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明白过来了,顿时脸变得通红,“李将军,你居然....”

    她们连忙放下盆子,远远走开了。

    李庆安从水里出来,也顾不得擦干身子,湿漉漉地便将衣服往身上套,弄了半天才整理好。

    他重重咳嗽一声,对远处笑道:“我好了,你们过来吧!”

    两个女人从礁石背后慢慢探出头,见他已经穿好衣服了,这才走出来,施三娘难为情道:“将军,刚才我们不知道你在水里,对不起了。”

    李庆安干笑一声,“没什么,我一个多月没洗澡了,身上的老泥至少有三十斤,便躲在这里洗个澡,对了,那个荔非元礼,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他。”

    “李将军,不用了,他其实也没做什么坏事,只是和我们开个玩笑。”

    “嗯!那小子就是这个德姓,喜欢调戏女人,邪念倒是没有,以后谁敢欺负你们,你们尽管告诉我。”

    “多谢李将军,大伙儿对我们都很好,没人欺负我们。”

    “那就好,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李庆安笑着点点头,转身走了,转了一个弯,来到一片海滩前,忽然,他听见一声欢呼,只见一大群赤条条的士兵向海里冲来,士兵们猛地看了李庆安,都吓得一下子定住脚。

    “将军,我们.....”

    李庆安摆摆手笑道:“去吧!好好洗个澡。”

    士兵们欢呼着向海里冲去,俨如一群光屁股鸭子在水里扑腾,李庆安不由摇摇头,自言自语笑骂道:“他娘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为什么老子就不行?”

    ..........

    注1:青海湖唐朝叫青海,是海的概念。

    注2:海心山驻兵虽然荒谬,却是史实,天宝八年初,哥舒翰在龙驹岛(即海心山)修建应龙堡,驻军二千人,本书就由李庆安在龙驹岛上建应龙城堡。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短兵相接

    当天夜里,三艘船借着西风出海了,李庆安留下荔非兄弟守岛,他和白元光率领两百名士兵前往西海郡。

    次曰中午,大船渐渐驶近了青海的东北岸,这一带便是汉时的西海郡所在,西北是大通山余脉,东南是赤岭的起端,两座大山岭在这里呈八字形汇合,中间有一片宽约百里的高原草场,湟水从中流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三艘大船开进一条小支流,留下十几名唐军看守船只,其余唐军们纷纷牵马上岸了。

    这一带是高原草甸地形,远方是白雪皑皑的大通山脉,大片的森林从低缓的山麓延绵而下,在森林之间则是厚厚草甸,一条条小溪从山间流下,汇成大河,最终形成了湟水,这里便是湟水的发源地。

    李庆安举目四望,秋意浓厚,到处是一片金黄之色,这一带人迹罕至,森林、草甸基本上都是原始状态。

    “大家原地休息,等候斥候的消息。”

    他刚下命令,便听见马蹄声向这边疾奔而来,马蹄声显得异常紧张,李庆安立刻令道:“等一下!不准懈怠。”

    所有人都向马蹄声处望去,只见他们派出的两名斥候挥鞭猛抽战马,神情异常焦急,李庆安将弓摘了下来,他们的斥候刚刚才派出去,说明附近有情况发生了。

    “将军!”

    斥候远远高声喊道:“有吐蕃军.....”

    唐军们大惊,纷纷张弓拔刀,如临大敌。

    “不要急!”

    李庆安大吼一声,他回头吩咐贺严明道:“你速去通知船不要开远,随时接应。”

    贺严明调头向河口奔去,李庆安催马迎了上前,厉声问斥候道:“有多少吐蕃军?”

    不等斥候兵开口,远方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一支骑兵队正向这边疾奔而来。

    “将军,这是唐军巡哨,约三百吐蕃人在后面追赶。”

    李庆安反应极快,他一指数十步外的树林,令道:“所有人进树林,准备伏击敌人。”

    唐军霎时间冲进树林,李庆安向远方奔来的唐军招手,示意他们继续向前跑,这是一支二十人的唐军游哨,为首是一名级别较高的将军,三十余岁,他看见一支唐军张弓搭箭躲进了树林,立刻明白了他们用意,回头喊道:“加快速度,不要停留。”

    二十名骑兵风驰电掣般从唐军的埋伏地飞驰而过,随即急促的马蹄声又从后面传来,只见一群黑压压的吐蕃骑兵在后面奋力追赶,渐渐驶近了,已经可以听见他们大呼小叫,看见他们狰狞的面容,他们戴着铁盔,身上披挂着灰色的锁子甲。

    李庆安抽出一支透甲毒箭,那细长尖锐的箭头在一缕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青绿光芒,这就是根据张平伯的建议而改造的新箭,也不知它的效果如何,正好今天可以用它试验一下,李庆安眼中充满了期待,他将箭搭在黑弓之上,左眼微眯,黑弓渐渐拉成了满月,细尖的箭头瞄准了为首的吐蕃军官。

    在他两边,所有的唐军都张弓搭箭,各自瞄准了目标,树林离吐蕃军必经之地约五十步,吐蕃骑兵越来越近了,个个面目漆黑,眼睛兴奋得冒光,就仿佛一群黑色的野狼。

    ‘一百步....八十步...六十步’

    当吐蕃军刚刚进入六十步的范围,李庆安的弦松了,一支透甲箭闪电般向为首的吐蕃千夫长扑去,箭只在空中一闪,便射进了千夫长的头颅,这一箭的力道是如此强劲,从眉心射入,后脑透出,刺穿了头盔,千夫长从马上仰面栽下,李庆安这才猛然醒悟,自己应该是射他的锁子甲才对,他摇摇头,又抽出一支箭。

    李庆安的一箭便是命令,树林中顿时箭如雨发,第一轮二百支箭呼啸着扑向吐蕃军,不等他们奔出十步,第二轮箭再一次射到,短短十五步内唐军便已三轮箭射完。

    惨叫声此起彼伏,战马长嘶,吐蕃军纷纷从马上坠落,霎时间马背上便少掉一半,不少战马也中箭倒下,最先的几匹马拼命仰蹄不肯奔跑,堵住了去路,吐蕃骑兵乱成一团。

    唐军从树林中冲出,他们箭如疾雨,精准而毒辣,没有半点滞涩,一轮又一轮行云流水般的箭追向吐蕃士兵,惨叫声不绝,三百人的吐蕃骑兵队最后只剩下十几人还在马上,他们吓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

    “停!”

    李庆安一摆手,唐军立刻不在追赶,这时唐军们的表情都极为急切,但李庆安不开口,他们谁也不敢动。

    李庆安搭上一支箭,将地上一名还在爬动的吐蕃军一箭钉死,笑道:“可以了!”

    唐军争先恐后地跳下马,拔出横刀,将地上吐蕃军的人头一刀剁下,血淋淋地塞进请功袋中,片刻,三百名吐蕃军都成了无头尸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722 66723 66724 66725 66726 66727 66728 66729 66730 66731 66732 66733 66734 66735 66736 66737 66738 66739 66740 66741 66742 66743 66744 66745 66746 66747 66748 66749 66750 66751 66752 66753 66754 66755 66756 66757 66758 66759 66760 66761 66762 66763 66764 66765 66766 66767 66768 66769 66770 66771 66772 66773 66774 66775 66776 66777 66778 66779 66780 66781 66782 66783 66784 66785 66786 66787 66788 66789 66790 66791 66792 66793 66794 66795 66796 66797 66798 66799 66800 66801 66802 66803 66804 66805 66806 66807 66808 66809 66810 66811 66812 66813 66814 66815 66816 66817 66818 66819 66820 6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