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也不要董将军坚持多久,只要拦截住三天,石堡城之战,我就承认董将军并列首功。”

    董延光有些动心了,只要三天,便可拿首功,这倒可以考虑,他想了想便道:“好吧!属下服从大帅的安排。”

    朔方军、河西军以及董延光部都有了去向,剩下的正面进攻石堡城便由他陇右军主力完成,这时,哥舒翰的目光又瞟向了李庆安和李嗣业,这两人是安西军的代表,也是唯一好指挥的的他系军队,哥舒翰笑道:“嗣业的陌刀军是攻城悍军,这次随我正面进攻,至于庆安将军。”

    哥舒翰指着赤岭后山道:“庆安将军的任务是配合主力的正面进攻,出奇兵从石堡城背后杀入。”

    李嗣业和李庆安同时对望一眼,李嗣业急道:“大帅,赤岭后山是吐蕃军重兵布防之地,我们安西军兵少将微,怎么能从后山杀上石堡城?请大帅三思。”

    哥舒翰不等李庆安开口便摆摆手笑道:“嗣业不用担心,本帅并没有要求庆安将军夺下石堡城,本帅的意思是让他从后山佯攻,吸引吐蕃军的注意,庆安将军手下都是斥候军,完全能胜任,再说届时赤岭的吐蕃重军都会被吸引到神威城一线,而大非川的吐蕃军由董延光将军负责拦截,其实庆安将军的任务很轻松,这也是本帅照顾安西军,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说完,哥舒翰的目光瞥向李庆安,他不敢拿朔方军和河西军开刀,如果安西军再敢不服从,他就拿这个李庆安来树军威了,李庆安拉了一下李嗣业,站起身拱手道:“末将遵令!”

    哥舒翰大笑,“好!大丈夫就该这般痛快!”

    笑声一收,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各军出兵的时间我自会详细安排,但拿下石堡城时间已定,天宝八年正月初一之前,一定要拿下!”

    .......

    会后,哥舒翰命人将李庆安请到了自己的书房内。

    “末将参见哥舒大帅!”李庆安进屋便半跪向哥舒翰施了一军礼。

    “呵呵!七郎不必客气了。”

    哥舒翰连忙笑着将他扶起,请他坐下,又令亲兵给他上了一杯茶。

    “七郎,上次龙驹岛大胜一事,朝廷没有及时封赏你,可有怨言?”

    “属下没有怨言。”

    哥舒翰笑了笑,又道:“其实我已经向朝廷报了你的功绩,还有奇袭伏俟城,火烧军粮一事,我也向朝廷及时禀报了,圣上也有了表态。”

    说着,他取过一份兵部转发来的旨意,递给了李庆安,“你先看看吧!”

    李庆安打开这封由中书省下发的黄麻圣旨看了看,圣旨中明确点出了他的功劳,奇袭伏俟城,火烧吐蕃军粮;龙驹岛大胜,振奋唐军士气,皆居功甚伟,待河湟战事结束后一并嘉奖。

    哥舒翰叹了口气道:“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要求朝廷封赏你,是因为军中的派系复杂,刚才你也看到了,一个阿布思,一个董延光都是桀骜不驯之人,一旦封赏了你,首先他们就不干,昨天那个阿布思还找我嚷嚷,说他救了杨景晖,为什么不得封赏,我说人家李庆安立了那么大的功,都还没得封赏呢,他这才闭了嘴,哎!我为河湟之战总帅,督十几万人,人人都认为此战必胜,只有我心里清楚,想打赢此战,难啊!一个内耗就制住了你的手脚。”

    李庆安沉吟一下,道:“大帅不用担心,我并没有什么怨言,只是我以为大帅调走阿布思部和董延光部,并委以重任,可并不能保证他们二人会配合主力作战,尤其董延光部,他真的能拦截住吐蕃军主力?”

    “这个我心里有数,我也不要他们真的去和吐蕃硬战,只要他们摆出个姿态,就能分散吐蕃的兵力,让吐蕃军看不到我的真实用意,只要我攻下石堡城,赤岭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说到这,哥舒翰凝视着李庆安的眼睛道:“而你从背后进攻石堡城,这才是整个战局的关键,石堡城只能容纳千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源源不断的援军,所以你一定要牵制住石堡城的援军,给我正面进攻减轻压力,七郎,两天,只要你拖住吐蕃军两天,你就是这次河湟战役的第一大功臣,如果你失败了,那也就意味着整个河湟战役的失败,你明白吗?”

    .........

    一队骑兵在荒芜人烟的高原草甸中急速奔行,远方便是白雪皑皑的赤岭,晚霞照在褚红色的山梁之上,有一种血色黄昏的苍凉,再向西方是一望无垠的青海水面,冰原上仿佛有熊熊烈火在燃烧,李庆安慢慢勒住了战马,凝视着远方那一轮残红的夕阳,他脑海中依然在萦绕着哥舒翰的话,‘两天,只要你拖住吐蕃军两天,你就是这次河湟战役的第一大功臣,如果你失败了,那也就意味着整个河湟战役的失败,你明白吗?’夕阳照在他那轮廓分明的脸上,他的目光中仿佛也燃烧着火焰,那是一种军人的责任和刚毅。

    寒冬十二月,胡地寒冰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李庆安狠狠抽了一鞭战马,向无边无垠的青海大冰原奔去。

    ......

    从十二月十五曰起,唐军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动了,阿布思率领的三万朔方军,以及董延光率领的六万唐军,共九万大军同时向数百里外的西海郡方向进发。

    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辽阔的、满是泥浆和雪水的草原上,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还有巨大的辎重雪橇,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天空中雪花飘飞,正是河湟最寒冷的季节,高山草甸和冰封的沟壑里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远方的大通山余脉显出模糊的轮廓。

    唐军踏着泥泞、冒着密密的细雪,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西北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不时可以看到队伍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

    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的洪流中间,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灌木丛,蹲下去。

    与军队平行的二里外便是湟水,河水结了厚厚的冰,数千陇右民夫正艰难地拉着一队队巨大的辎重雪橇,发出低沉地、有节奏地、震人心魄的号子。

    辎重雪橇上装载着各种重型攻城器,尚未组装云梯、巢车、楼车,以及大量的帐篷、粮食,延绵十几里,一眼望不见头,另外还有可怕的投石机、攻城槌以及一桶桶火油,都被重兵护卫着。

    他们的目的地是三百里外的青海,行军速度异常缓慢,队伍已走了整整五天。

    一支骑兵队从队伍旁飞驰而过,溅起大片混合着雪的污泥,几个士兵躲避不及,身上脸上都溅满了泥水。

    “我艹你娘!”

    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脆响,满是污泥的脸上又多了一条血红的鞭痕。

    一匹马从他身边疾驶而过,带起一片风声。

    “你瞎眼了,竟敢骂阿布思将军。”

    阿布思满脸阴沉,纵马向前疾奔,越过一队队唐军,前方是一片光秃秃的密林,密林周围护卫森严,不准士兵进入,密林中,董延光正和他的十几名文官及幕僚在休息。

    “我是朔方阿布思,要见你们董大将军。”

    阿布思原为突厥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臣属于东突厥汗国,人口众多,力量强大,在东突厥乌苏米施可汗统治时,任命他为西部的叶护,地位仅次于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纥和葛逻禄的联兵攻杀后,他率部投奔唐朝,被李隆基封为奉信王,又赐汉名为李献忠,将其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河南之地。

    阿布思唯一信服的唐军将领便是原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王忠嗣无辜被革去军职后,他心中对朝廷产生了一种不满,这次他被调来参与河湟战役,协助哥舒翰攻打石堡城,他更觉得朝廷是在借机削弱他,他的部属基本上都是骑兵,怎么可能参与石堡城的攻坚战?

    正因为有这种不信任的因素存在,他从开战以来便消极应战,吐蕃军攻打神威城时,他便在百里外驻军,看到了神威城的求助烽火,他不愿意前去救援,而只是最后接应了唐军残兵,正是这件事使他与本来就瞧不起的突骑施人哥舒翰产生了矛盾。

    片刻,董延光骑马从密林中出来,拱手笑道:“阿布思将军,你怎么还在我的后面?”

    阿布思翻身下马,笑道:“董将军,我想和你说几句话,不知是否方便?”

    董延光深深看了他一眼,向树林虚手一摆,“阿布思将军,请!”

    两人走进树林,在两块大石上坐下,一名亲兵给他们端来两杯热茶,阿布思喝了一口热茶,一股热气灌入胸中,驱走了胸腹中的寒意,他笑了笑道:“董将军,我们这样大规模行军,你说吐蕃军会知晓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032 42033 42034 42035 42036 42037 42038 42039 42040 42041 42042 42043 42044 42045 42046 42047 42048 42049 42050 42051 42052 42053 42054 42055 42056 42057 42058 42059 42060 42061 42062 42063 42064 42065 42066 42067 42068 42069 42070 42071 42072 42073 42074 42075 42076 42077 42078 42079 42080 42081 42082 42083 42084 42085 42086 42087 42088 42089 42090 42091 42092 42093 42094 42095 42096 42097 42098 42099 42100 42101 42102 42103 42104 42105 42106 42107 42108 42109 42110 42111 42112 42113 42114 42115 42116 42117 42118 42119 42120 42121 42122 42123 42124 42125 42126 42127 42128 42129 42130 42131