它。”

    张筠微微一笑,又道:“今天上午,翰林院已经开始立诏了,杨钊被封为剑南节度府长史兼姚州都督,裴尚书听说了吗?”

    裴宽一怔,这件事他确实没有听说,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张尚书,此事可当真?”

    “当然是真,最迟明天,诏书就正式下发,哎!杨家势大了。”

    张筠叹息了一声,“剑南节度使郭虚已昨天被封为云南安抚使,去调解南诏内乱,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杨钊便被封为剑南节度府长史,圣上的用意,不言而喻啊!”

    “张尚书的意思是说,圣上打算用杨钊为剑南节度使吗?”

    张筠点点头,“或许不是现在,但最迟明年,杨钊一定是剑南节度使,而且圣上封他为的姚州都督,其用意就是让他主管南诏事务。”

    裴宽冷笑一声道:“南诏的背后实际上是大唐和吐蕃的较量,他杨钊有这个能力吗?”

    “我也是这样想,可圣上认为他有能力,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裴尚书,这件事你我心中有数就行了,估计有人还求之不得呢!”

    说完,张筠瞥了一眼刚刚走入观检台的李林甫。

    “皇帝陛下驾到!”

    入口处,侍卫一声高呼,所有的大臣都一起站了起来,只见入口处涌入大群侍卫,片刻,李隆基竟身披一袭黄金铠甲走了进来,让所有在座的大臣都吃了一惊,众人面面相视,忽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圣上穿着盔甲是向他们表达发动河湟战役的决心。

    “臣等参见陛下!”

    李隆基目光威严地扫了众人一眼,一摆手道:“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看到了朕的装束,没错,朕今天既是来检阅江淮团练营的艹演,同时也要借此机会和众位爱卿讨论河湟会战的安排,朕希望今天就能做出决定。”

    李林甫高声迎合道:“陇右不保,关中何宁?河湟会战在开元二年便已经决定,陛下,此事不必再讨论了。”

    有李隆基身着盔甲出场,又有李林甫以开元二年说事,几名有疑义的大臣皆不敢吭声,连本来想指出今年各地均遭灾荒的裴宽也沉默了,谁都看得出李隆基决心已下,所谓与大臣讨论不过是他说说罢了。

    李隆基见无一人反对,他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各位爱卿均无异议,发动河湟会战大局已定,下面朕想各位爱卿商讨一下具体细节。”

    他见杨慎衿欲开口,便摆摆手笑道:“不急,大家先看边将们的练兵,一边看一边慢慢商讨。”

    李隆基又对陈希烈道:“左相国,可以开始了。”

    “遵旨!”陈希烈匆匆跑下台去。

    .......

    在校场的西门外,十二支团练营整齐排列着,他们衣甲整齐,纪律严明,整整半个时辰,一千二百人像一千两百尊雕像,纹丝不动,连十几名兵部官员都感叹不已,这是来自江淮的士兵吗?这种肃杀之气,分明只有经历过战争的边疆士兵才会有。

    李庆安今天也身着一袭盔甲,腰挎高仙芝送他的横刀,后背黑色大弓,在他身后,一百名将士衣甲整齐,人人手挽长弓,斜背箭壶,一个个表情严肃,等待着即将开始的检阅,他们的战马安静地站立在主人身边,马蹄不时轻轻地踢打着地面。

    这时,李庆安斜望了一眼旁边的李嗣业,恰好李嗣业也向他望来,两人目光一触,会意地点了点头,今天,不仅是二十四名边将的竞争,也是几大节度边军之间的较量。

    李嗣业训练的是步卒陌刀军,虽然江淮没有陌刀,但每人皆执特地打制的大刀,刀光雪亮,杀气腾腾,

    而排在最前面的,是李光弼的武进营,他训练的是枪兵,一百名士兵手握铁枪,昂首站立。

    这时,鼓声隆隆地敲响了,所有的士兵目光刷地向左面的角楼望去,角楼上红旗挥动。

    李光弼低低一声喝令:“上马!”

    一百名枪兵翻身上马,控制住马速,缓缓地向校场西门而去,这里守卫着二十几名羽林军,见第一支队伍过来,他们纷纷向两边闪开,骑兵队越奔越快,冲进了演军校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513 42514 42515 42516 42517 42518 42519 42520 42521 42522 42523 42524 42525 42526 42527 42528 42529 42530 42531 42532 42533 42534 42535 42536 42537 42538 42539 42540 42541 42542 42543 42544 42545 42546 42547 42548 42549 42550 42551 42552 42553 42554 42555 42556 42557 42558 42559 42560 42561 42562 42563 42564 42565 42566 42567 42568 42569 42570 42571 42572 42573 42574 42575 42576 42577 42578 42579 42580 42581 42582 42583 42584 42585 42586 42587 42588 42589 42590 42591 42592 42593 42594 42595 42596 42597 42598 42599 42600 42601 42602 42603 42604 42605 42606 42607 42608 42609 42610 42611 4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