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堡已是血腥屠宰场,到处横尸累累,粘稠的血流成了一汪血潭,咕咕地冒泡,腥臭无比。
近千具无头尸体堆成了小山,吐蕃人向尸体上泼上火油,准备焚烧,尚未完工的城头上挂满了奴隶的人头,海西堡附近的一片树林里,每一棵树上都绑住一名被开膛破肚的汉人奴隶,他们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当烽火台点燃时,一支伏俟城的吐蕃军正好在数里之外,今天早上,一个部落的酋长前来报告,他们有十三户人家失踪了,附近发现了有唐军游哨的痕迹。
吐蕃军驻守伏俟城的吐蕃人最高将领十分重视,便亲自率领一千军队抓捕唐军游哨,不料正好遇见从海西堡逃出的吐蕃士兵,得知汉奴暴动,他勃然大怒,火速赶到海西堡,残酷镇压汉奴的造反。
伏俟城的最高指挥官叫尚息德赞,是吐蕃大相尚息东赞的弟弟,官拜海西都督,整个青海以西都是他的管辖范围,尚息德赞脾气暴躁,凶残无比,天宝四年,他曾经血腥镇压过九曲汉奴的逃亡,亲手将三百多名被抓住的农奴绑住木桩上开膛破肚,这是他的一大爱好,而歼杀女人则是他另一爱好。
这次兵力集结,他没有得到前锋主将的位置,而是被委派到伏俟城管理后勤粮食,令他心情极为不爽,他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在陪侍他的汉人女奴身上,女奴们只要稍有不从便立刻被歼杀,两个多月来,被他亲手虐杀的女奴已经不下五十人。
今天的海西堡汉奴造反,把他骨子的杀戮**激发了,他怒吼道:“所有造反汉奴一概就地斩杀,用人头报功!”
这时,一名千夫长低声道:“都督,海西堡马上就完工了,不如先留几百人,等完工了再杀他们不迟。”
尚息德赞缓缓点头,“好吧!留下五百精壮,其余一概斩首,把人头送去九曲,让其他汉奴知道造反的下场。”
他镇压了暴乱,留下一百士兵监工,他率领一千余吐蕃军,心满意足地返回伏俟城。
从海西堡到伏俟城只有三十里,但道路并不平坦,沿途都是山地和森林,战马行走不快,尤其海西堡北上十五里处,还要渡过伏俟河,河上搭了一座简单的桥梁,桥梁不结实,大队人马不能骑马过桥,只能牵马步行。
天已经黑了,又窄又小的木桥上黑黝黝的,下面河水翻腾,格外令人胆寒,在桥头五十步外便是大片森林,一直延绵到海边。
尚息德赞率领大队吐蕃军飞驰而来,他心急火燎,他刚刚接到情报,在伏俟河北岸,发现了一支百余人的唐军巡哨,正向西逃窜。
尚息德赞急得眼冒金星,在他看来,杀死一百名奴隶也不如杀死一名唐军过瘾,居然有一百名唐军进入他的地盘,他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吐蕃军奔到木桥前,纷纷下马排队,木桥是十几根铁索上铺上木板,宽不过五尺,须一个一个走,再急也没有用,尚息德赞又吼又叫,催促吐蕃士兵过桥,只要稍微慢一步他都不能容忍,他站在桥边,挥动鞭子连抽带打。
“快滚过桥去!”
“他娘的,为什么刚才不下马准备好,滚到后面排队。”
尚息德赞再也等不了,抢先上了桥,几十名吐蕃士兵就仿佛流水线上的零件,一个不停地牵马在桥上疾走,走了五十几丈,终于走到了对岸,桥开始剧烈晃动起来,暂时不能行走。
九百多人都在对岸等候,只有尚息德赞带领三十人过了桥。
“你们给老子快点上桥!”尚息德赞站在桥头挥舞着胳膊,大声怒吼。
就在这时,一支箭从旁边的森林闪电般射到,尚息德赞听见破空声响,本能地一回头,一支箭霎时插进了他的面门,箭头从后脑透出。
尚息德赞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连人带马掉进了滚滚的伏俟河中,五十步外的森林里,李庆安一收弓,冷冷一笑。
一支火箭从他身后腾空而起,在夜空中格外明亮,顿时箭如雨发,惨叫声不绝,最先三十名过桥的吐蕃兵东奔西跑,但一个也逃不脱死亡的命运,全部被射杀在桥边,还有几人又慌又乱逃上桥,铁索桥剧烈地晃动起来,他们站立不稳,连人带马掉入河中。
在对岸也同样乱成了一团,夜色中,箭雨从两边的森林里射出,密集地射向敌群,安西弓骑兵在这一刻将他们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东奔西突,弓如霹雳箭如雷,箭上喂有毒药,只要一箭射中,不多时,吐蕃兵便毒发倒地,片刻间吐蕃人便有数百人被射倒在地,尤其吐蕃军的战马更是大片死亡,其余战马在惊恐中挣脱了主人的缰绳,四散奔逃而去。
经过最初的慌乱,一名千夫长指挥吐蕃军稳住了局面,剩下的五百余人迅速举盾集结在一起,准备向后撤退,他们背后是滚滚河水,只能过桥。
当桥上的百余人过到一半时,另一端的桥头忽然燃起了熊熊烈火,赤焰席卷铁索桥上的木板,空气中弥漫着火油的刺鼻的味道,火势燃得极快,迅速向桥中逼近,桥上的吐蕃军乱成一团,不断有人惨叫着跌下河中,瞬间被滚滚河水吞没。
桥南,荔非元礼如疯虎一般杀入了敌群,他挥舞鸟嘴大刀,上下劈砍,瞬间便杀死了几十人,在他身后,五百名唐军挥动马槊掩杀而来,两支军队在桥头狭窄的空地里撞击在一起,开始了血腥的拼杀。
吐蕃军大部份人都失去了战马,只能步战,他们虽然处于劣势,但依然强悍无比,结队与唐军拼杀,两支军队杀得人头滚滚,血流如河。
南霁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血腥的肉搏战,他身上沾满了吐蕃人的血肉,刺鼻的气味使他闻之欲呕,但他一想到海西堡的血腥屠杀,仇恨之火便在他心中熊熊燃烧,他手中铁枪如雪花乱舞,杀人无数,渐渐地,他率领百名江都兵杀开一条血路,这时他已看见了站在桥头指挥吐蕃军作战的千夫长。
他挂上长抢,张弓便是一箭,远处的吐蕃千夫长应声栽倒,吐蕃军失去了指挥,再也顶不住唐军的冲击,斗志崩溃了,他们四散奔逃,叫喊着各自逃命。
唐军四下拦截,毫不怜悯地杀戮逃兵,半个时辰后,尚息德赞率领的一千吐蕃军被唐军歼灭在伏俟河两岸,或许有人侥幸逃入森林,但却没有一人逃回伏俟城。
这一战,唐军也死伤数十人,其中江都兵阵亡八人,他们又回头抄了海西堡,几百名被解救的汉人奴隶换上了吐蕃人的锁子甲,拿起刀枪,满腔仇恨地跟着唐军大队向伏俟城开去。
.......
几名奴隶被领到了李庆安的马前,他们对望一眼,一起跪下泣道:“感谢李将军的救命之恩。”
“你们快快起来!”李庆安微微叹道:“是我来晚了。”
“如果将军不来,我们也要拼了,修完城堡,他们一样会杀了我们,我们只能逃,向西逃,逃往敦煌,如果路上运气好的话,我们或许还能碰到零散的吐蕃后勤,夺取他们的马匹和粮食。”
“那吐蕃军队追赶你们呢?你们手无寸铁,怎么对付?”
另一名奴隶叹口气道:“若能逃得姓命,那就是侥幸了,总归是一死,宁可一拼,也总比被吐蕃人最后杀死好。”
李庆安点点头,道:“这次我们来得十分隐蔽,至今没有被吐蕃人发现,我准备立刻去攻打伏俟城,我人手不足,希望得到你们的协同作战,我们会一起返回敦煌。”
“我们的命就是将军救的,我们也要报仇,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这时,一名奴隶猛然想起一事,他连忙道:“将军,如果能攻下伏俟城,我到有个办法可直接返回河湟。”
.........
从伏俟河到伏俟城只有二十余里,但道路艰难,一直到两更时分,他们才远远地看见了伏俟城,伏俟城是吐谷浑人的第二座都城,虽然比不上大唐内地的雄城,但也是大石砌成,坚固无比,城墙高约四丈,没有护城河,城门用精铁打制,需要用万斤的攻城槌才能撞得开,都督尚结德赞率一千军去镇压海西堡的汉人暴动了,城中的守备十分警惕,城墙上吐谷浑哨兵来回巡逻,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时,一队火把蜿蜒而来,是一队吐蕃骑兵,约三百余人,他们手执火把慢慢来到了城门边,这时,为首一名军官高声道:“我们是从大通谷地来的巡哨,这边有烽火燃起,出了什么事?”
他说的吐蕃语十分流利,带着乌海一带的口音,城头的吐谷浑哨兵见他们都是正规军装束,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海西堡有汉人奴隶暴乱,我们都督率军去镇压了。”
“原来如此,我们一路巡逻,很累了,想进城休息一夜,你们快开门。”
说着他将一枚千夫长的银牌高高举起,其余军官也纷纷解下腰中的铜牌,吐谷浑哨兵见他们身份无误,便缓缓打开了城门。
为首军官正是战俘校尉罗翰装扮,他在乌海一带为奴两年,会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他见骗城成功,不由心中大喜,一催马便向城内驶去。
一进城门,他身后的荔非元礼骤然发作了,荔非元礼一声怒吼,一刀将开城的士兵劈成两段,挥刀大吼,“弟兄,杀吐蕃蛮子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716
91717
91718
91719
91720
91721
91722
91723
91724
91725
91726
91727
91728
91729
91730
91731
91732
91733
91734
91735
91736
91737
91738
91739
91740
91741
91742
91743
91744
91745
91746
91747
91748
91749
91750
91751
91752
91753
91754
91755
91756
91757
91758
91759
91760
91761
91762
91763
91764
91765
91766
91767
91768
91769
91770
91771
91772
91773
91774
91775
91776
91777
91778
91779
91780
91781
91782
91783
91784
91785
91786
91787
91788
91789
91790
91791
91792
91793
91794
91795
91796
91797
91798
91799
91800
91801
91802
91803
91804
91805
91806
91807
91808
91809
91810
91811
91812
91813
91814
9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